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0月25日海南琼中电 10月24日,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开展了一次大型义诊活动。受琼中什寒民宿点经营方邀请,海南玉蟾宫中华传统医学研究发展中心的七名医师,来到琼中什寒村开展现场接诊,70多名村民现场接受了健康咨询和诊治。
“由于琼中什寒村距离城区较远,村里的很多村民因为长期劳作,有的眼睛视力模糊,有的是因为湿气重留下关节疼痛等身体上的‘小毛病’,但因路途较远,未能引起重视,也未及时就医,导致久拖成疾。”琼中什寒民宿点相关负责人徐女士介绍,此次在琼中什寒村组织开展大型义诊活动,旨在为这个小山村里患病的村民提供免费的诊疗服务,并力争做到“二减一保”,即减轻病人痛苦,减轻病人负担,确保病人早日康复;同时,倡导人们学习中医学养生知识,有效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推进“全民健康”。
义诊现场:






“今天下午,一名40多岁,不太会说普通话的黎族大哥来到这里看病,半年前,他因为在家剁骨头,不慎被猪肉碎屑弄到眼睛里去了,由于起初没有引起重视,一直用手揉眼睛,猪肉碎屑钻到眼睛内膜,眼睛角膜上被厚厚的一层猪油蒙上了,导致眼睛接近失明的状态。”徐女士介绍,此次义诊开展前,什寒村通过村民大喇叭,用本地黎族家乡话,号召村民前来问诊,这位黎族大哥在家人的带领下来到现场看病,经过医生现场及时诊治,这位黎族大哥的视力又恢复了,别提有多高兴了。
10月24日当天,来自琼中什寒村70多名村民赶到现场问诊,很多村民解决了身体上久拖未治的“小毛病”,村民们希望对远道而来的义诊医疗团表达感谢。
参加义诊专家:

魏清琳,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科研、教学31年。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皇甫谧针灸医院常务副院长,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中心主任兼真气运行研究室主任,甘肃省名中医,国家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学位办硕士生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浙江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世界针灸联合会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基层适宜技术推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学会中医保健技术分会常务委员;甘肃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真气运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针灸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主持完成、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4项;学科团队成员结合研究方向发表以“百会灸治疗顽固性面瘫及其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电针在取卵术中辅助镇痛作用及对杜冷丁不良反应的影响”、“ 改良烧山火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为代表的 CSCD期刊论文9篇,省级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及教材6部。2017年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6项。临床擅长重视防病治病,倡导养生理念。研究方向:1、针灸综合技术治疗疼痛性疾病;2、特种针法临床应用研究方向;3、真气运行法及传统养生气功治未病方向;4、皇甫谧及《针灸甲乙经》针灸学术思想研究方向;5、中药针刺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研究。

邓颖,女,青海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妇幼保健学会、青海省妇幼保健学会会员,从事妇科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善用中医辨证论治,采用多剂型、多途径给药,针药并用,内外同治,指导康复锻炼及合理膳食等综合方法治疗妇科疾病,对妇科疑难杂证有独到的见解和临床经验。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 、不孕症、子宫异常出血、盆腔炎性疾病、外阴白斑产后病等妇科疾病。主持并完成了青海省科技厅《青海地区更年期综合征的调制机理研究》等多项课题,开展三新项目20余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

郭东明,男,1994年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圆运动古中医第四代传人,中医医师,现任北京庄华骨科医院中医科主任。少时因父病疾而立志习医,师从中医圆运动传人牛新民老师、长桑君脉法传承人李树森教授。曾研习系统医学、脐针、S(振荡)中医、切脉针灸及太极三才神针等传统中医学诊疗技术。擅长针药并用,运用凭脉遣方处方施针,治疗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妇科疾病等,临床经验丰富。并对近视,散光,老花及飞蚊症等眼科疾病采用中医药针灸疗法,能够迅速提高视力,改善症状。同时在中医治未病、合理膳食营养、心身调整等方面均能予以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恢复人体自愈力,提高免疫力。

李立鸿,执业医师。2018年毕业于长沙医学院中医专业,师从于甘肃省皇甫谧针灸医院常务副院长,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中心主任兼真气运行研究室主任魏清琳,并师从晚清御赐中医李五先生传人,长桑君脉法创始人李树森。研习长桑君脉法、伤寒脉法、飞龙针法、全息易象针法、黄帝内针、王晨霞手诊,王野野五色疗法,小儿推拿等多种中医技法。擅长以脉用针、传统针灸、刺络拔罐等中医技法诊治各类常见病,各类急性疼痛性疾病、胃肠道疾病。

沈永勤,男,陕西籍,汉族。青海省中医院针推康复疼痛科科主任,主任医师。1987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今陕西中医药大学)。青海大学硕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青海省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青海省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青海医学会物理与康复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青海省康复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刀分会副会长,青海省医院协会康复机构管理分会副主主任委员。青海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中医经典理论、针灸、银质针丶微针刀治疗技术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脊柱相关性疾病、肌肉关节疾病,眩晕,失眠、头痛、汗证、中风等疑难杂症。

陈俊,出生于中医世家,中医硕士研究生,中医主治医师,全科医生,中整协中医美容协会理事,世中联脉象学会长桑君脉法研究会西南分会会长,西北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长桑君脉脉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世中联脐针委员会委员。云南抚仙湖感恩太极大学堂特聘中医顾问,中国真美国际特约中医主播。现任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尉家坡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陕西初心国医少儿学堂创办人,西安御肤世家古法中医创始人。学习经历:2008年毕业于陕西中药大学中医外科学皮肤病专业,2016年跟随易医脐针创始人齐永教授学习易医脐针;2017年跟随温哥华中医眼科名医于卫东老师学习中医眼科;2018年跟随王永民老师学习S振荡脉法;2017年师从长桑君脉法传承人李树森老师学习上古脉诊;2018年跟随中医眼科名家袁彩云老师学习中医眼科。专业特长:擅长运用中药、针灸等特色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等骨关节疾病;痤疮、黄褐斑、脱发等皮肤类疾病;乳腺炎、乳腺增生等乳腺类疾病;青少年近视、散光、眼球震颤等眼科疾患;痛经、月经不调、卵巢早衰等妇科疾病;小儿湿疹、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等儿科疾患。并且擅长易医脐针疗法、回阳循环针疗法、传统艾灸、古法脉诊及香囊疗法等传统中医疗法。

王菁,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1993年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专业,师从于甘肃省皇甫谧针灸医院常务副院长,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中心主任兼真气运行研究室主任魏清琳。曾参加林超岱腹针、长桑君脉法、三生针法、朱明清头针、郭相华手针、循经刺血疗法等各种针法、脉法培训。擅长运用传统针灸、腹针、平衡针等中医诊疗技术诊治各类常见病,包括颈、肩、腰、腿等各类疼痛性疾病;胃炎、腹泻、痔疮、便秘等胃肠道疾病;咽炎、失眠、湿疹、痛风、痛经、月经不调等常见疾病。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 影响力品牌展播”、“走进自贸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