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月25日海口讯】近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海南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省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围绕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共同为推进海南改革发展和建设自由贸易港建言献策。
2021年海南省政府工作中提到“三棵树”发展战略,陆文荣认为增加一棵树——桑树也很不错。综合比较海南“三棵树”和桑树,“三棵树”都需要5-7年的生长周期,才能产生经济效益,相关产业才能达到万元亩产;而桑树第一年就能产生效益,综合平均亩产高达3万元。

桑树全身都是宝,其根、皮、叶可以入药,枝可以作为畜牧业饲料。2020年9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强调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要开发利用饲料桑等新饲草资源,减轻玉米、豆粕的进口压力。桑树的粗蛋白中有17种氨基酸,含有大量的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桑葚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可以做成高级植物面膜、酿酒等,林下可以套种中药黄精、益智及家禽养殖。
桑树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可以逐步替代小叶桉,小叶桉树在海南林地总面积中的占比率高达20%,而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非常大,它会导致土地沙化、肥力下降、抑制当地原生物种等,不利于现在海南建设生态省的战略。为此,海南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海南玉蟾宫住持陆文荣提出大规模推广海南的蚕桑产业的建议:

海南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海南玉蟾宫住持陆文荣
海南战略发展“三棵树”产业,建议增加一棵树——桑树,紧跟国家畜牧业发展战略需求。要做优做强做好热带高效农业生产示范,桑蚕产业可以作为海南省发展高效农业的又一棵树来打造;要通过引导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公益服务等激发各方面主体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优质蚕桑产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陆文荣表示,将蚕桑产业,作为海南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产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现代化农村种植园区建设的优势产业;以打造“一中心三基地”为目标,建立全国蚕桑品种选育中心、热带蚕桑种植示范基地、全国菜桑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饲料桑长期供应基地;饲料桑产业链可以建设成全国全年周期性的桑蚕饲料供应基地,同时适度发展优质畜禽类伴生产品,形成种植养殖一体的农业生产基地,提供绿色无公害的畜禽产品。
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集中、连片的现代化蚕桑产业发展基地。整合闲置山地资源,全面推行蚕桑种植产业,覆盖性开发闲置土地资源,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蚕桑种植基地,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园区;促进乡村振兴规划,成立以蚕桑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蚕桑小镇等旅游景点。综合各地地理环境和生产需要,合理布局茶桑、果桑、蔬桑等产业,发展新业态。
陆文荣认为,发展多业态的丝绸文旅产业,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以蚕桑文化和海南岛旅游为载体,深入发掘和整合“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黎锦和黄道婆的文化历史,定位海南蚕桑文旅共同发展的旅游主题形象。开发多元化新产品、发展多元化新业态,将有助于激活传统产业换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打造海南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产业发展与丰富文化生活并举。
海南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汉书*地理志》就有朱崖郡“男子耕禾稻,女子桑蚕织绩”的记载,汉代以来的黎锦就是历朝历代的贡品。我国历史上的纺织代表人物“黄道婆”也是在海南学习纺织技艺后发扬光大的。
陆文荣说到,海南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途经地,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光热资源丰富,可以实现全年不间断养蚕方式,产能达26批,对于种桑养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全面发展海南蚕桑产业不仅能有效的修复生态环境,更增加了经济效益,促进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闫晓亮)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中经评论”“走进自贸港”“天下江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