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大葱价格持续上涨 主要产区如何化解“葱击波”?

化解“葱击波”,听听产区怎么说

——山东大葱主产区应对价格波动情况调查

自2020年10月份开始,大葱价格持续上涨,一度突破一斤10元。本轮葱价暴涨是何原因?大葱主产区如何应对价格“过山车”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此,记者近日前往山东多地调研采访。

2020年10月份,大葱价格从2元/斤开始一路上涨,到2021年1月初,一度突破10元/斤。近期价格有所回落,但较往年仍然维持高位。

是什么原因导致本轮葱价暴涨?未来大葱价格走势如何?怎样防止农产品价格“过山车”?近日,记者对多个大葱主产区和多位行业专家进行了采访。

葱价最高冲上每斤10元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是全国闻名的大葱主产区。记者从章丘区农业农村局大葱产业办公室了解到,章丘大葱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目前,章丘全区大葱种植总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达6亿公斤,实现年产值7亿多元。

章丘大葱一般在每年10月下旬采收,农历大雪节气前基本采收完毕,目前大葱主要由经销商对外销售。日前,记者在位于章丘龙山的章丘大葱市场实地探访时看到,市场里人并不太多,大葱被整齐地码成小捆靠墙存放,另外有些大葱被装入精美包装盒中。几名帮工正忙着给大葱去土、去皮、打捆。

章丘大葱市场结星农产品公司经理刘结星对记者说,章丘大葱“高大脆白甜”,在全国知名度较高,一直以来更多是作为特产销售。

“目前,这种10斤成捆的售价60元,8斤的礼盒装也是60元。”刘结星感慨,这一波行情下葱价确实很高。前一阵市场上零售的铁杆大葱都超过了10元/斤。他做大葱生意30多年,这一波葱价是他经历过最高的。

“去年大葱价格上涨的苗头从地头就能看到。往年都是菜贩子把葱送到我们市场来,去年我们得到地头收,否则就可能没有货,而且价格也比往年高很多。”刘结星说,在地头,大葱价格从1万元/亩涨到2万元/亩,后来甚至达到3万元/亩。

随后,记者又来到济南市城区东部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七里堡批发市场。“金贵”的章丘大葱在这里身影难觅,最常见的是铁杆大葱。记者随机询问了几户商贩,这里售卖的铁杆大葱基本都来自山东潍坊安丘市,如购买5斤以上,价格在4.6元/斤左右,如果只是散买,售价约5.5元/斤。

“这已经下降不少了。”一位市民询问了价格后,摊主李先生面露无奈地说,前阵子气温最低时,散卖的葱价一度涨到10多元一斤。“我做这行十来年,也是头一回遇到大葱价格这么高。”李先生对记者说。

李先生还告诉记者,近期受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大葱无法及时运抵河北等销售区域,造成在济南区域集中滞留,因此价格有所下降。但随着春节临近,不少摊主预判后期葱价还会再经历一波上涨。

2021年1月27日,盒马鲜生平台上,1.5公斤装的山东大葱特价37.9元。在济南某超市,记者发现,普通铁杆大葱每斤售价7.5元。面对大葱价格一直高企,正在购物的济南市民王女士表示,往年都要囤上一捆葱过年,今年价格较高只买了几根葱,不过大葱也不是必需品,她还准备买些圆葱作为替代。

“蛛网模型”影响葱价周期

对于本轮大葱价格上涨的原因,章丘大葱的重要种植村魏李村党支部书记郭红钢告诉记者,大葱价格“全国一盘棋”,章丘大葱价格也不是章丘说了算,本轮大葱涨价主要还是供不应求导致的。

郭红钢介绍,2019年全国大葱大丰收,导致供过于求,价格十分低迷。从章丘本地情况来看,当时一亩葱只能卖到1000多元至2000元,而挖葱的成本差不多就要1500元,再加上种植成本,一亩地成本大约2500元至3000元。很多葱农因此亏了钱,宁愿去打工也不种植大葱,这导致2020年章丘大葱种植面积有一定减少。

这种现象在铁杆大葱的主要产区潍坊安丘也同样存在。安丘市农业农村局蔬菜站站长张中华告诉记者,2020年上半年,安丘大葱还非常便宜,毛葱地头价才一毛多钱一斤,这也直接打击了葱农的积极性,很多葱农不再播种,因此安丘整体的大葱种植面积受到一定影响。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0年7月份开始,安丘市迎来了雨季。虽不像2018年、2019年那样连续受到台风“温比亚”“利奇马”的严重影响,但2020年安丘地区的平均降水量达到了900毫米,比该地区近30年600多毫米的年平均降水量多出50%。“葱最怕的就是涝,一旦发生涝灾就容易得软腐病。”张中华说,安丘当地常年少雨,此前修建的排涝设施久而久之也被老百姓种上了地。经过去年这场涝灾,基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据统计,2020年8月至11月,安丘地区大葱减产约50%。

不只是山东大葱产区,2020年夏季南方多省份也发生了洪涝灾情。“大葱生长期一般为8个月到9个月,因为南方这场涝灾,很多大葱种植区域甚至一度出现绝产,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推高了大葱价格。”

张中华对记者说,根据统计,从2020年7月开始,由于大葱供应逐步减少,葱价开始出现上涨势头。进入11月后,大葱地头价突破3元/斤,一度达到每斤3.5元左右高位,而通过物流环节传导,进入终端消费市场的价格也逐步推高,加之气温、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呈现价格高位波动状况。

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除了种植面积、天气等因素外,节日临近物流紧张也导致成本上升,进一步推动了大葱等农产品的价格上涨。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根据经济学中的“蛛网模型”,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影响其下一周期的产量,本期产量则取决于其前期的价格;由于决定本期供给量的前期价格与决定本期需求量(销售量)的本期价格有可能不一致,从而导致产量和价格偏离均衡状态,出现产量和价格的波动。

付一夫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蛛网模型”困境的关键因素。对于种植大葱来说,由于农民无法及时准确获悉市场变化情况,他们只得根据前一期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大葱种植规模;而当大葱成熟之后,农民又不得不按照当期的市场价格来出售由前一期价格所决定的产量。当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不一致时,大葱产量和价格的波动也就出现了。

正是基于此,农产品价格经常被认为具有一定周期性。资料显示,尽管有天气等外部因素影响,大葱价格也经常处于波动中,但整体来看大致四年为一个周期。比如,2012年,我国大葱价格暴涨,被网友戏称为“向钱葱”;2016年上半年,大葱价格出现过极为迅猛的上涨;2020年下半年,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本轮大葱涨幅再创新高。

小作物期盼全产业链发展

谷贱伤农、菜贵伤民。“作为产区,我们看到葱价处于高位,葱农因此获益甚至致富,肯定是高兴的,但我们更深知这种周期性波动背后,给葱农、消费者带来了双刃剑式的影响。保持价格稳定,才是大家都想看到的。”张中华对记者说。郭红钢也表示:“对农户而言,与价格‘过山车’相比,我们更希望拥有稳定的利润。”

农产品价格周期性带来的影响是大葱产区一直期盼的,他们也在为此积极寻找对策。

国内大葱产业重点企业山东沃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华科技”)执行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刘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一件事,即围绕大葱建设全产业链,特别是在国内率先提出全程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的理念。而面对市场供需不平衡、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沃华科技还提出“让土地变绿色工厂,让农民变产业工人”,农民出地、出力,企业出科技、出管理,实现全链条闭环。有了重点企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运作,加上在销售端推进产销对接,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有计划的组织生产”。目前,公司不仅在山东、山西、江苏、福建等省份拥有自建基地,还与康师傅、李锦记、中粮集团、金锣等一批驰名品牌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农业要腾飞,离不开科技和资本。对于小作物,市场难有正规资本的加持,只有游资在炒所谓的‘蒜你狠’‘姜你军’‘向钱葱’,可这就是‘脚踩西瓜皮——走到哪里算哪里’的事。发展现代农业是有很大成长空间的方向之一,我们也愿意在这个方向上持续耕耘努力。”刘凯透露,沃华科技有意牵头成立一个产业基金,继续在推动大葱全产业链发展、对接新零售等方面发挥资本的作用。

郭红钢则告诉记者,魏李村成立了山东葱香四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章丘大葱的标准化、现代化建设。目前,公司已形成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葱全产业链。郭红钢表示,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机械化种植、标准化加工保证公司大葱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与盒马鲜生合作,打通销售渠道,保证农户拥有稳定利润,有效降低价格“过山车”对农户的影响。

尽管行业重点企业已经做出了积极探索,但我国大葱种植仍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刘凯说,尽管全国已有接近1000万亩的种植规模,但总体上生产组织无序、农户种植跟风的状况仍未改变。

“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与复杂的流通过程有关。由于中间环节繁多,农产品的终端价格与在农民手里时的初始价格已大相径庭,更是有不少中间商从中获得了超额利润。”付一夫认为,一方面,应在理顺供销环节、减少农产品流通成本上多下功夫,尽可能实现流通环节的高效和通畅,以此来保证农产品价格的平稳。同时完善农产品的生产、出口、库存与价格等方面的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机制,增加信息透明度,改善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致的各种问题。

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主体培育,支持农产品市场主体的冷链物流建设,并强化加工、储藏等配套设施,以此来提高市场吞吐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得农产品保质保量与减少损耗,还能间接调节农产品上市节奏,从而避免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

“此外,还要引导社会游资积极健康地投资农业,避免恶意投机炒作行为的发生。”付一夫说。记者 赵彬彬 王 僖

【责任编辑:欧阳雪】

住建部部长倪虹:四维发力,擘画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1月21日,安徽芜湖——在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掷地有声地指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必须从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方面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路径,以‘绣花功夫’激活城市存量价值。”这场由住建部主导的全国性会议,为“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行动定下基调,释放出以存量变革引领增量突破的强烈信号。规划引领:从“体

益阳市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锚定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统筹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移动污染源和扬尘污染防治、黑臭水体和畜禽粪污治理等各项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方面,益阳市通过引进新型农机、推广秸秆还田和综

广东茂名“农文旅体+”激活县域经济

荔枝林变身体育赛场,废弃矿坑成网红民宿,罗非鱼游上文旅餐桌,茂名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融合革命唤醒县域经济新动能。在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赛在万亩荔枝林边开打。全省21支“村BA”冠军队在此上演巅峰对决,吸引数万游客驻足观看。赛场外,荔枝冰淇淋、罗非鱼烧烤等特色小吃供不应求,柏桥服务区开业首月吸引超143万人次游客,形成“高速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吉林黑土地崛起“绿色粮仓”,亩均增收500元的生态密码

秸秆覆盖的土地宛若一层厚被,稻蟹共生的水田里鱼儿游动,这些绿色生产场景正成为吉林粮食增产的新奥秘。今年秋收时节,吉林省产粮区的农民们迎来了一场丰收。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里,玉米收割机在覆盖着秸秆的土地上穿梭。种粮大户杨青魁抓起一把黑土用力一攥,土壤松软油润:“有了这层‘秸秆被’,土壤能多蓄水40毫米,相当于额外下了一场透雨。”吉林保护性耕作面

河北省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

发布河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和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并签署京津冀共建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协议。为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

“小巨人”企业激增至1.76万家!我国中小企业总量突破6000万,创新能力跃居全球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14日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不足4万家猛增至14万家以上,“小巨人”企业从5000余家突破至1.76万家,中小企业总量超6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9%,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规模爆发式增长,产业链支撑作用凸显“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超350%,“小巨人”企业增幅达252%。超六成“小巨

「农垦享购」亮相第22届农产品交易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助力健康中国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天津举办。农垦享购作为聚焦银发群体的营养滋补品团购超市受邀,在中国农垦展区系统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展会期间,农垦享购展位备受全国农产品采购商的关注,所展现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黑龙江“十五五”规划蓝图揭晓:锚定“五转变一迈进”战略 部署十二项振兴任务

擘画未来五年高质量振兴发展路径。作为黑龙江重振雄风关键期的战略指引,该《建议》以“五转变一迈进”为核心战略框架,系统部署十二项重点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行动纲领。《建议》创新提出“五个转变”发展路径:推动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引领转变、产业层级

邵东药膳香溢廉桥:以膳为媒 共探中医药产业新未来

一批遵循古法、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药膳,还有融合现代创意、契合多元口味的新式养生佳肴供嘉宾、现场观众参观品鉴。玉竹三丝、玉竹黄精坛香肉、玉竹西芹炒虾仁,一道道廉桥玉竹为食材的膳食色香味俱全

福建低空经济:山海联动创新局 产业融合绘新篇

以“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共赢”为核心理念,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据福建省发改委最新数据,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已集聚企业703家,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大关。政策先行筑牢发展根基福建在全国率先构建“1+N”政策体系,以《福建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统领,福州、厦门、漳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全免进入倒计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护航下狂飙十余年后,即将迎来首个重大的财税政策转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公告,明确2026年至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技术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目前的全部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

标准化引领新产业,四方面发力助推新型工业化

标准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石,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的话语权。在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工信部明确了强化标准引领的四大发力点。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标准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表示。未来工信部将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重点从四个方面主动发力,进一步强化标准的基础性

全球产业革命激荡中的中国破局之道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球化深刻调整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织的历史性关口,世界经济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文立足国际经济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系统剖析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质内核,揭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转型挑战,重点阐述中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重构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破局路径。一、全球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战略博弈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经

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启幕:共筑蓝色经济新未来

11月6日,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本届海洋周以“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 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海洋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及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海洋治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新路径。高层领导致辞 共绘海洋发展蓝图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晓奎,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以及联合国粮食

硬制造、软服务双轮驱动!天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以创新为翼、以融合为舵,孕育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与新路径,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据天津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达21.8%和14.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中试平台激活创新链,科技成果加速“变现”在天津滨海新区,中石

全球首发潮涌!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引爆行业新风向

461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低空经济、AI医疗成焦点。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以“开放、创新、合作”为主题,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境外企业集中展示461项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

醴陵双骄登榜全国百强 陶瓷花炮铸就产业金名片

近年来,醴陵通过瓷博会、花炮博览会等国际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创新"捡瓷器玩烟花"文旅场景,推动"陶瓷+烟花+文旅"深度融合。两大传统产业不仅成为城市核心名片,更通过产业与旅游的双向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大科技助力小茶果 攸县油茶香飘世界

10月26日,在油茶林最动人的丰收时节,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在攸县拉开盛大序幕,全国136户企业齐聚一堂,现场签约总金额达3.51亿元,攸县红土地孕育了800余年的“小油果”,在科技的助力下,正走向世界的大舞台。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开幕式现场“全国每10株油苗就有7株产自攸县。”现在的攸县油茶苗凭借其果皮薄、果实大、出籽率高的特点牢牢占据全国市场的70%。攸县税务局成立专项

上海试点“标地营造”土地开发新模式,复兴岛大吴淞率先启动

黄浦江畔,一场关于土地开发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上海悄然展开,而复兴岛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首要试验田。记者近日从“上海标地营造专家咨询会”上获悉,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率先推出了土地储备改革创新机制——“标地营造”,将在试点片区探索系统构建动态匹配、跨周期平衡、持续增值的城市建设运营新模式。这一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局限于“通、平”要求的土地交付标准,转向更注重规划引领、空

德州市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3年培育300家规上标杆企业

营业收入、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指标,成为德州市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的导航图。近日,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同时创新建立“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重点培育库”。根据这一计划,德州将在三年内推动至少300家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质量领先、效益突出的规上标杆企业。该计划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将入库企业科学划分为“启航期”“成长期”“跃升期”三个梯队,通过线上培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