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1月19日黑龙江齐齐哈尔讯】年初以来,克山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黑龙江省及齐齐哈尔市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构筑经开区“一区五园”+“特色小镇”新型产业格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抓招商与促落地并举,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9月,全新签约项目29个,签约总额174亿元,新开工13个,完成投资22.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6%和656.7%。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完善工作机制,促进责任落实
出台《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3*15+N”的方式分解招商任务,克山县级领导、各乡镇、各重点部门确定招商项目目标,一般部门确定招商线索目标,动员广大干部主动参与招商工作。克山县开放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10天通报、每月调度、按月排名”制度并持续坚持,变全年考核为日常考核,注重结果运用传导压力,为年终考核提供客观科学依据。召开表彰大会,兑现奖励政策,打造诚信政府,克山县财政拿出200万元重奖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和优秀社会引荐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奖励力度。开展九月开放招商月集中活动,克山全县累计外出37人次,对接线索38个,上下形成了重视招商、全力招商的浓厚氛围。

立足发展基础,明晰产业思路
围绕马铃薯、大豆、鲜食玉米等优质资源禀赋,确定招商路径,精心制作1个综合宣传片和马铃薯、大豆、鲜食玉米、汉麻、矿泉水5个专题片,发放给克山县级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并通过自媒体和微信等渠道进行宣传推介,实施定向招商,改变过去盲目招商为精准招商,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以经开区为中心,加大项目招引,实施精准招商,谋划建设“一区五园”。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雪花粉和变性淀粉胶囊项目为核心的马铃薯产业园,以小品种蛋白和素食肉项目为核心的大豆产业园,以8家甜玉米和糯玉米企业为核心的鲜食玉米产业园,同步配套建设了以上海物通铁路物流园、百正陆路物流园为核心的智能物流产业园,以温州商会、龙港包装协会为核心的温商轻工包装产业园,完善了园区服务功能。

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成效
疫情期间,克山县委、县政府及时转变招商方式,变线下为线上,采取“云签约”方式,促成了黑龙江全省疫情期间第一个网签大项目——投资30亿元的广东云鹰马铃薯全产业链项目正式签约落地,并被列入黑龙江全省百大项目。投资25亿元的牧原生猪养殖项目在疫情期间也以网签形式落地。疫情稳定后,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促成了华源大豆、万润100万头生猪屠宰等大项目相继落地。继4月18日总投资63.6亿元涉及6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后,6月24日又成功举办招商项目暨“产学研”合作集中签约揭牌仪式,共签约50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8个30.35亿元,招商战果持续扩大。

强化沟通交流,扩大以商招商
以温商包装企业落户克山县为契机,利用企业法人林峰为山东省温商商会副会长的身份,对接山东省温商商会,成功吸引了一批温商企业来我县落户,进而生成了温商轻工包装产业园。之后,又利用资源优势,于9月18日和9月24日分别举办了山东省温州商会“走进克山”招商活动和浙江省龙港市包装协会商务洽谈活动,两次活动共签署矿泉水开发、休闲养老、纸箱包装等合作协议7个,签约总额18.1亿元,并向温商商会授予“克山县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单位”牌匾,向山东省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兼济南市温州商会秘书长温作民授予“克山招商大使”称号,使温商商会成为克山县在山东的“第二招商局”,真正实现了“招揽一个商家、带来一批企业”的良好效果。

做优要素保障,服务项目建设
克山县组建项目专班,选调年轻干部,实行全程服务,促进项目加速落地,先后协助云鹰马铃薯全产业链项目落实原料基地2.3万亩,为天木麻业落实汉麻种植基地1.7万亩,为牧原生猪养殖加工项目流转土地5000亩。克山县纪委监委在28家企业设立营商环境效能监测点,追责问责影响营商环境党员干部19人。坚持招商与招才相结合,实施“丰羽计划”,为尚餐农业和云鹰集团招引企业发展急缺人才21人。建设高级人才公寓20套、技能人才公寓36套,为华源大豆、云鹰马铃薯、温商轻工包装产业园等项目来克人才提供周转房保障。举办大型网络用工招聘会,为牧原食品、云鹰集团、瑞信诚牧场招聘400人余人。蹄疾步稳迈大步,奋力创新促发展,克山全县上下将继续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围绕构建产业链,做实增量,扩大总量,做优存量,全力开创克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魏伯勤 张岩 张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