中国经济新闻联播4月5日齐齐哈尔电(记者 魏伯勤 通讯员 刘佳)随着最后一袋化肥的卸下,克山县古北乡龙泉村贫困户姚伟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各种不便,面对即将开始的春耕,姚伟在家里正犯难,这时候克山县委、县政府针对贫困户所釆取的一系列措施让他的心落了地,资金网上办,物资送上门,“政府想着咱,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有,那还有啥干不好的。”姚伟对今年的春播信心满满。

建立农资下摆“网上通道”
为满足贫困户生产资金需求,针对疫情特殊形势,克山县推行农资储备“不见面”“网上办”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向贫困户开展“线上贷”“上门贷”服务,及时解决了贫困户生产资金需求。同时,充分发挥“农资菜单”作用,帮助贫困户通过微信扫码线上下单402份,采购农资920吨,调配农资运输车辆45台次,切实解决了疫情期间资金筹措难、农资采购受阻、交通运输不畅问题,满足了春耕生产需要,确保不误农时。

畅通余粮变现“绿色通道”
在盈收玉米专业合作社院内,卖粮车接连而至,传送机上粮食正在往仓库运送,一派繁忙景象。为防止气候转暖导致粮食霉变,克山县实行县内货运车辆“首检负责制”,对贫困户卖粮车辆统一制发全域通行证,一律“开绿灯”、不停车、不检查,并积极组织克山全县最早复工的24家粮食经营企业优先收售贫困户手中余粮。盈收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鲍海红表示,因为疫情延缓了收粮,农民和企业都不好过,但现在政府为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农民能卖粮了,企业也能正常运转了。截止目前,克山全县实现余粮销售变现7674吨,有效保障了贫困户卖粮收益。

疏通劳务转移“就业通道”
克山县对县内贫困劳动力逐人建立就业服务台账,多渠道引导就业。因时制宜开发了村屯巡查、卡点值守、幸福大院包保等疫情防控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益岗,临时性吸纳1537名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并积极与用工企业对接,围绕今年即将落地建设的云鹰马铃薯全产业链、牧原200万头生猪养殖加工等主导(重点)产业项目,鼓励优先安排因疫情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促成与贫困群众达成就业意向。同时,全面收集外出务工意向地点和企业用工信息,加强与输入地用工企业精准对接,按照“分批有序错峰”要求,将点对点输送贫困户及时返岗复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