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碳中和航班首飞成功 民航业离绿色飞行有多远

在今年10月至12月,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将选择精品航线,率先打造“碳中和航班”。

除了关注航空燃油领域,各大航空公司还通过推广电子登机牌、行李托运卡等方式,助力民航业的绿色发展。

自从中国政府首次对外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以来,“碳中和”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在国内掀起了新一轮“绿色发展”的潮流。

作为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航空运输业2019年的总碳排放量已经占到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的10%,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约2%。从2013年到2019年,全球民航运输业碳排放量已超过国际民航组织预测数值的70%。

“如果不加控制,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25%的碳排放量来自于航空业。航空业减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非常突出。”威尔森分析师徐宏分析说,航空运输是目前人类经济活动中速度最快、通达和时效性最强的运输方式,对国内以及国际经贸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赋能作用。

“民航业巨大的行业体量、不可替代性,以及其包含的跨境、跨政策体系运营的特征,都使得其所伴生的双碳议题有着更多的复杂性和多边性。”徐宏告诉记者,除了经典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外,还会带来国际关系(如区域市场上的碳排放税)维度的独特议题。“因此,民航业想要绿色发展,就需要从多个领域进行系统性的探索。”

根据BNPParibasBank的调研,航空运输业的碳排放主要有三大来源,其中,飞机航空燃油燃烧,约占总排放量的79%,是民航业碳排放的“大户”。

然而,以目前的技术水平,长航程的商用飞机将无法使用电力或者混合动力飞行。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航空业仍将继续依赖液体燃油。因此如何在航空业尤其是航空燃油领域做“减法”,成为了亟待破解的问题。

近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东航”)、中国石化、中远海运联合在上海举办我国首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石油认证仪式,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分别向三家企业颁发我国首张“碳中和”石油认证书。

记者了解到,这是中国东航、中国石化、中远海运发挥各自优势,共建“绿色交通新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了一条跨行业、产业链实现净零排放的路径,对我国交通能源领域推动“双碳”目标落地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介绍,该“碳中和”石油项目的原油产自中国石化在安哥拉的份额油,总量3万吨,由中国石化所属联合石化负责进口,中远海运作为承运方,行程9300余海里,运抵我国舟山港。经过二程船运输,它们在中国石化所属高桥石化进行炼制,共生产8963吨车用汽油、2276吨车用柴油、5417吨航空煤油,以及2786吨液化石油气、6502吨船用柴油、2998吨低硫船用燃料油。

东航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首次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从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到产品储存、消费等各环节,测算出全生命周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然后进行同等当量的中和。

“女士们、先生们,您今天乘坐的是中国东方航空‘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航班’,本次航班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东航通过支持植树造林、可再生能源发电、天然气发电等项目实现了抵消,我们非常荣幸与您携手共同开启‘绿色飞行’空中探索之旅。”10月12日上午,这条客舱广播在东航MU5103“上海虹桥-北京首都”航班响起,标志着国内首班“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航班”成功首航。

事实上,在MU5103航班上,绿色飞行不仅仅源于当天的航油,也在更多维度上传递。

作为首飞的“碳中和”主题航班,当天的MU5103推出了系列“减塑”举措,航班用餐使用的一次性刀、叉、勺、牙签4件套餐具采用了生物可降解的CPLA(聚乳酸树脂)环保材质餐具,符合中国限塑相关规定。

同时,毛毯、耳机等机上用品采用了无纺布等符合国家限塑标准的材质进行包装。航班的精品早餐则配了菠菜手擀面、无糖酸奶、无糖全麦面包等健康绿色的低卡路里餐。

东航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当天到12月10日,东航将在13条国内精品航线上,执行全国首批、总计约780班“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航班”,让超过100万公里的航迹完成绿色飞行。

与此同时,根据自愿抵消原则,中国东航通过购买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等具有社会贡献力的碳抵消产品,抵消航空煤油燃烧的碳排放,实现航班运行阶段的“碳中和”。

此外,中国石化承担了本次原油开采、储存、加工、石油产品运输以及车用汽油、车用柴油、液化石油气燃烧的碳排放抵消责任;中远海运承担了原油运输和船用燃料油燃烧的碳排放抵消责任。据了解,三家公司通过积极实施节能减排策略及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来抵消石油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实现了完整意义上的我国首船“碳中和”石油。

“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新时代的核心理念,也是航空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东航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背景下,东航一直在积极探索深度脱碳的路径,提出了包括飞机技术革新、能源结构转换以及市场化机制的一揽子减排举措,“这些都展现了民航央企对待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

他介绍说,近年来,中国东航通过“一滴航油、一滴汽(柴)油、一度电、一滴水、一缕阳光”的“5个一”工程,科学推动节能降碳,最小化航空运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旅客创造更加绿色的飞行选择。

春秋航空同样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据了解,春秋航空成立了节油委员会,专门负责公司的节油工作,实施了一系列的节能项目。其中,飞机小翼改造、地面设备替代APU运行、发动机监控/水洗、购买新的A320neo、A321neo机型等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通过严格执行这一系列节油节能措施,春秋航空的单位能耗及排放要低于行业平均10%以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春秋航空新闻负责人介绍说。

放眼国际民航市场,多家国际航空公司也宣布实现“零”温室气体排放。美国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公司、芬兰航空公司等多家航空公司集体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十四五’是我国‘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中国民航业必须行动起来,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携手各领域伙伴统筹推进能源节约与生态环保事业,让‘节能减碳、绿色飞行’的‘民航方案’持续服务于全行业、全社会的‘双碳’事业。”徐宏总结说。(张真齐)


【责任编辑:欧阳雪】

住建部部长倪虹:四维发力,擘画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1月21日,安徽芜湖——在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掷地有声地指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必须从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方面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路径,以‘绣花功夫’激活城市存量价值。”这场由住建部主导的全国性会议,为“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行动定下基调,释放出以存量变革引领增量突破的强烈信号。规划引领:从“体

益阳市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锚定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统筹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移动污染源和扬尘污染防治、黑臭水体和畜禽粪污治理等各项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方面,益阳市通过引进新型农机、推广秸秆还田和综

广东茂名“农文旅体+”激活县域经济

荔枝林变身体育赛场,废弃矿坑成网红民宿,罗非鱼游上文旅餐桌,茂名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融合革命唤醒县域经济新动能。在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赛在万亩荔枝林边开打。全省21支“村BA”冠军队在此上演巅峰对决,吸引数万游客驻足观看。赛场外,荔枝冰淇淋、罗非鱼烧烤等特色小吃供不应求,柏桥服务区开业首月吸引超143万人次游客,形成“高速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吉林黑土地崛起“绿色粮仓”,亩均增收500元的生态密码

秸秆覆盖的土地宛若一层厚被,稻蟹共生的水田里鱼儿游动,这些绿色生产场景正成为吉林粮食增产的新奥秘。今年秋收时节,吉林省产粮区的农民们迎来了一场丰收。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里,玉米收割机在覆盖着秸秆的土地上穿梭。种粮大户杨青魁抓起一把黑土用力一攥,土壤松软油润:“有了这层‘秸秆被’,土壤能多蓄水40毫米,相当于额外下了一场透雨。”吉林保护性耕作面

河北省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

发布河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和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并签署京津冀共建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协议。为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

“小巨人”企业激增至1.76万家!我国中小企业总量突破6000万,创新能力跃居全球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14日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不足4万家猛增至14万家以上,“小巨人”企业从5000余家突破至1.76万家,中小企业总量超6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9%,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规模爆发式增长,产业链支撑作用凸显“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超350%,“小巨人”企业增幅达252%。超六成“小巨

「农垦享购」亮相第22届农产品交易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助力健康中国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天津举办。农垦享购作为聚焦银发群体的营养滋补品团购超市受邀,在中国农垦展区系统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展会期间,农垦享购展位备受全国农产品采购商的关注,所展现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黑龙江“十五五”规划蓝图揭晓:锚定“五转变一迈进”战略 部署十二项振兴任务

擘画未来五年高质量振兴发展路径。作为黑龙江重振雄风关键期的战略指引,该《建议》以“五转变一迈进”为核心战略框架,系统部署十二项重点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行动纲领。《建议》创新提出“五个转变”发展路径:推动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引领转变、产业层级

邵东药膳香溢廉桥:以膳为媒 共探中医药产业新未来

一批遵循古法、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药膳,还有融合现代创意、契合多元口味的新式养生佳肴供嘉宾、现场观众参观品鉴。玉竹三丝、玉竹黄精坛香肉、玉竹西芹炒虾仁,一道道廉桥玉竹为食材的膳食色香味俱全

福建低空经济:山海联动创新局 产业融合绘新篇

以“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共赢”为核心理念,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据福建省发改委最新数据,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已集聚企业703家,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大关。政策先行筑牢发展根基福建在全国率先构建“1+N”政策体系,以《福建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统领,福州、厦门、漳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全免进入倒计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护航下狂飙十余年后,即将迎来首个重大的财税政策转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公告,明确2026年至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技术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目前的全部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

标准化引领新产业,四方面发力助推新型工业化

标准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石,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的话语权。在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工信部明确了强化标准引领的四大发力点。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标准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表示。未来工信部将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重点从四个方面主动发力,进一步强化标准的基础性

全球产业革命激荡中的中国破局之道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球化深刻调整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织的历史性关口,世界经济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文立足国际经济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系统剖析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质内核,揭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转型挑战,重点阐述中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重构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破局路径。一、全球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战略博弈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经

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启幕:共筑蓝色经济新未来

11月6日,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本届海洋周以“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 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海洋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及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海洋治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新路径。高层领导致辞 共绘海洋发展蓝图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晓奎,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以及联合国粮食

硬制造、软服务双轮驱动!天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以创新为翼、以融合为舵,孕育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与新路径,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据天津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达21.8%和14.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中试平台激活创新链,科技成果加速“变现”在天津滨海新区,中石

全球首发潮涌!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引爆行业新风向

461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低空经济、AI医疗成焦点。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以“开放、创新、合作”为主题,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境外企业集中展示461项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

醴陵双骄登榜全国百强 陶瓷花炮铸就产业金名片

近年来,醴陵通过瓷博会、花炮博览会等国际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创新"捡瓷器玩烟花"文旅场景,推动"陶瓷+烟花+文旅"深度融合。两大传统产业不仅成为城市核心名片,更通过产业与旅游的双向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大科技助力小茶果 攸县油茶香飘世界

10月26日,在油茶林最动人的丰收时节,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在攸县拉开盛大序幕,全国136户企业齐聚一堂,现场签约总金额达3.51亿元,攸县红土地孕育了800余年的“小油果”,在科技的助力下,正走向世界的大舞台。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开幕式现场“全国每10株油苗就有7株产自攸县。”现在的攸县油茶苗凭借其果皮薄、果实大、出籽率高的特点牢牢占据全国市场的70%。攸县税务局成立专项

上海试点“标地营造”土地开发新模式,复兴岛大吴淞率先启动

黄浦江畔,一场关于土地开发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上海悄然展开,而复兴岛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首要试验田。记者近日从“上海标地营造专家咨询会”上获悉,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率先推出了土地储备改革创新机制——“标地营造”,将在试点片区探索系统构建动态匹配、跨周期平衡、持续增值的城市建设运营新模式。这一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局限于“通、平”要求的土地交付标准,转向更注重规划引领、空

德州市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3年培育300家规上标杆企业

营业收入、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指标,成为德州市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的导航图。近日,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同时创新建立“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重点培育库”。根据这一计划,德州将在三年内推动至少300家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质量领先、效益突出的规上标杆企业。该计划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将入库企业科学划分为“启航期”“成长期”“跃升期”三个梯队,通过线上培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