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3日黑龙江齐齐哈尔讯】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年初以来,克山县委、县政府坚持责任不松、政策不变、力度不减,聚焦脱贫重点,突破脱贫难点,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效。

创新增收方式,让贫困户腰包“鼓”起来。
引导和帮助贫困户增收是扶贫的第一要务,克山县府多措并举,统筹兼顾,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加贫困户收入。一是联系务工就业促增收。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吸纳一批、复工复产就近安置一批、引导外出务工输出一批的“三个一批”模式,推动3053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其中公益岗就业1899人,省内外务工1154人。二是开展消费扶贫保增收。深入开展以企业或合作社定销、帮扶责任人帮销和社会各界合力促销活动。全县2089名帮扶责任人与在家贫困户签订帮销协议4880份,签订金额151万元,户均增收300元;建立扶贫产品销售专区5个,扶贫产品专馆2个,认定市级扶贫企业3家,产品7种,总销售额150.3万元。三是发展小园经济助增收。克山全县利用垃圾房灭迹腾出的土地和贫困户自家菜园,种植鲜食玉米、西兰花、豌豆、青刀豆等经济作物9763亩,其中县内6家扶贫企业与3421户贫困户签订种植面积2763亩,今年虽受台风影响,但贫困户种植收入未降反增,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四是开展孝心养老带增收。采取“一交纳、三补贴”方式筹集孝心养老公益金,增加贫困老人收入,使他们生活有保障,今年全县60周岁以上老人子女共交纳赡养费19062户、金额1967.9万元,其中贫困老人子女交纳赡养费 4553 户476.5元,非贫困户老人子女交纳赡养费14509户1491.4元,交纳比例达100%,目前连同县财政和村集体补贴,已全部发放到贫困老人手中,贫困户非常认可。

完善工作机制,让扶贫干部“动”起来。
好的机制是推动工作落实的强力引擎,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克山县不断加强机制建设,靠实责任、强化督导、严格考核,上下形成克难攻坚、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一是建立责任倒逼机制。围绕短板和不足,制定出台了《挂牌督战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10项督办内容,涵盖“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发展、精准帮扶”等多个方面,并把每项工作完成的标准、时限、好坏,作为推动工作和检验攻坚工作质效的核心和重点,让大家扛任务、担责任、有压力,进而有力的解决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上热、中温、下冷问题。二是建立吹哨到岗机制。为促进乡镇和部门脱贫攻坚工作有效衔接,要求各乡镇和部门责任明晰,配合有力。比如在问题整改过程中,涉及到行业部门解决的,要求各乡镇把问题找出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转交,行业部门也要在规定的时限内整改完毕,任何环节都不能怠慢,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环节领导负责,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有效解决了以往乡镇和部门之间工作相互推拖、拖而不决的问题。三是建立检查督办机制。将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纳入克山县委督办考核重要内容。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县委已连续下发两期通报。同时,县扶贫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间断的深入乡村进行业务指导和督办检查,针对消费扶贫、孝心养老扶贫和扶贫宣传等工作已先后下发《督办通报》10期,收到很好效果,切实达到了促进工作的目的。四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年初,由县委组织部和县扶贫办牵头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激励奖惩配套机制,使广大扶贫干部工作有目标、努力有方向、付出有回报、失责有惩处。对于全年脱贫攻坚工作,采取月排名、月通报、月约谈制度。截至目前,已对8家帮扶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了约谈通报,有令必行、行必见果成为扶贫战线工作常态。

扩大扶贫宣传,让脱贫成果“靓”起来。
为展示脱贫攻坚成果,克山县充分发挥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县电视台的舆论阵地和县扶贫办的前沿阵地作用,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宣传力度,形成了线上线下全方位、广覆盖、鼓劲造势的良好氛围。截至10月末,克山县脱贫攻坚宣传报道稿件在国家级主流媒体报道103次,在国家级其他媒体报道149次,在省级主流媒体报道168次,在市级主流媒体报道91次,在县级主流媒体报道605次,新媒体303次,报送稿件总量和质量位于齐齐哈尔全市前列。同时,在克山县扶贫办成立扶贫宣传组,在各乡镇和帮扶单位设立扶贫宣传员,刊发《扶贫简报》24期,《扶贫之声》20期,向省市报送信息97余条,克山县扶贫办被评为黑龙江全省扶贫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战鼓声声催人急,不待扬鞭自奋蹄。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收官之年,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仍然繁重,克山全县上下将会克难攻坚,再接再厉,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夺取克山县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魏伯勤 张岩 张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