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铁岭这十年 - 铁岭县:一流营商环境厚植兴业沃土

莲花湖凤冠山.jpg

铁岭新区莲花湖凤冠山(摄影 李北辉)

中经联播讯(张扬)十年,时光在变,但铁岭县踔厉奋发为群众谋幸福、为县域谋发展的初心从未改变。

一项项硬核务实的举措,奏响了新时代昂扬奋进的旋律;一串串铿锵前行的足迹,展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一幅幅项目建设的画面,见证了这片热土的澎湃活力;一桩桩利民惠民的实事,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年画卷如此多娇。铁岭县始终牢记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抢抓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历史机遇,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全县上下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劲头,攻坚克难、奋发前行,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趟出了一条符合县域实际的发展之路。

如今,新时代的铁岭县,一路披荆斩棘,步伐坚实,蹄疾步稳地走在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途上。

工业强县 书写跨越式发展“过硬答卷”

9月15日,克服疫情影响,铁岭县举行2022年秋季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1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22.08亿元,涵盖了煤炭仓储、生物质发电、固废综合利用、智能家具制造、铝材生产、食品加工等高质量产业项目。

十年来,铁岭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精准化培植优势产业,全方位抓好招商引资,随着项目的不断汇聚,产业链条渐次延伸,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工业经济呈现出基础坚实、韧性强劲的发展态势。

十年来,铁岭县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7个,到位资金263亿元。牧原生猪全产业链、富力地产、爱尔法复合肥等32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旌旗电力设备、尼尔科达等28个项目当年建设当年竣工;长飞光纤光缆、和泰汽车零部件等12家企业扩规增效,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的项目支撑。

疫情阻隔了人们“走出去”“面对面”的交流,却阻挡不了铁岭县上下同心抓招商的热情与决心。特别是近年来,紧紧围绕“疫情防控不能松、招商步伐不能停”要求,铁岭县应非常之变,行创新之举,改变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以招商引资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铁岭垄上行机械有限公司.jpg

铁岭垄上行机械有限公司

“疫情来袭,‘僵住’了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但也彻底点燃了创新改革的‘火焰’。比资源、拼政策的招商方式已经成为‘长袍马褂瓜皮帽’的老一套,招商引资方式若不革新,政策再好、力度再大,也可能是南辕北辙。”铁岭县项目服务中心主任卓有着十几年的招商经验,面对招商引资新形势,王卓感慨万千。他表示,外有“资本”谨慎出手,内有“去产能”打硬仗,面对有限流动的“资”与难以捕捉的“商”,再怎么绞尽脑汁都是“僧多粥少”,唯有“革新”理念,才是制胜之道。

线上,铁岭县通过把登门拜访变为云端互动,开展跨区域云端招商,实现了“网上洽谈、云上签约。”特别是在今年,铁岭县通过抖音平台,再次实现“云端招商”新突破,成功签约辽宁恒新生态环保工程综合利用项目。为了避免人员聚集,铁岭县还利用网络视频会议方式进行项目洽谈,以便捷高效的方式推进招商活动持续开展,确保在谈项目不断档,产业招商不断线。上半年,铁岭与沈阳恒天投资有限公司举行“网络签约”仪式,签约金额2亿元,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年税收4000万元。

线下,铁岭县创新成立产业招商分局,采取全员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飞地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相结合的模式灵活招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环保材料、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加工4大优势主导产业,谋划一批延链补链强链建链的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项目。同时该县聘请150位企业家担任“招商大使”,构建以政扶商、以商招商的全新纽带,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场大考中,交出了招商引资的优异答卷。今年前8月,铁岭县产业招商分局就成功引进辽宁誉森寰中木业、辽宁艾尚家居、晗宇生物饲料、易美门窗等6个项目,总投资额2.15亿元。

“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时时都是招商时段、事事都是招商形象”。如今,在铁岭县,招商引资没有局外人,在“一把手”招商、全员招商的大背景下,该县正不断夯实招商引资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按照“重点聚焦、靶向发力、精准出击、务求实效”的原则,构建了全县共下“一盘棋”的招商引资工作大格局。

招商引资马不停蹄,项目建设分秒必争。9月1日,落户于铁岭台湾工业园区的辽宁岐伯年产10万吨中草药与有机微量元素饲料项目举行奠基仪式。项目占地面积43.68亩、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亿元。一期为高档核心预混料车间,二期为生物发酵车间,项目将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碳中和标准建设,打造花园式工厂,为铁岭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次注入鲜活动力。

辽宁津达线缆车间生产.jpg

辽宁津达线缆车间生产

一直以来,铁岭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创新招商方式、健全招商机制,在全市率先设立审批综合窗口,对招商引资项目前期准入、后期办理手续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链条”的雷锋式服务,引进了一个又一个产业项目,取得了一批又一批重大成果,形成了“大抓招商、大干项目”的生动局面。

秋风拂面吹暖意,砥砺奋进启新程。王卓表示,今后,铁岭县将拿出“别人在走,我们要跑”的状态,牢牢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绞尽脑汁破解项目施工中遇到的制约瓶颈,倾心尽力为项目运营提供服务保障,对标对表新发展理念谋划引进更多项目,努力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使产业更有支撑、民生更有保障、发展更有活力。

全域开放 画上高质量发展“最美注脚”

8月19日,铁岭县家居产业园正式亮相沈阳家博会,面向参展的1000余家家居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全方位推介铁岭县优质资源。

今年,铁岭县委、县政府紧抓国内家居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契机,谋定而动,敢作善成,以辽宁尼尔科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为家居产业核心,以临近的木材加工企业为核心区进行配套生产,打造铁岭县家居产业园,逐步形成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家居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入驻尼尔科达、森百木业、三峰木业等优质企业10余家,年生产板材50万立方米,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铁岭县打造全新政务服务中心.jpg

全新政务服务中心

“把产业园区建在铁岭,把销售平台搭在沈阳。”紧密结合县区实际,铁岭县招商引资再出“高招”,巧妙地把自身的土地、资源、交通优势与沈阳区域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结合起来,以更深谋划、更活机制、更实行动,积极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更好地发挥城市组团的集聚辐射、产业协同和同城化效应,不断打造出更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为铁岭县全域开放赋予竞争新优势。

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铁岭县4个乡镇与沈阳直接接壤,6条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相通,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县内现有70%以上的加工类企业来自沈阳,其中生产汽车线束、发动机部件、密封系统、传动部件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多数承接沈阳整车企业的配套订单。深度融入沈阳都市圈,势在必行。

为此,聚焦全方位开放、高水平开放,依托区位、产业优势,铁岭县以融入沈阳都市圈为主攻方向,以“飞地经济”作为开放合作的重要抓手,有效承接沈阳等地产业转移,不断健全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全面推动全县全要素、全产业链深度融入。

去年年末,铁岭县与沈阳市皇姑区政府共同签订了《皇姑区-铁岭县“飞地经济”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高端服务业、科技文化、军民融合等领域进行合作。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与皇姑区共建航空产业园相关事宜。

全域开放促进“飞地经济”发展,“飞地经济”也为铁岭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画上了“最美注脚”。

在懿路工业园区内,今年5月才落户到铁岭县的辽宁顺维碳纤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功能纤维及其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单晶炉及真空炉的热场保温、储能电池的电极和新能源电动车的电池阻燃材料等领域。该项目盘活园区内辽宁英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土地及房产,是横道河子镇引进的“飞地项目”。

2月21日首次洽谈,2月26日邀请企业来铁考察,3月3日达成合作意向,5月10日正式签约落地,6月13日开工建设,7月15日实现针刺毡产品试生产……仅仅不到5个月时间里,从洽谈到试生产,在县镇两级政府、各级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该项目再次刷新了“铁岭速度”。

辽宁优力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和辽宁天宇胶业有限公司同样也是“飞地项目”。虽未落户在招商单位熊官屯镇,但两个项目却每年都能为熊官屯镇带来80余万元的税收分成。这对于一个交通不便、生态保护任务繁重、财政一直比较窘迫的山区乡镇来说,显得弥足珍贵。有了这部分资金,镇里的财政压力缓解了,发展其他产业和民生项目也有了底气。

近年来,铁岭县把“飞地经济”作为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集中精力,持续发力,本着“园区共用、项目共引、产业共建、成果共享”的原则,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作为主要“飞地园区”,不断完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园区间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各乡镇资源、区位不均衡的限制,健全完善合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各乡镇招商引资积极性,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不仅推动了项目落地,更加快了全县的产业集聚发展。

如今,“飞地经济”已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筑巢引凤 一流营商环境厚植兴业沃土

8月19日 - 21日,在为期三天的沈阳家博会上,尼尔科达板材凭借其主题产品“橡芯板”在展会现场掀起了一场绿色环保风暴。该产品严苛基材选择,搭配环保MDI胶无醛生态胶,甲醛释放量高于国家最高环保等级ENF标准,投产半年以来供不应求。

辽宁尼尔科达公司超强刨花板生产线.jpg

辽宁尼尔科达公司超强刨花板生产线

时间回溯到两年前,2020年11月28日,随着机器的轰鸣运转,辽宁尼尔科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第一张超强刨花板“新鲜出炉”。“3月30日开工建设,10月30日落成揭牌,短短七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一条国内一流的超级刨花板生产线。没有地方政府当初的真心实意,就没有项目的迅速签约;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就没有210天的‘尼尔科达速度’。”提起项目建设,丹宝集团董事长隋明东由衷赞叹。

企业点赞的背后,是铁岭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号工程”予以推进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铁岭县突出问题导向,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重要任务,以群众和企业获得感作为重要标准,提高“放”的精准度、“管”的有效性、“服”的满意度,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铁岭县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作为重点,在简化审批、规范标准、优化流程等方面齐发力、做实功。2021年5月,铁岭县建立了全县统一、上下联通的线上审批服务平台,将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涉及到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的审批服务统筹整合为统一的无差别综合窗口,实现全流程一窗办结。同时,在项目立项、报建、验收三个阶段,通过取消、下放、合并、调整审批事项等方式缩短审批时限。如今,政府投资类项目的审批时限最短压缩为28个工作日,最长精减优化为5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工业类项目,总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34个工作日压缩至现在的31个工作日,压缩率达86.7%。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为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快投快建、达产达效,铁岭县打破常规审批流程,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行项目审批“容缺受理”+“联合验收”模式,为重大项目从速开工创造条件。

特事特办、超前研究、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对进入绿色通道的重大建设项目,铁岭县各审批职能部门在公开承诺的办事环节和办结时限基础上,按照“流程最优、效率最高”的要求,扩展项目审批容缺受理适用范围。同时推行建设工程联合竣工验收服务,对涉及工程建设的多个审批单位进行统一整合,建立规划、土地、消防、人防、档案等事项限时联合验收机制,将往常需要两三个月甚至大半年的验收过程,压缩到15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交付时间大大提前,以一流营商环境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今年,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铁岭县以“效率第一、服务第一、管理第一”为目标,以“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科学化”为理念,打造全新的政务服务中心,对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要求进行全方位升级,真正为办事群众带来了“便民高效”的新体验。

一项项靠前服务的务实举措,一个个深入实际的细微做法,协助企业解决“疑难杂症”,帮助企业申办政策红利,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将“暖风”吹到了企业和群众的“心窝”里。

先行先试 打造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支持铁岭打造全域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这是辽宁省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战略部署中赋予铁岭市的重要使命。而在这一重要使命中,铁岭县自觉找准定位、积极认领责任、主动扛起重任,先行申报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并顺利入围全国100个县(市)区的创建名单,在我市打造全域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战略中当排头、打头阵。

铁岭县推进水稻增产扩能提质工程.jpg

推进水稻增产扩能提质工程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样一段对“三农”极富诗意的表达,正是铁岭县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美好心愿。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如今,铁岭县已成功拿下多个国家级农业发展名片。在广袤的绿色田野中,铁岭县农业正将诗意的表达转化为一片片土地、一座座大棚、一个个厂区。

9月14日,铁岭县蔡牛镇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的试验田里,一棒棒玉米戴上大红花。当天,合作社举行秋收观摩会,邀请附近乡镇的几十个玉米种植大户走进试验田,现场对比每个品种的根系、株距、棒长、色泽等细节差别。

每年初秋之际,张庄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都会将周边的村民一拨接一拨地请来,到试验田里现场观摩,直观感受哪个品种抗旱、哪个品种抗涝、哪个品种抗倒伏。冬季备耕时,村民就会结合过去一年种收中的真实体验及观摩感受,订购适合自家耕地的种子。从几十户到上百户,现今合作社每年为周边超过3000户农民提供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专业服务。

秋收之后,合作社的两座玉米烘干塔同时点火,以合理的价格收购玉米,烘干后从村口直运港口,每年有超过20万吨的玉米通过合作社卖到了南方市场。

2021年,铁岭县申报创建粮食产业类型的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在申报材料中,最打动人的就是产值超过44亿元的玉米产业链和镶嵌在这条产业链上一长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和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名单。张庄合作社正是这条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铁岭县新台子镇三家子水稻.jpg

以玉米、生猪等主导产业为发展优势,面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重大发展机遇,铁岭县在高标准实施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规划的同时,对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坚决扛起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政治责任,抓好黑土地保护工程和保护性耕作实施,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引导畜牧业健康发展,以实际行动守好“米袋子”、端稳“肉盘子”。

先行先试,铁岭县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一系列举措为我市打造全域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提供了可以复制、推广的模式。

共建共享 绘就生态宜居的幸福民生新画卷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一直以来,铁岭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精心绘就了一幅生态宜居的幸福民生新画卷。

铁岭县凡河镇五角湖村民宿.jpg

铁岭县凡河镇五角湖村民宿

金秋时节,微风拂过,漫步在凡河镇五角湖村,呼吸间满是稻谷的清香,舒服又惬意。

五角湖村地处铁岭新老城区之间,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毗邻相依的莲花湖湿地公园被群众称为“家门口”的生态廊道和绿肺。与湿地共生共美,这是大自然对五角湖村的馈赠。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也为村里带来了生态红利。

穿过五角湖村主街一座古色牌坊,顺着葡萄长廊前行,一幢颇具田园风情的特色民宿“福临院”随即映入眼帘。福临院与普通的农家乐不同,为了吸引人气,民宿的主人李红在改造民宿时,特地修建了400平方米的小微湿地景观,移入了盆栽绿植,种上了荷花、睡莲等水生经济作物,使得整个庭院与四周田园风光情景交融,吸引了众多游客周末、节假日前来打卡,不仅自家的生意爆棚,还带火了五角湖村的乡村旅游。

村还是这个村,变的是生态环境,换的是发展方式。六十多岁的李树国怎么都没有想到,住了大辈子的五角湖,有一天会变成绿色大公园,更没想过的是,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把式”,还能改行当上老板。今年6月中旬,李树国把自家闲置的小院重新装修,经营起一家小民宿,不到半个月,就迎来游客150余人。目前,像李树国家这样的民宿农家院,五角湖村共有10家,每户月均增收5000余元。

生态资源变富民资本,乡村民宿催生了美丽经济。如今,每年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走进五角湖村,见证着村民的幸福生活。

翻开近年来的“民生账本”就会发现,基层社会治理在账本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打通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铁岭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切入点,通过构建一网多能、三级联动、五治融合的治理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情实际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成功找到了提升广大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解锁密码”。

李千户镇榛子采摘.jpg

李千户镇榛子采摘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十年来,铁岭县始终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近年来,县政府每年都将群众关心关注的一批涉及医疗、教育、就业、文化、养老等重点领域的民生问题,作为政府承诺的民生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努力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有力度”“有温度”的民生答卷,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腰堡镇汤牛堡子村.jpg

十年过往,皆为序章。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铁岭县将永葆赤子之心,砥砺奋发之志,锐意进取、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向党和人民交出无愧于时代的新答卷。

来源:铁岭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崔岳莺】

住建部部长倪虹:四维发力,擘画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1月21日,安徽芜湖——在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掷地有声地指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必须从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方面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路径,以‘绣花功夫’激活城市存量价值。”这场由住建部主导的全国性会议,为“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行动定下基调,释放出以存量变革引领增量突破的强烈信号。规划引领:从“体

益阳市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锚定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统筹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移动污染源和扬尘污染防治、黑臭水体和畜禽粪污治理等各项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方面,益阳市通过引进新型农机、推广秸秆还田和综

广东茂名“农文旅体+”激活县域经济

荔枝林变身体育赛场,废弃矿坑成网红民宿,罗非鱼游上文旅餐桌,茂名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融合革命唤醒县域经济新动能。在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赛在万亩荔枝林边开打。全省21支“村BA”冠军队在此上演巅峰对决,吸引数万游客驻足观看。赛场外,荔枝冰淇淋、罗非鱼烧烤等特色小吃供不应求,柏桥服务区开业首月吸引超143万人次游客,形成“高速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吉林黑土地崛起“绿色粮仓”,亩均增收500元的生态密码

秸秆覆盖的土地宛若一层厚被,稻蟹共生的水田里鱼儿游动,这些绿色生产场景正成为吉林粮食增产的新奥秘。今年秋收时节,吉林省产粮区的农民们迎来了一场丰收。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里,玉米收割机在覆盖着秸秆的土地上穿梭。种粮大户杨青魁抓起一把黑土用力一攥,土壤松软油润:“有了这层‘秸秆被’,土壤能多蓄水40毫米,相当于额外下了一场透雨。”吉林保护性耕作面

河北省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

发布河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和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并签署京津冀共建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协议。为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

“小巨人”企业激增至1.76万家!我国中小企业总量突破6000万,创新能力跃居全球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14日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不足4万家猛增至14万家以上,“小巨人”企业从5000余家突破至1.76万家,中小企业总量超6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9%,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规模爆发式增长,产业链支撑作用凸显“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超350%,“小巨人”企业增幅达252%。超六成“小巨

「农垦享购」亮相第22届农产品交易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助力健康中国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天津举办。农垦享购作为聚焦银发群体的营养滋补品团购超市受邀,在中国农垦展区系统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展会期间,农垦享购展位备受全国农产品采购商的关注,所展现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黑龙江“十五五”规划蓝图揭晓:锚定“五转变一迈进”战略 部署十二项振兴任务

擘画未来五年高质量振兴发展路径。作为黑龙江重振雄风关键期的战略指引,该《建议》以“五转变一迈进”为核心战略框架,系统部署十二项重点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行动纲领。《建议》创新提出“五个转变”发展路径:推动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引领转变、产业层级

邵东药膳香溢廉桥:以膳为媒 共探中医药产业新未来

一批遵循古法、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药膳,还有融合现代创意、契合多元口味的新式养生佳肴供嘉宾、现场观众参观品鉴。玉竹三丝、玉竹黄精坛香肉、玉竹西芹炒虾仁,一道道廉桥玉竹为食材的膳食色香味俱全

福建低空经济:山海联动创新局 产业融合绘新篇

以“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共赢”为核心理念,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据福建省发改委最新数据,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已集聚企业703家,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大关。政策先行筑牢发展根基福建在全国率先构建“1+N”政策体系,以《福建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统领,福州、厦门、漳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全免进入倒计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护航下狂飙十余年后,即将迎来首个重大的财税政策转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公告,明确2026年至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技术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目前的全部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

标准化引领新产业,四方面发力助推新型工业化

标准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石,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的话语权。在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工信部明确了强化标准引领的四大发力点。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标准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表示。未来工信部将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重点从四个方面主动发力,进一步强化标准的基础性

全球产业革命激荡中的中国破局之道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球化深刻调整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织的历史性关口,世界经济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文立足国际经济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系统剖析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质内核,揭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转型挑战,重点阐述中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重构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破局路径。一、全球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战略博弈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经

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启幕:共筑蓝色经济新未来

11月6日,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本届海洋周以“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 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海洋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及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海洋治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新路径。高层领导致辞 共绘海洋发展蓝图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晓奎,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以及联合国粮食

硬制造、软服务双轮驱动!天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以创新为翼、以融合为舵,孕育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与新路径,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据天津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达21.8%和14.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中试平台激活创新链,科技成果加速“变现”在天津滨海新区,中石

全球首发潮涌!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引爆行业新风向

461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低空经济、AI医疗成焦点。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以“开放、创新、合作”为主题,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境外企业集中展示461项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

醴陵双骄登榜全国百强 陶瓷花炮铸就产业金名片

近年来,醴陵通过瓷博会、花炮博览会等国际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创新"捡瓷器玩烟花"文旅场景,推动"陶瓷+烟花+文旅"深度融合。两大传统产业不仅成为城市核心名片,更通过产业与旅游的双向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大科技助力小茶果 攸县油茶香飘世界

10月26日,在油茶林最动人的丰收时节,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在攸县拉开盛大序幕,全国136户企业齐聚一堂,现场签约总金额达3.51亿元,攸县红土地孕育了800余年的“小油果”,在科技的助力下,正走向世界的大舞台。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开幕式现场“全国每10株油苗就有7株产自攸县。”现在的攸县油茶苗凭借其果皮薄、果实大、出籽率高的特点牢牢占据全国市场的70%。攸县税务局成立专项

上海试点“标地营造”土地开发新模式,复兴岛大吴淞率先启动

黄浦江畔,一场关于土地开发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上海悄然展开,而复兴岛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首要试验田。记者近日从“上海标地营造专家咨询会”上获悉,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率先推出了土地储备改革创新机制——“标地营造”,将在试点片区探索系统构建动态匹配、跨周期平衡、持续增值的城市建设运营新模式。这一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局限于“通、平”要求的土地交付标准,转向更注重规划引领、空

德州市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3年培育300家规上标杆企业

营业收入、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指标,成为德州市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的导航图。近日,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同时创新建立“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重点培育库”。根据这一计划,德州将在三年内推动至少300家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质量领先、效益突出的规上标杆企业。该计划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将入库企业科学划分为“启航期”“成长期”“跃升期”三个梯队,通过线上培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