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31日海口讯】过去的2020年,是海南成为自由贸易港的开局之年,作为这个大历史的见证者和开创者,我们站在历史起点上,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大变局。2021新年伊始,我们更加体会到坚守、奋斗的深刻涵义;我们将砥砺前行,在这段历史中创造独特的价值……

采访董事长陈耀晶(左一)
2021年的第一天,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直通海南自贸港》栏目之“又是一年好风光”专题报道组走进海口火山口公园,看到该园景区和景点旧貌变新颜,以生态橇动业态,以绿色火山激活地区经济,“国际范、生态牌”更加十足,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条件已经具备。据了解,过去的一年,海南椰湾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火山口公园在政府支持下,创新发展、逆势前行,投资近千万元对公园老景区升级改造、重点转型升级火山石文化园和特色餐饮业,在疫情大背景下,出现逆势增长的良好势头。从2020年2月份起,收入较去年同比增长35%;游客量从11月份开始明显增加,同比增长15%。业内人士分析,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海口的旅游人数将成倍暴涨,火山口旅游将是中外游客首选之地。

火山口
据海口火山口公园导游介绍,石山觜是由火山岩堆砌与构建而来。因为这里有保存完好的30多座火山遗迹,地下全是岩浆喷发形成的玄武岩石,玄武岩风化缓慢,土层很薄,所以民间有“开门见山,出门踩石,土无三寸厚,地无一块平”的说法。石山觜上还刻画了两位人物:一位是生于石山当地典读村的白玉蟾,他是一代道教宗师,南宗道教创始人,也是道教史上最杰出的文人,一生留下大量诗词文赋,在道教和民间都有很大影响。另一位是海南明代进士郑廷鹄,为仕期间主持公正,且其深远见识。石山觜上刻写的郑廷鹄诗句,描述了石山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以及诗人触景生情、对故人白玉蟾的怀念之情。也是石山从古至今最有价值的风光,人文作品,是海南古代诗词之佳作,堪称海南历史最悠久的旅游攻略。整个石山觜是展示石山地区地质、生态、人文的一个窗口,一个景观缩影。

火山雨林桟道
一条石头路,一堵石头墙,一条木桟道穿越山间原生的百年爬藤,是火山人践行“保护中美化,美化中发展”的生态理念,用木桟道展现具有海南特色的热带火山季雨林的优美性,让游客在天然的大氧吧中休闲漫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惬意阴凉,吸收火山自然生态之美,是火山人对大自然的厚爱。 这也是建造火山雨林桟道的意义。(火山雨林桟道)

火山之神
在玄武池前面的假山上矗立一块形似人像的雕像是“火山之神”,它的耳朵上挂着耳环是当地的风俗,过去的男士喜欢在自己的鼻子、耳朵和牙齿上穿洞挂环,代表权贵的意思,火山之神象征火山人对火山的敬仰。(火山之神)

镇园之宝
天然形成又似火焰形状是是园区的“镇园之宝”,它有两个部分组成,上半部分呈规则的熔岩刺,是高温熔岩状态而富含气体的玄武岩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拉伸而形成的,下半部为熔岩钟乳,这种玄武岩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是一种新型的观赏石。(镇园之宝)

科普馆
公园在2005年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同年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并且每年会有十几万中小学生到公园进行科普学习。公园一共有两个科普馆,为推动科普教育,把科普馆﹙1﹚,岩石环廊,科普馆﹙2﹚及周边大型的火山石标本相结合,构成室内外相结合的科普大课堂。在科普馆﹙1﹚入口处中央的沙盘是海口火山群的分布图,其中有诸多展板,内容丰富:雷琼世界地质公园、马鞍岭景区、湖光岩景区、玛珥火山、熔岩隧道、热带水果,火山石文化等介绍,展板背面是火山和地震灾害科普知识。(科普馆)

熔岩流
左右两边这两块熔岩流遗迹是8000多年前风炉岭火山喷发,岩浆流淌到这里的见证,也就是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原貌,是公园重点保护的地质遗迹,非常具有地质研究价值,熔岩流﹙2﹚非常具有层次感,共分为3层,说明至少间歇性喷发过3次,第一次喷发岩浆冷却凝固成岩石后,第二次喷发又凝固成岩石覆盖在上面,以此类推,第三次喷发又凝固成岩石覆盖在上面,所以就形成了3层,沿着木板台阶走进去可以看到袖珍的熔岩隧道和绳状熔岩,非常具有观赏性。(熔岩流)

火山古民居
“嫁女不嫁金,嫁女不嫁银,数数门前缸,缸多就成亲”据传,秦汉时期,火山地区的人们已用火山石垒墙筑屋,避风遮雨,至今已有1500多年,由于火山地区缺水,用水缸接雨水生活用,所以水缸在火山地区是财富的象征。“火山古民居”也是从附近的古村原原本本拆掉后搬到火山口公园重新组建,展示了当地的火山民俗文化。(火山古民居)

风炉岭火山口
观火山口最佳位置——风炉岭火山口,它最后一次喷发已经有8000多年了,是一座休眠火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火山之一,直径130米,深度69米(最高点到底部),有两大特点:一是不积水,无论下多大的雨都不积水,水都会从多孔的火山岩缝隙渗漏下去;二是长满植物,披上绿装。因为火山口底阳光照射不足,比较阴凉潮湿,从山顶到口底温度湿度有所不同,形成了一定的小气候和植被分层。(火山观景台)

海口制高点
海口市的制高点,海拔高度222.8米——风炉岭。这里不单是海口市制高点,也是海南岛北部最高山。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和经济学家邱峻有诗赞风炉岭曰:“环海三千里,珠崖第一山。名驰四海内,秀出万峰间。月下森瑶简,风前振珮环。孤高犹润泽,蜡履未容攀”。(火山制高点)

“前朱雀”观景台
最后看到的是观看海口市最佳位置——“前朱雀”,犹如“孔雀开屏”,公园位于海口市西南方向,距离海口市15公里,所以,能看到周边大量生长的野生荔枝林。(观海口)
90年代起,在海南各级政府支持下,海南椰湾集团有限公司在火山口地区深耕发展30年,发扬时代愚公精神,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终于迎来了海南建设自贸港的历史性新机遇。海口火山口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品牌,有丰厚的万年火山,千年文化积淀;具备高速路、快速路、国道、省道四通八达的良好交通;有山海相依的优越原生态自然条件;有“城市火山”之称的区位优势;更有海口“东有新江东、西有火山口”的良好口碑。海南椰湾集团董事长、火山口地质公园创始人陈耀晶认为:“海口火山口有这么优越的条件,应该把海口生态大氧吧做大做强做精,要向海口绿色“城市火山”要活力、要动力、要效应,营造出一片绿色火山生态文明环境。未来,海南椰湾集团有限公司将在当地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链,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综合发展,使海口火山地区自然资源数倍增值。”

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
记者获悉,海口火山口公园掌门人,在建设发展中不断挖掘本土民间工匠艺术和火山文化,在就业中培养300多位当地新型农民技术人才,创出了一条以技术脱贫攻坚的长期受益的小康之路,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文化旅游+火山石斛+火山荔枝+民宿等协同发展,对于拉动地方服务业,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建设海口石山美丽乡村具有深远的意义。
创建海口火山口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火山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海南自贸港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支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火山地质专家陶奎元教授指出,海口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具备条件创建海南琼北第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可为振兴地方旅游经济作出新的贡献。(李笑天)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 亚洲品牌会客厅”、“走进自贸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