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张士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辽宁海城牌楼镇开始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强化招商引资。一些民营企业也快速复工复产,走上企业经营快速路。而民营企业的“创二代”们更是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超前意识,让牌楼菱镁行业走上经济发展“快车道”。
据介绍,海城牌楼的菱镁民营企业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奋斗历程,老一辈企业家不仅在发展企业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培养二代企业家发面也进行了不懈努力。现在这些年轻的“创二代”企业家站在父辈的肩膀上,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他们不仅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的改革创新,还需要坚守父辈创立品牌的初心。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毕一明一直秉持着父辈最初的创业理念,凭着敢“创”敢“闯”的劲头,把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开创了事业发展新天地。
位于海城牌楼镇的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集菱镁矿浮选、电熔镁生产、定形耐火制品、不定形耐火制品等镁制品生产为主的菱镁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企业。毕一明的父辈以其敢为天下先的胆识、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开创了基业,成功创造“东和”这一品牌,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革新,企业更要学会升级迭代,而毕一明恰好就是革新破局者。毕一明担任东和公司总经理后,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以及逐渐展露出的经商天赋,他开始着力于创新驱动,不断加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研发,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培育企业文化,扩展销售渠道。毕一明带领团队认真钻研和探索,通过与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使企业的产品不断丰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不懈的努力结出丰硕成果。几年来,毕一明带领的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始终走在行业前沿,公司先后荣获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殊荣,已成为打造海城市菱镁产业“升级版”的重要支撑。 正是靠着这几年持续的“快人半拍”,并不断创新、永攀高峰,毕一明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2022年,在毕一明的带领下,东和公司实现产值8.1亿元,缴纳税费7600余万元。2023年1月4日,公司正式取得证监会同意公司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成为全国菱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有着这些敢于改革创新的民营企业家,海城牌楼的菱镁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今年全镇的目标是不断夯实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菱镁产业延链扩群,实施智慧园区建设,推动5G应用场景与菱镁产业相融合,为打造万亿级菱镁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产业链招商、补短板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商,实现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