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8月21日海口电(记者张建星、李笑天)海南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历经万年沧桑,当走到“时代愚公”陈耀晶这代人中,他们敢闯敢试,将大自然神来之笔写就出鸿篇巨制。海南椰湾集团董事长、海口火山口公园创始人陈耀晶,这位在海南颇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痴情坚守,打拚30 年,将沉睡万年的火山口遗址,用乡情,营造一片绿洲;用工匠,雕出一个世界地质公园;用文明,呵护一块世界级品牌。他不仅将火山口地质公园打造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以一己之力营造出千亩火山生态绿地,带动周围农民脱贫,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被当地百姓称为“新时代愚公”美誉。

记者采访陈耀晶董事长(右)
上篇:寻梦有志,根之所在,心之所向。陈耀晶为梦负重前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让沉睡万年火山变绿地,为农民铺上致富路
陈耀晶是土生土长的海口石山镇人,也是那个年代第一个走出火山口的高材生。他聪慧勤奋、胆识过人,毕业后只身一人到海口、广西、云南闯荡做工程项目,几年时间就赚了不少钱,三十出头就已经是海口火山口地区有名气的大人物。原本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继续做工程,在外面做个潇洒的大老板,但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一年春节,陈耀晶回到火山口老家过节。听说他回来,一大早亲戚和村民都聚集到他家里,围在他旁边,满眼期盼地听他讲火山口外面的世界。他正说到兴头时,无意中扫了人群一眼,顿时内心就无法淡定了,眼看着就过年了,每个人身上穿的还都是十几年的旧衣服,个个衣衫褴褛。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在外面闯荡是能赚到钱,但心始终是不稳定的,既然我根在火山口,亲戚乡民都那么贫困,为什么我不回来火山口地区打拚做点事,用力拉他们一把呢?”
听说陈耀晶要回火山口带村民解困致富,所有人包括父母都觉得他疯了,他们想不明白,火山口地区都是乱石成堆,地无三寸土。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大老板不当,偏偏要回到穷山村?确实,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别看今天的火山口紧跟海口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是二十多年前这里就是一个乱石岗,因为是石山地区,无法种水稻作物,特别贫困,温饱都靠吃木薯解决,村民们对出生在这片土地感到痛苦和绝望,很多人一辈子就被困在这石山中,从未迈出一步。
虽然回家发展是突然的决定,但是在火山口做什么产业可以带动更多人脱贫,陈耀晶是早有想法。1990年,陈耀晶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他注册成立了公司,创办石山镇第一家园林式餐饮集歌舞演出为一体“荔湾酒乡”的特色餐馆。凭着诚信和认真,他把“荔湾酒乡” 做得风生水起,成为海南旅游业的创新样板,最红火的时候,荔湾酒乡一天同时接待2700多人用餐。
打响了乡村特色餐饮的第一炮,火红的生意也拉动了火山口地区农副产品的畅销,当地石山羊、石山黑豆腐、石山菠萝蜜、石山黄皮、石山红糖、火山荔枝都成为品牌产品,给当地农民带来丰厚稳定的经济收益。
曾几何时,荔湾酒乡的成功模式被同行纷纷奉为海南“经典”,一时间效仿者层出不穷。然而眼前的成绩并未让陈耀晶止步,反而让他有了更多的盘算。“在我心里,荔湾酒乡不仅是一个做生意的‘羊餐馆’,它更像是一所学校,一个培养本土人才的平台,通过它打造一支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队伍,为振兴家乡建设夯实人才基础,带动家乡人民创业致富,这也是我抛下一切回乡创业的初衷。”
1993年,陈耀晶出资50多万元与广东省旅游学校合作,培训了36名一、二级厨师,并为社会输出数百名旅游餐饮人才。此外,在荔湾酒乡的建设过程,陈耀晶始终立足于“本土人才,本土石材,本土树材”的理念,积极挖掘石山当地民间工艺,通过组建当地石匠队伍,木匠班子,让员工在实践中学习园林设计艺术,掌握手工技术。 据了解,如今从事石山羊餐馆行业的老板大部分都是从荔湾酒乡出来的,每年为石山地区直接间接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最让陈耀晶引以为傲的是,荔湾酒乡的技术扶贫不需要政府出一分钱,就解决了石山不少家庭就业和脱贫的问题。

海口火山口公园火山喷发景区
中篇:追梦有行,以逐日追风之势,以九牛爬坡之力,以生态撬动业态,以绿色火山激活地区经济,将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如果说荔湾酒乡餐馆的成功打造只是陈耀晶创业路上的一个里程碑,那么火山口地质公园的开发则为他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1996年,“世界旅游日”的成功举办是陈耀晶彻底投身开发火山口地质公园的重要转折点。那一年中国海南拿下世界旅游日的举办权,而主办的重任落到了“荔湾酒乡”陈耀晶身上。吃和玩已经有荔湾酒乡,游则需要把火山口公园开发起来。
海口火山口公园由陈耀晶创办的椰湾公司主要投资建设。他精心策划组建由建筑设计师、旅游经济师、施工工程师组成的建设团队。每天组织800多人上工地,用火山石铺路、打石条砌台阶,种大树、古树,修水景、堆假山等,只用120天的时间奇迹般的完成一期工程并如期成功举办了活动,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2002年建设海口火山地质公园的重任一并落在陈耀晶的肩上。
海口火山口公园由政府主导,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火山地质首席科学家陶奎元教授、雷琼世界地质公园申报项目负责人、海口地质公园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专家等组成团队研发指导,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宗旨,在保护好重要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以旅游业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当地经济,为老百姓增收。 据陈耀晶描述,当年的火山口可不是如今这番模样,二十多年前的火山口乱石林立,灌木和杂草丛生,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从航拍里看是极好的生态样本,但是要建成一个旅游公园却绝非易事,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多。”
原来,在火山口地质公园规划区域里,有很多是农民的土地,如果要开发,则意味着陈耀晶要自己掏钱从农民那里流转土地,保护和开发建设才能正常进行。其次,火山口地质公园肩负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里的一草一木一石头都是重要的生态样本,具有重要价值。但当时的农民没有经济作物,很多人只能依靠砍树挖石头买卖来养家糊口。为了守护火山口生态,陈耀晶必须花钱从农民手上买树、买石头和苦口婆心地劝农民,成了贯穿他早年火山口守护历史的一条重要主线。
“那时候我从农民手里买下的石头就有一千多块,有观赏和科教科普价值的石头我都要保护起来,现在它们要么放在园区里供游客观赏,要么在火山口公园的博物馆里,成了科教的样本。”有一次陈耀晶听说有农民要卖一块很大的火山石,他立马让员工先去拦截说服农民,接着他花钱修好了开往那里的路,用吊车去把火山石拉回园区摆放。陈耀晶认为,生态保护的前期必须花钱买,因为教育是长久持续的过程,而且椰湾集团作为民营企业,只能通过身体力行来影响农民。另外,企业只有多制造工作岗位,指明生财之道,授以养家技术,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样他们才不会打买卖生态资源的主意。
在陈耀晶和专家团队的规划下,火山口地区迈上了飞速发展的步伐。2002年,火山口获评为省级地质公园,2004年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摘得世界地质公园的宝贵牌子。在专业人士缺位的情况下,陈耀晶凭借一股子钻研劲和迎难直上的劲,硬是把火山口从一个乱石岗,变成省级、国家级再到世界级的地质公园,实现了两年一次的大飞跃。为了改变火山口公园交通瓶颈,在海口市政府和省发改委大力支持下,陈耀晶想方设法筹资修建了一条全长7.2公里的火山口大道,作为最具石山特色的道路,终于把火山口和西海岸连成一条山海相连的旅游大道,这条路当时被评为“海南最佳景观大道”。
据不完全统计,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来园旅游人数已从最初的3.5万人次到2017年突破一百万人次,近两年更是成为海南最热门的景点之一。同样的山,一样的石,如今的火山口公园已带动周边30多家农家乐经营红火,继续为石山乡村振兴发力。

中央10家媒体记录集体采访陈耀晶先进事迹
下篇:圆梦有恒,圆梦不是完结篇,余音淼淼待高潮。提升国际旅游品质,打造国家5A级景区,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力
慧不如痴,追梦道路上最怕有恒心的人。陈耀晶像爱自己生命一样爱火山口公园,园区里每一块石头的来历和特点价值他都能娓娓道来,每一棵老树开花结果的时间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与他合作了16年,每一次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四年一次的中期评估,都是他陪着陈耀晶一起完成的中国火山地质专家陶奎元教授,被陈耀晶奉为座上宾,他把教授当成自己的父亲来对待,记住他喜欢吃什么,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因此,这位国宝级的教授才婉拒了其他地质公园的盛情邀请,选择了火山口公园。“我从未见过一个民营企业老板用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他的理念和思想,他的钻研精神打动了我,他是真正懂火山地质生态和资源保护的人,所以我很喜欢跟他一起做事,争取早日通过5A级景区的申报和评估。”陶教授深情地对记者说。
陈耀晶回顾这些年火山囗公园发展,离不开市政府有关部门关心和支持。眼下,陈耀晶脚步开始新启程,正在筹建<海口火山石文化园>自然教育基地,努力打造国家5A级景区,实现琼北海囗没有5A级景区“0”的突破。为此,他重金请来世博园的专家对火山口地质公园重新规划,并按照国家5A级景区规划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审批。提升后的火山口公园,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起到持续利用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让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兼具生态功能和产业功能,设计一些服务经营性的二销项目,以经营养园。同时,继续探索公益性发展模式,策划建设万亩“海口城市森林公园”、“海口火山石文化公园”、“海口市民生态氧吧”、“海口人民后花园”免费向市民开放的惠民工程。妥善解决生态保护与农民补偿问题,让农民满意,造福后代。
30年来,陈耀晶挑起了保护和宣传火山口地质遗迹和生态资源的重任,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2004年陈耀晶被省政府授予“文明生态村功勋建设者”,接着做了十多年的海口人大代表,农工委委员,被评为海口优秀人大代表。有人说,陈耀晶像一颗螺丝钉一样,一旦找到他钟爱的生态保护事业,就会不断地旋转钻入,越钻越深,越深越牢靠。最难能可贵的是,开发建设火山口地质公园这个项目二十多年来,陈耀晶手上有一分钱都要投入景区建设中,手里没钱也要借钱来做建设,除此之外他没有做其他事,更没有任何的房地产开发,这也是他让社会各界人士最为信服敬重的地方。
改革的道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创业的道路上有坦途,有逆境;人生的道路上有鲜花,有荆棘。阳光和风雨、坦途和逆境、鲜花和荆棘,构成了创业“时代恩”——陈耀晶,一个与绿色火山有着同样高贵品质的铮铮汉子,一个把乡土乡情融于生命的石山儿女,穷尽一生为海南留下了最美的火山画卷。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 影响力品牌展播”、“走进自贸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