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8月27日广州讯(赵青 孙乙炜)近期广东省产业发展促进会、广东省产业发展促进会农业分会联合粤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国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科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广州保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海总邮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邮驿站(广州)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清远分公司、广州闽森农产品有限公司、亿兆恩(广东)科技有限公司、必凯传媒(广州)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召开关于“广东供销田头冷链产销对接”的座谈会。人民日报海外网大湾区频道主任赵青、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广州运营中心执行主编孙乙炜、南方农村报记者赵飘飘等媒体单位代表也出席了本次座谈会。

据了解,今年,在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江屯镇种植的龙须菜获得大丰收,当地种植户不仅不愁销售,还卖了一个好价钱。地头价还从往年的1.5元/斤提升到3元/斤以上,这得益于广东供销联合多方建设的田头冷链服务中心。在这里,采摘、预冷、分拣、包装、冷藏和电商服务一站式搞定,可谓小中心提供大服务。
天业冷链集团田头冷链项目负责人李伟在座谈会上介绍,“以龙须菜为例,我们采取4度压差预冷(85%湿度设定)加泡沫箱的方式,实现龙须菜常温下存放4天仍新鲜如初,口感上佳,解决了原本24小时不销售就坏掉的难题。”
据广东国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刚介绍,田头商品化处理不仅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更减少了流通损耗,小农户有了对接大市场的能力,种植收入也相应增加,在此模式下,全镇龙须菜种植面积和品牌效应大幅提升。
“我们希望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一个共享平台,通过全省1000个冷链装置把农产品收集起来再销售。”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重点项目办负责人罗伟江称,通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大幅提高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能力,农产品产后损失率显著下降,商品化处理能力普遍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幅增长,有效支撑鲜活农产品“出村进城”。

广东供销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白春锋座谈会上介绍,冷链让农产品品质有了保障,直供配送让农产品价值得以实现。直供配送平台对上连接供销农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下连接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社区、批发市场、生鲜电商平台,真正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
最后,天业冷链集团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林长青在座谈会上表示,“今年还将在台山海宴、韶关新丰马头分别打造生蚝和蔬菜产业田头冷链服务示范点。同时计划到2022年年底完成不少于50个区域产业田头冷链公共服务点。”,要用三年时间建设“1个中心+2个区域网+3个运营平台”,构建覆盖广东特色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一体化冷链物流保障体系,到2022年要在全省范围内新增1000台移动预冷保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