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6月1日海口电【记者闫晓亮】5月30日下午,海南省金融发展促进会和海南省博士院士产业促进会举办“海口、三亚自贸港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重点研讨海口和三亚如何把握好此次自贸港建设的重大机遇、今年海口和三亚的发展重点等有关问题,会议由海南省金融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海南省博士院士产业促进会创始副会长章一鸣博士主持,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协会、企业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为自贸港的发展进行建言献策。

海南三亚基金小镇镇长张焱说到,海南要建设好对外招商的窗口,拿出招商引资切实可行的方案流程,搭建好金融服务体系框架,以服务客户为导向,建立良性循环机制;海南企业和个人的税率相对较高,这给企业带来较大负担,在医药行业的相关资料库建设上与外国先进水平差距太大,这对增强企业科研团队的知识储备具有很大影响,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明讲到。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副总编辑张建星强调:海南从建省以来,拥有国内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政策优势,海南曾提出的“小政府、大社会”口号并没有很好的落实,造成现在的政府机构臃肿、行政办事效率低下,亟待改变。缩减政府编制、压缩相应开支,用在教育和医疗上可以极大的改善很多百姓生活。
海南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郑文春指出:海南的营商环境比国内其他地区要差很多,只有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做到不唯上,只唯实,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提升民营企业在海南的待遇,做到民企和国企一视同仁,民企的地位甚至要高于国企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解决海南当地百姓的就业,增加收入。
针对有代表提出的海南应该提前实现十二年的义务教育,大力提高海南本地人才素质,而不是只对外面引进的才是人才的现象。海南省陵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振斌讲到,国家目前有九年义务教育法,陵水已经提前五六年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的免费教育,走在了海南的前列。
……

本次博士沙龙针对海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每位专家学者都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总结以下为六大方面:
一、以改善营商环境作为突破口,加速“自贸港”政策的落地。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科院科研局、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家评价调查报告》,报告对全国34个主要城市2019年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估,其中,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四个一线城市位列前四。
2019全国营商环境排行中,企业对本地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比较看好,得分在80分到90分之间的城市有9个,占27%;得分在70分和80分之间的城市有15个,占44%;得分在60分到70分之间的城市有5个,占15%。海口市得分64.71,34个主要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
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出台在即,如何把握好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不再重蹈建省以来的覆辙,关键是营商环境的改善。建议以营商环境的改变为突破口,在海口和三亚先行先试:海口借鉴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政策措施,凡是在囯内其他地区可以做的事,在海口都可以做;三亚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前提下,凡是在新加坡可以做的事,在三亚也可以全面试点,尤其在三亚率先启动行政体制改革,精兵简政、高薪养廉、全国招聘、竞争上岗。
二、大力发展独立智库
海南建省以来走过了一些弯路,这与主要领导人不够重视“一流独立智库”的建设有一定关系!
新加坡几十年来没有走过弯路,其经验是当时向联合国工发组织求援,为此联合国派出了以温斯敏教授为组长的经济发展顾问组,经过三个月调研,提出了吸引外国投资、建立工业园、经济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高起点大跨度的思路。温斯敏教授也被称为新加坡“经济之父。”建议海南引进黄奇帆、吴敬琏、仇保兴、孟晓苏、郑永年等国内外一流专家组成独立的海南发展智库,解放思想,研究重大问题,对自贸港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对出台的政策进行独立评价。
三、开展学习大讨论,彻底解放思想
目前,部分海南领导干部思想里还有很多条条框框,不敢想、不敢干、不敢为天下先!比如,有领导在办公会议上提出,首先落实4.13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中提到的交易中心和交易所,其他的暂缓。这导致了“海南国际药品交易中心”项目无法在海南落地。
必须彻底解放思想,只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即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其他的都可以先行先试。尤其是可以结合海南的省情,全面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深刻理解“中央决策、部门支持、省抓落实”的精神,中央部委和海南省都要提高站位和认识,努力突破常规省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依赖,放胆超常规改革开放和发展。
四、重新制定产业政策
“十二大重点产业”已经与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不相适应了,应该“与时俱进”,根据4.13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的精神和海南的比较优势,重新研究、制定产业政策。
立足“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开放门户”,努力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产业链中找准比较优势和产业定位,以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为主要内容,打造和完善海南岛屿经济体的新型产业体系。
围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导向,重点将满足岛内市场需求、岛外市场对岛内产业的需求,以及按照原产地政策,利用大陆市场优势构建新型国际化产业链。
海南应重点发展旅游消费产业、金融产业、教育产业、大健康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热带农业、海洋产业、生态环保产业。并且,针对上述九大重点产业,借鉴囯内外的成功经验,出台可行的产业扶持政策。
五、筹划新项目,加快海口市经济发展
(一)加大海口的城市更新力度及“城中村”的整体搬迁改造。这既可以迅速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带动经济发展,;又可以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二)借鉴软件园的经验,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海南新基建的核心是“数字经济”,在海口滨江大道附近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有可能再造一个“软件园”,GDP增加值超过千亿元。
(三)在椰海大道凤祥湿地公园对面规划建设“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城、“汽车配件产业园”、“服装批发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民俗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将城市中心的批发市场迁往椰海大道,既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又可以美化市容市貌,还可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
六、三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近期重点项目
结合三亚的比较优势,三亚应重点发展旅游消费产业、金融产业、大健康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热带农业、海洋产业。并且,针对上述六大重点产业,借鉴囯内外的成功经验,出台可行的产业扶持政策。
三亚尤其应该认真研究,如何超常规发展金融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建议在吉阳区布局“数字经济产业园”、在海棠湾布局“国际金融产业园”、在天涯区布局类似浙江“横店影视城”的三亚“国际影视城”。
三亚可以加大“城中村”、“城边村”的改造力度,将原来的吉阳镇和天涯镇进行整体搬迁改造,既可以改变市容市貌,又可以迅速带动经济增长。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钟节毕,青海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处长芮立平,海南省文旅地产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运文,海南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欧川,国税海南稽查一局局长柯哲丰,海南省金融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郗俊杰等出席会议。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 影响力品牌展播”、“直通海南自贸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