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铿(资料图)
由于新冠病毒的性质至今没有搞清楚,有效疫苗和治疗药品尚在研发中,肺疫蔓延全球,一部分人产生了对肺疫的严重恐慌情绪。最近出现的所谓“粮食危机”,就是因为肺疫恐慌而形成的“过度反应”。
我认为:
第一、肺疫不必恐慌。肺疫与过去发生过的公共疾病相比较,具有病毒易变化、潛伏期长、传染性强特点。但是,死亡率低并不是很高,死亡病例与确诊病例比较,死亡率在4%以内。有的国家还不到1%。与其说是“瘟疫”,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流行性感冒,无需恐慌。

第二、粮食生产与肺疫没有根本关系。由于肺疫传染性强,防控措施主要是实行对人的物理限制。企业停工停产,许多人被隔离,不能上班。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被打乱,对经济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但是,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因为农业生产活动,尤其是粮食生产基本上在室外,以分散劳动为主。因此,肺疫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不大可能形成粮食危机。
第三、中国不存在粮食供应问题。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来,产量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去年达到了13277亿斤,人均接近一千斤。我国主粮稻谷、小麥储备充足,据有关部门透露可以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需求,至今尚未动用过中央储备粮。由此可见,我国粮食安全目前没有任何问题。
肺疫以来谣言很多。4月3日,有网民在微信群里散布“抢粮食”谣言,经查是新泰市谷里镇经营粮店的王某。他为了促销面粉、大米,编造“开始抢粮食、粮店超市都抢光了”的虚假信息,现已受到行政拘留。
作者简介
贺铿:著名统计教育家与经济计量学家,中国经济计量学开拓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历任中南财经大学教授、西安统计学院院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等职;并出任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理事长、中国统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会,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全国统计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统计学科组组长,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专家委员会成员,《统计研究》编委会主任,国际统计干部培训学院院长,西安统计研究院名誉院长,十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