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16日深圳讯】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论坛在深举行。

作为2020年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本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论坛的主题为“跨界融通驱动发展 协同创新聚力未来”。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健主持,多位国内外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议题作了精彩发言。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庄聪生、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等嘉宾出席此次论坛。
不久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周健致辞时表示,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道路上,如何推动大中小企业产业协作、如何优化融通发展环境等问题,仍是未来有待探索的内容,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一定是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侯云春提出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发展的质量,提高“双循环”的水平,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六链融合的基础上促进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庄聪生分享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三种新模式。一是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即大企业帮助小企业发展,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共享资源;二是充分发挥大企业在融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技术、产品、业态模式的创新;三是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主动融入大企业的技术、产品协作配套体系。

季晓南从八个方面建议大力拓展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更好融合发展的途径,例如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共同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多种形式资本合作、鼓励民企参与国企改革、共建共享发展平台和联盟、国有民营抱团“走出去”等,积极创造国有与民营企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条件。
其他与会嘉宾从业界学者、企业家的角度,阐述“双循环”格局下企业的出路,强调企业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跳出传统思维。企业作为供需双方的“联结点”,推动形成供应链、创新链、数据链、价值链等为一体的多角度关系网,很多企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一通百通。
日本经济产业省中小企业厅国际合作处处长中山正幸通过视频的方式发表了主题演讲。其介绍了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大中小企业开展合作可以防止贸易条件对中小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确保其业务的连续性。
论坛上同时宣读了成立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服务联盟的倡议书。希望通过搭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合作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连续三年选择在深圳召开。今年论坛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的会议模式,围绕“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数字经济与创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医工交叉”等重点主题展开思想交流和经验分享,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泰国等13个APEC成员经济体的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论坛。(李琳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