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8日黑龙江伊春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黑龙江省嘉荫县老年大学自建立以来,始终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办学原则,把学员满意度高、社会美誉度好作为办学追求,坚持主动作为,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更好地为全县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老年人搭建舒心愉快的学习、活动、交流平台,展现了当代“乐活老人”的风采,描绘出夕阳红的美丽画卷。

上午八点,老年大学热闹非凡,时装班的旗袍走秀、书法班的挥毫泼墨、声乐班的激扬清越……每个班级都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今年72岁的白阿姨,是嘉荫县第一中学的退休干部,听说县里有老年大学这个平台后,她第一时间就报名学习了电子琴和声乐两门课程;曹叔叔是保兴镇前岗村的农民,今年62岁,农闲时就会搬来县里居住,他年轻时就喜欢拉二胡,上学后,老年大学给他建立了新的学习平台。曹大爷说:“我是个农民,在上老年大学以前,冬闲的时候我只能待在家,日子过得很是无聊,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见《嘉荫新闻》播出老年大学正在招生,我马上就报名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不光拉二胡有了很大进步,还学会了唱歌、下棋和跳舞,日子过得别提多充实了。”

在老年大学的任教队伍中,还有一部分来自优秀的退休职工,他们受邀来到老年大学任教,既丰富了他们的退休生活,又发挥了自己的专长。崔阿姨是县文化馆的退休干部,原来从事民舞专业教学,老年大学建立后,她就被邀请前来任教,2019年,崔阿姨还获得了“百姓学习之星”荣誉称号。崔阿姨对记者说:“特别感谢老年大学给我们老年人提供这个平台,让我们这些老年人在这玩得开心,玩得快乐。”
多年来,嘉荫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纳入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解决办公经费以及日常所发生的水电气费用、用于校舍的改造和维修、购置教学设施和教学器材、加大配套设施投入、提升教学装备现代化水平,为广大学员提供了更为完备的教学服务。

据了解,嘉荫县老年大学创办于2017年6月,目前共开设了17个专业科目,既包含了广场舞、古筝、二胡等老年人喜爱的“兴趣”课程,又包括了时装秀、网络应用、瑜伽等“时髦”课程,多样化的课程安排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成为了老年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平台。
老年大学的教学对象虽然大多是老年人,但教学模式却很新颖。在建立之初,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便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定专业科目,先后多次去伊春、黑河、牡丹江、大庆等地区的一些老年大学进行考察学习,并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员反馈更新学习内容,设立真正让老年人感兴趣的课程。同时,还为每位学员设立学籍档案,建立完备的入学制度、学员守则、教师职责、学生干部工作职责、后勤工作职责、教务处职责等各项制度。为了彻底解决师资难的问题,县老年大学采用了人才“资源共享交叉使用”的方法,在学校、相关单位和退休人员中聘请了优秀教师前来任教,既专业又有趣,让学员们赞不绝口。

嘉荫县老年大学通过实际行动弘扬了“活到老学到老”的中华传统文明,促进了老年事业高质量发展,还给老年人的晚年增添了自信和风采,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他们不惧银发、皱纹,去学习、去娱乐、去健身、去享受生活,用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演绎精彩的晚年人生。(程思淼 刘妍 王晓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