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9日下午,由思尚和国际体验设计协会主办,梯田会协办的创新工作坊暨“新形势下,办公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主题交流活动在广州大剧院北门三楼拉开帷幕,五位行业意见领袖分别从设计驱动型创新、互联网思维、服务创新、用户体验战略、供应链创新等角度,带领众行业人士探讨企业转型战略和创新经营之道。
创新工作坊邀请了广州美术设计学院前任院长童慧明教授特约主持,IXDC创始人兼秘书长胡晓、陈立坚建筑顾问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立坚、思尚家具创始人陈敏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次交流活动。
童教授在开场时表示,“后三年是中国创新设计的最佳时间。企业没有订单,要生存,就需要非常有创意的项目,这对创新设计趋动型的品牌会有很好的机会。如果不抓住机会快速发展起来,三年后市场就可能被各个行业以从0到1创新魄力问世的企业占领了。” 中国经济正面临越来越大的下行压力,曾有人说,2016、2017、2018年是中国经济的“过三冬”,直到2019年,中国才会迎来小康社会的春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创新以生存发展,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命题。随后众人分成五个小组讨论各自的主题,两个小时后选出代表进行成果分享。
设计驱动型创新:需要设立设计副总裁
设计驱动型创新组代表谈到硅谷自2013年以后,VC非常看重创业团队初始成员有没有设计师,并由此延伸出一个观点,现在的公司或网站可能需要设立设计副总裁,设计师并不止简单的技术学习。他还谈到,“创新一定是有牺牲的,还可能杀死过去,现在有些企业扮演的根本不是创新企业,他们占据大量资源,是当前垄断行业既得利益者,要去谈创新,还要保持现在的东西,不太可能。”
互联网思维: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互联网思维组的发言代表是梯田会的负责人莫非,她谈到,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关键点是做流量。以前的问题是新产品怎么找到用户,找到流量,这几年互联网逐渐发展,变成了流量怎么转化,落地,成为真正的营收。她还以梯田会为例子讲述了怎么找到用户的痛点。她说到,“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要有筛选,筛选出自己的优势。然后通过对内容的营销,做内容实现传播,通过传播创造流量,通过流量变成数据以服务企业。”
用户体验战略:作为用户体验的提供方,需要有预见
用户体验战略组分享代表是组长刘醒华。他说,有些企业可能对用户体验的概念是理解不够的,经常是产品已经开发到后期,再拿去市场做用户需求的调研。用户体验需要更早地嵌入到产品研发的周期里面。他还谈到另一个重点,用户体验该如何被创造出来。他说,“要做好用户体验,除了问用户需要什么以外,作为用户体验的提供方,需要有预见,知道应该提供怎样的体验给用户,而不止于所有的东西来自市场的调研,来自数据。”
服务创新:你把我当成你的采购人
服务创新组发言人和大家分享了几个自己的经历。她谈到自己接到的一个1000多万项目的故事。她说当时有30多家公司进入,本来自己也觉得没希望的,就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做,结果竟然谈成功了。事后客户告诉她,这是因为她的第一句话:“你把我当成你的采购人。”然后她还告诉客户行业里一些背后看不到的东西,每天陪着跑现场,跟他商量产品在装修空间的一些事,提供周到的服务,最后生意做成了。
供应链创新:把数据开放给工厂
供应链创新组发言代表说,“供应链创新有几个。第一个总结起来是向小米学习,品牌创始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大ip。像雷军,全国人民、全国风投、全国工厂都知道。你是个大IP,你就具有了天生的传播和融资能力。这样你才有机会自己做平台和饥饿营销;才有机会拿着量倒逼供应链。第二个是重塑供应链。重塑供应链也就是说,当我拿着用户倒逼时,我可以选择那些在情怀、理念上跟我更有共鸣的工厂,而不是因为企业还很小只能找到小工厂。第三个是信息化、数据化。把销量、CIM、粉丝数、转化率等数据做到跟工厂能够有透明的查询通道,或者开放给他。他就会知道用户的关注度,销售的转化率等,这样供应链就不怕被忽悠了。” 最后她还谈到销售众筹要有足够的品牌通路,线上线下全分销等。
活动最后是主办方思尚陈敏的个人分享,他表示,“在传统企业,大家只会盯着具体的产品。我们身处在这个时代,希望能做一点点事情,推动产业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