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国色天香呈盛景 花开富贵送吉祥

——记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天源生态农场牡丹园

【中经联播1月16日辽宁葫芦岛讯】素有葫芦岛母亲湖之称的——辽西湖(宫山嘴水库,辽西的湖,辽宁的西湖),坐落在葫芦岛市建昌县县城西南,距县城9公里,因它坐落在建昌县宫山嘴乡的宫山嘴村西大凌河干流上,故起名为宫山嘴水库,它像一颗璀璨的“龙珠”镶嵌在辽西的大地上。这里风景不是江南像似江南,不是水乡胜似水乡,不是洞庭形似洞庭,不是天池像似天池。在这里俯瞰水库全景,远山近水,满山林木,葱茏碧翠。

图片1.png

建昌天香园生态农场就建在宫山嘴水库上端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牤牛营子乡,洞树底下村和蒿子沟村。

图片2.png

天香源生态农场始建于2015年3月,占地2200亩。项目计划投资2.126亿元,分三期建设完成。现已完成投资1.6亿元。农场以绿色、环保、生态为宗旨,借助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的运行模式,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大面积流转土地种植果树,又根据文化底蕴深厚的油用牡丹,花可观赏、根可医病、籽可榨油等特点,据了解它浑身是宝,属我国特有资源植物,在生物世界中有其特殊的位置。于是,便在此地与国家科研部门合作,将南方的牡丹花苗通过嫁接的方法,在北方种植成功,形成了即有南方牡丹的魅力,又有北方耐寒特点的油用牡丹,并借助当地"辽西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集"休闲—观光—采摘—果品冷藏储运—农产品、旅游产品精深加工(伴手礼)"为一体的新型生态休闲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图片3.png

2011年9号,国家卫生部公告 《关于批准元宝枫籽油和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解决了牡丹籽油市场进入问题;2014年68号,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关于加速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推出了牡丹籽油发展的国家政策。

图片4.png

借助国家的惠农政策,天香源生态农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完成产业布局,采用油用牡丹和特色果树套种的方式,大力发展立体种植。建设高效精品示范园和辽宁省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园各1座,建设智能温控大棚3座,用于牡丹反季催花,及特色果树花卉培育。牡丹栽植培育、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果园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标准均开创辽西果业之先河。被辽宁省农科院授予“科企示范基地”。

图片5.png

经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农场成功栽植油用牡丹50万株,观赏牡丹5万株,成功移植百年以上牡丹古树200株,最高树龄达到500余年,30-50年花龄牡丹2000株,打破了“自古牡丹不出关”的种植格局,现在天香源农场已成为东北最大的牡丹种植繁育基地。

图片6.png

日前,农场内分布百年牡丹林、青海牡丹林、日本牡丹园、中原牡丹园、紫斑牡丹园、花溪谷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题的四季湖山花海,辅以辽西湖优美自然风光,使“关东第一牡丹园”闻名遐迩。

天香源农场的牡丹,丰富的花容、绚丽的色彩、优美的姿态,一点都不亚于洛阳的牡丹。目前,园内既有移栽的百年老牡丹,也有花龄在二、三十年的壮年牡丹,还有近一、两年新培育的油牡丹。总之,天香园里的牡丹,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绿、黑等多种颜色,看上去绚烂至极。更为招人喜欢的是那些复色的花朵,在一朵花上有深、浅、浓、淡几种颜色,那个好看劲儿,无法用语言表达。

图片8.png

2016年11月依托天香源生态农场成立辽西湖风景区,2017年成功晋升为国家AAA级景区,2018年被辽宁省农业厅授予“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4星级企业示范创建单位”,2019年被评为“葫芦岛市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仅2020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0万余人次。

图片9.png

在大力推进“旅游+”项目的同时,农场还在牡丹产品上下功夫,根据牡丹花籽产量大、含油率高、品质优和对北方适应性强,能出高效益经济等特点,2019年全园果品通过有机认证,又与国家林业产业协会合作,研发牡丹系列产品;牡丹酒、牡丹油、牡丹花蕊茶、牡丹全花茶等系列特色产品,现已全部面市,其中辽西湖品牌牡丹籽油荣获第十一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图片10.png

为了继续扩大企业规模,做强北方油用牡丹项目,从而,有效地推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2020年,天香源生态农场又投资1.5亿元,建设天香源高新农业产业科技园区。项目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6000平方米,科研办公楼5000平方米,仓储物流12000平方米,其他附属设施2000平方米。新建牡丹籽油生产线2条,牡丹酒、牡丹花蕊茶生产线各一条。

图片11.png

通过该产业园区的建设,天香源生态农场由传统农业企业转型为高新技术企业,将成为集农产品(牡丹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现代农业高新科技研发为一体且具备旅游功能的高新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同时与中心农贸市场合作,建设大型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由此构建一个融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销售、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精品项目。

图片12.png

天香源生态农场项目是建昌县产业扶贫试点项目和百企带千户脱贫项目,到现在已经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00余户。农场通过土地流转、雇佣劳动力、分发股份等方式助力精准扶贫,几年来,累计劳务支出和土地流转金达1720万元。

2021年,天香源生态农场继续加快以牡丹和特色果树花卉种植、繁育、推广为核心的研学中心的建设,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天香源农业产业科技园区。并充分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通过以旅游伴手礼为主要的宣传销售平台,全面推进牡丹产业园区的建设,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融合发展,开发建设生态旅游区、天然氧吧、山地旅游等产品,打造具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牡丹文化的美丽乡村。

通过加快以牡丹和特色果树种植繁育为核心的研学中心建设,以旅游伴手礼为主要的宣传销售平台,由此构建一个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销售、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精品项目。

届时,天香源生态农场将由传统农业企业转型为集农产品(牡丹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为一体且具备旅游功能的农业科技产业园区,最终打造成为具备牡丹文化和农业科技含量的国家AAAAA级景区。(采写:马玉伟)



【责任编辑:王海珠】

住建部部长倪虹:四维发力,擘画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1月21日,安徽芜湖——在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掷地有声地指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必须从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方面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路径,以‘绣花功夫’激活城市存量价值。”这场由住建部主导的全国性会议,为“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行动定下基调,释放出以存量变革引领增量突破的强烈信号。规划引领:从“体

益阳市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锚定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统筹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移动污染源和扬尘污染防治、黑臭水体和畜禽粪污治理等各项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方面,益阳市通过引进新型农机、推广秸秆还田和综

广东茂名“农文旅体+”激活县域经济

荔枝林变身体育赛场,废弃矿坑成网红民宿,罗非鱼游上文旅餐桌,茂名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融合革命唤醒县域经济新动能。在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赛在万亩荔枝林边开打。全省21支“村BA”冠军队在此上演巅峰对决,吸引数万游客驻足观看。赛场外,荔枝冰淇淋、罗非鱼烧烤等特色小吃供不应求,柏桥服务区开业首月吸引超143万人次游客,形成“高速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吉林黑土地崛起“绿色粮仓”,亩均增收500元的生态密码

秸秆覆盖的土地宛若一层厚被,稻蟹共生的水田里鱼儿游动,这些绿色生产场景正成为吉林粮食增产的新奥秘。今年秋收时节,吉林省产粮区的农民们迎来了一场丰收。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里,玉米收割机在覆盖着秸秆的土地上穿梭。种粮大户杨青魁抓起一把黑土用力一攥,土壤松软油润:“有了这层‘秸秆被’,土壤能多蓄水40毫米,相当于额外下了一场透雨。”吉林保护性耕作面

河北省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

发布河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和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并签署京津冀共建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协议。为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

“小巨人”企业激增至1.76万家!我国中小企业总量突破6000万,创新能力跃居全球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14日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不足4万家猛增至14万家以上,“小巨人”企业从5000余家突破至1.76万家,中小企业总量超6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9%,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规模爆发式增长,产业链支撑作用凸显“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超350%,“小巨人”企业增幅达252%。超六成“小巨

「农垦享购」亮相第22届农产品交易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助力健康中国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天津举办。农垦享购作为聚焦银发群体的营养滋补品团购超市受邀,在中国农垦展区系统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展会期间,农垦享购展位备受全国农产品采购商的关注,所展现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黑龙江“十五五”规划蓝图揭晓:锚定“五转变一迈进”战略 部署十二项振兴任务

擘画未来五年高质量振兴发展路径。作为黑龙江重振雄风关键期的战略指引,该《建议》以“五转变一迈进”为核心战略框架,系统部署十二项重点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行动纲领。《建议》创新提出“五个转变”发展路径:推动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引领转变、产业层级

邵东药膳香溢廉桥:以膳为媒 共探中医药产业新未来

一批遵循古法、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药膳,还有融合现代创意、契合多元口味的新式养生佳肴供嘉宾、现场观众参观品鉴。玉竹三丝、玉竹黄精坛香肉、玉竹西芹炒虾仁,一道道廉桥玉竹为食材的膳食色香味俱全

福建低空经济:山海联动创新局 产业融合绘新篇

以“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共赢”为核心理念,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据福建省发改委最新数据,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已集聚企业703家,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大关。政策先行筑牢发展根基福建在全国率先构建“1+N”政策体系,以《福建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统领,福州、厦门、漳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全免进入倒计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护航下狂飙十余年后,即将迎来首个重大的财税政策转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公告,明确2026年至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技术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目前的全部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

标准化引领新产业,四方面发力助推新型工业化

标准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石,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的话语权。在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工信部明确了强化标准引领的四大发力点。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标准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表示。未来工信部将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重点从四个方面主动发力,进一步强化标准的基础性

全球产业革命激荡中的中国破局之道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球化深刻调整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织的历史性关口,世界经济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文立足国际经济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系统剖析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质内核,揭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转型挑战,重点阐述中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重构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破局路径。一、全球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战略博弈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经

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启幕:共筑蓝色经济新未来

11月6日,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本届海洋周以“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 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海洋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及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海洋治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新路径。高层领导致辞 共绘海洋发展蓝图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晓奎,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以及联合国粮食

硬制造、软服务双轮驱动!天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以创新为翼、以融合为舵,孕育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与新路径,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据天津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达21.8%和14.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中试平台激活创新链,科技成果加速“变现”在天津滨海新区,中石

全球首发潮涌!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引爆行业新风向

461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低空经济、AI医疗成焦点。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以“开放、创新、合作”为主题,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境外企业集中展示461项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

醴陵双骄登榜全国百强 陶瓷花炮铸就产业金名片

近年来,醴陵通过瓷博会、花炮博览会等国际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创新"捡瓷器玩烟花"文旅场景,推动"陶瓷+烟花+文旅"深度融合。两大传统产业不仅成为城市核心名片,更通过产业与旅游的双向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大科技助力小茶果 攸县油茶香飘世界

10月26日,在油茶林最动人的丰收时节,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在攸县拉开盛大序幕,全国136户企业齐聚一堂,现场签约总金额达3.51亿元,攸县红土地孕育了800余年的“小油果”,在科技的助力下,正走向世界的大舞台。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开幕式现场“全国每10株油苗就有7株产自攸县。”现在的攸县油茶苗凭借其果皮薄、果实大、出籽率高的特点牢牢占据全国市场的70%。攸县税务局成立专项

上海试点“标地营造”土地开发新模式,复兴岛大吴淞率先启动

黄浦江畔,一场关于土地开发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上海悄然展开,而复兴岛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首要试验田。记者近日从“上海标地营造专家咨询会”上获悉,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率先推出了土地储备改革创新机制——“标地营造”,将在试点片区探索系统构建动态匹配、跨周期平衡、持续增值的城市建设运营新模式。这一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局限于“通、平”要求的土地交付标准,转向更注重规划引领、空

德州市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3年培育300家规上标杆企业

营业收入、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指标,成为德州市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的导航图。近日,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同时创新建立“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重点培育库”。根据这一计划,德州将在三年内推动至少300家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质量领先、效益突出的规上标杆企业。该计划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将入库企业科学划分为“启航期”“成长期”“跃升期”三个梯队,通过线上培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