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4月26日深圳讯(申成勇 李琳琳 通讯员唐焕凡)走遍大江神州,醉美多彩贵州。为进一步了解贵阳、帮助更多企业走进贵阳,促进贵深两地优势互补、资源互融,谋划更多大项目、大平台、大举措,不断夯实发展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全方位推动贵阳国家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26日,由贵州省投资促进局、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联袂主办的“融入湾区发展新机遇·共建粤黔合作大平台”高峰论坛暨贵阳国家高新区产业融合推介会在深圳举行。来自广东电子信息业、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大健康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各行业代表近百人与会。

▲大会现场(申成勇/摄)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致辞时表示,此次活动是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口协作贵州号召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粤黔合作四加的重要实践,也是为广东企业寻求战略机会的一次重要活动。他围绕贵州“四大产业优势”,企业家“四种意识”提升及政府招商“四大观念”树立等方面作了主旨演讲。

▲大会现场(申成勇/摄)
贵州是广东的对口协作地区,粤黔合作具有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与贵州投促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商会与贵州全方位合作的开启。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致辞(申成勇/摄)
王理宗指出,企业家要抓住贵州发展机遇,利用好贵阳高新区这个创新、开放、优势科技产业聚集的大好平台,提升四种意识:加强政策导向意识,输了政策意识,将输掉一个时代;加强战略机会意识,企业必须制定5-10年战略规划,要以长期主义对抗短期不确定性,输了今天,可能赢得明天;要有未来市场意识,得市场者得天下;加强组织意识,密切与商协会、各类社会团体的互动,形成战略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共融,不要单枪匹马闯天下,而要共同携手赢未来!

▲贵阳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向子琨致欢迎词(申成勇/摄)
贵阳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向子琨致欢迎词时表示,广东是我国经济第一强省,在产业、科技、人才、金融等方面资源富集,聚集了全国乃至全球行业的引领者,贵阳国家高新区与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企业已进行多次互访交流,就开展深度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
向子琨表示,贵阳国家高新区作为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和“强省会”的主力军、主阵地,正在全力培育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强化产业大招商,推进工业大突破,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千亿级园区,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开放型经济建设的先行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示范区。其希望在湾区建设的新机遇中,为推动粤黔合作提供新载体,创造新模式,打造合作典范。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申成勇/摄)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回溯粤黔合作渊源,重申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的四加战略:广东研发+贵州制造,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总部+贵州基地,马雷表示,今天在深圳举办贵阳国家高新区产业融合对接会,是践行李希书记的关于四加的阐述,让粤黔合作的未来越来越高,越来越新,越来越贵。

▲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建军(申成勇/摄)
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建军从创造“黄金十年”的贵州,再续赶超奇迹,到承载“强省会”的贵阳,再度奋进启航,落脚到集聚“天时、地利、人和”的高新区,再展崛起之势,重点介绍了高新区是政策汇聚洼地,西部通衢要地,产业培育高地,投资兴业福地,其希望未来与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企业在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及总部经济、工业地产、园区运营、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合作。


▲现场成功签约(申成勇/摄)
据了解,贵阳国家高新区累计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等36个国家级试点示范,拥有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600余家、各类人才6.5万人,形成了科技、人才、金融等完备的创新要素支撑体系,在2020年产业招商综合成效测评中,贵阳国家高新区在全省“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中排名第1,已经成为各类企业家投资兴业的首选地。

▲王理宗会长接受中经联播采访(申成勇/摄)
海王集团、创维集团、振烨集团、粤港湾集团、贵州省驻粤招商队队长张明发、锦赋裕(深圳)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李锦文、松芝股份董事长陈福洲、广东中网电力有限公司总裁敬伟、香港铜锣湾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智、菱亚能源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竽伶、深圳市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光、深圳前海同盛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雅枫、深圳市东方硅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丘智林、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专职副会长陈炳昌、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广斌、弗迪电池集团副总裁张寿波、三牛犇(深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斌、贵州中晟泰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少彬等企业代表一同参加上述活动并作先后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