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4月19日哈尔滨讯(朱国栋)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计划,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针对黑龙江省五常市稻花香品种退化,秸秆再生能源利用等问题,让黑龙江省五常市循环农业迈上新台阶。

项目交流会现场
4月18日,黑龙江省五常市鞠氏米业邀约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原巡视员王秀忠、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长文学、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分子育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曹立勇,国家农业重点科技项目组组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张利群、中国农业电影电视协会项目总监周末、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军民融合专委会秘书长许丰等一行到企业做专题调研。五常市稻米产业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黑龙江省五常市鞠氏米业育种基地,生产车间,仓储车间和该企业龙凤山野猪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有五常市稻米产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五常市扶贫开发办,五常市龙凤山镇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就五常市目前稻花香原产地品种如何保护?秸秆再生利用问题,以及黑土地如何保护问题,专家们与企业负责人、及有关同志开展座谈。

在现场,专家们听取了五常市龙凤镇人民政府党委书记刘玉坤对五常稻花香大米核心产区的介绍后,国家农业重点科技项目组组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张利群给出了中肯建议。

首先在秸秆回收再利用上蕴藏着无限商机。其次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做足大文章。最后要把独特的优势“核心产区”上下功夫,打高端米,销路上找农产品高端公司合作。让特色小镇扎稳在龙风山风景区。

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长文学提出,要在种子资源上要收集、保护、利用,引用资源科学选育,需要政府主导,企业、专业科研机构合作。

据悉,黑龙江五常市龙凤山镇地处北纬44.45度,东经127.40度,全镇幅员面积434平方公里;有18个行政村;78个自然屯;总人口40,812人;现有耕地面积27.8万亩,其中水田23.6万亩,旱田4.2万亩。,是农业乡份,也是全市水稻主要产区之一。龙凤山镇是“稻花香2号”优质水稻发源地,也是黑龙江省最大的优质大米集散地。省内知名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龙乾粮油有限公司,金福粮油有限公司、华天米业有限公司、义诚信粮油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落户该镇。镇内现有水稻种子研发机构2家,龙凤山镇享有“鱼米之乡”之美誉。
龙凤山山高林密,西部和南部山区盛产中草药材,蘑菇、猴头、树莓、蓝莓、木耳、野猪、狍子等珍稀野生动植物,除具有丰富的山产品资源外,河网纵横、小水库塘坝星罗棋布,水清鱼肥,鱼业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地处龙凤镇蜚声省内外的国家AAA级龙凤湖森林公园独具山水魅力。库区内建有北方冷水鱼繁育基地,联合国大气本底观测站,龙凤山水库发电厂。
2013年7月31日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近几年来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市内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在镇内开发商服住宅5万平方米,如今的龙凤山镇已成为交通、商业、文化、娱乐、集贸的中心,也是五常东部的稻米大镇,宜居之镇、旅游重镇。
龙凤山乡两面环山,一面依水,比例为六山、三水、一分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让龙凤山镇成为投资的热土。年创社会总产值可达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约占百分之七十,即1.4亿元。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以及其它可达6千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