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山西壶关:“农村公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中经联播讯(贾艳军 刘家琦)近年来,山西壶关县坚持“公路通、百业兴、经济兴、百姓富”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模式,大力发展“路衍经济”,推动农村公路与物流、产业、旅游、乡村治理高品质融合,有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群众增收致富。2022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36元,同比增长7%,较“十三五”末增长15.2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6元,同比增长9.7%,较“十三五”末增长26.03%。

1.jpg?v=1701783526

壶关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版图面积1013平方公里,辖7镇3乡1个经济开发区,279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0万。截至2022年底,壶关县农村公路479条1074.227公里,其中县道10条200.136公里、乡道39条282.202公里、专用公路1条45.427公里、村道429条546.462公里,以国道、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线,连接全县的县域网络体系逐渐成型。

以路构网,发展“农村公路+物流”模式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货运物流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城乡物流节点,大力推进乡村e镇建设,建立健全“交通引导、部门协同、公司运作、网络运营”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现乡村客货物流全覆盖。通过“交邮合作”“邮快合作”“快快合作”等创新模式,实现寄递物流全覆盖,打通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共有县级物流网络节点1个,乡镇物流网络节点12个,村级物流网络节点279个,涉农网商达到600余家。

以路兴业,发展“农村公路+产业”模式

壶关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4.5%,狭窄陡峭的“猫路”,严重制约了壶关产业发展。2020年以来,围绕打造“中国北方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目标,壶关县坚持路随产业建,先后投资1.8亿元,建设、改造“旱地西红柿路”“晋庄小米路”等产业路60余公里。这些产业路不仅连接了各个村庄,还延伸到了产业园区、田头市场。大型农业机械、运输车辆可以通过产业路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极大方便了农产品的生产、运输,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

2.jpg?v=1701783526

以路联景,发展“农村公路+旅游”模式

壶关县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全域旅游战略紧密结合,围绕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以交旅融合路段为重点,大力实施太行一号旅游路、全域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及景观提升等项目。有效利用农村客货场站、养护道班等设施以及农村公路沿线闲置土地资源,设置提醒指示标牌、充电柱及驿站、憩息点、观光点、停车场、厕所、购物中心、露营地等场所,拓展停车、充电、购物、休闲、观光、旅游咨询等综合服务功能。

2022年,投资1800余万元对旅游公路实施了附属绿化工程;投资500余万元新建龙尾头驿站1座、小桥1座、步道175米;投资900余万元新建福头驿站1座、停车场1个。随着太行一号旅游路主线全线贯通,县域内所有行政村和旅游景点全部实现客运车辆通达全覆盖,实现了县域内“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便捷、舒适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满足了社会公众个性化、多样化道路交通出行需求。

以路富民,发展“农村公路+招商”模式

壶关县把农村公路的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科学把握“长治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城市”的壶关定位,积极融入山西省、长治市战略布局,加速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壶关15分钟交通圈。2020-2022年期间先后完成壶关县城至太焦铁路长治南站快速通道、花壶线等多条连接邻县的县道提升改造工程,并打通10余条省界、市界、县界断头路,乡镇通三级路比例、农村公路联网路率、农村公路网与干线公路网衔接率均实现100%,交通南北贯通、东西畅达的“一环八横六纵一循环”的大交通格局已基本建成,对招商引资产生积极影响。

以路生辉,发展“农村公路+治理”模式

壶关县坚持把农村公路沿线人居环境作为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以开展“美丽农村建设”为契机,通过以工代赈、设立公益岗位、制定爱路护路村规民约等多种措施,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养护,一方面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另一方面又探索出别具特色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新模式,以点带面,连面成片推进农村展现出新面貌、生产展现出新质态,使农民真正成为“四好农村路”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拥护者,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7个、美丽宜居示范村8个,建成了晋五线、南大线等10条绿化特色路和文明和谐示范路,农村公路已成为展示壶关县最靓丽的名片。

3.jpg?v=1701783526

壶关县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20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近年来,随着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的建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8亿元,同比增长3.7%,较“十三五”末增长49.66%。

道路更通达。“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改善了乡村交通条件,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人车路一体化协调发展”,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农产品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支撑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旱地西红柿采摘节、电商网购节、太阳花文化旅游节等,规模化产业营销活动应运而生。壶关县成功创建为全省电商强县,晋庄等5个乡镇建为全省电商强镇,壶关旱地西红柿乡村e镇项目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乡村e镇项目。

产业更兴旺。一路通则百业兴。随着晋五线、长平线等农村公路改造升级,各类特色农产品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全县旱地西红柿种植稳定在5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达到3.5万亩,食用菌产量达到3万吨,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建设药茶加工企业5家,新培育农民合作社29个,打造区域公共品牌4个,郭氏食品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壶关豆角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壶关旱地西红柿被评为全省市域公用品牌,郭氏羊汤、紫团百素珍成为山西特优农产品。壶关县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县等荣誉称号。

旅游更美丽。太行一号等旅游公路,连点成线、连片成网,把县域内5A4A级景区、沿线乡村旅游重点村、采摘园和农家乐全部串联起来,吸引了大批游客通过自驾、骑行、徒步等多种方式来到壶关旅游,形成了“一带、三段、多景点”的太行一号旅游路黄金产业带,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餐饮娱乐、特色民宿、电商物流、特色农业等融合发展,旅游路成为了沿线群众的致富路。随着太行一号旅游路主线全线贯通,大河村被评为全国地质文化村,南平头坞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苇则水村入选山西美丽休闲乡村,新入选“太行山居”民宿8家,壶关县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目的地。2022年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200.42万人次,经营收入2.55亿元,好风景变成好光景。

经济更繁荣。随着“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推进,提升了壶关县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了全县营商环境,对招商引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曾经的山沟沟正变为众多企业投资兴业的优选地,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壶关,壶关建设开放新门户正在加速形成。202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92亿元,同比增长2.7%,较“十三五”末增长39.32%,签约落地项目13个,签约金额92.3亿元。

百姓更幸福。“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随着农村公路网的逐步完善,一条条“畅、洁、美、安”的农村路纵横交错,为农村带去了人气、财气。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百姓创业激情高涨,乡风文明蔚然成风,生态美生活富,农村公路建设释放出巨大效应。壶关县以“四好农村路”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推动共同富裕美好图景转化为壶关群众“可感、可触、可亲、可见”的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褚新兵】

住建部部长倪虹:四维发力,擘画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1月21日,安徽芜湖——在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掷地有声地指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必须从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方面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路径,以‘绣花功夫’激活城市存量价值。”这场由住建部主导的全国性会议,为“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行动定下基调,释放出以存量变革引领增量突破的强烈信号。规划引领:从“体

益阳市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锚定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统筹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移动污染源和扬尘污染防治、黑臭水体和畜禽粪污治理等各项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方面,益阳市通过引进新型农机、推广秸秆还田和综

广东茂名“农文旅体+”激活县域经济

荔枝林变身体育赛场,废弃矿坑成网红民宿,罗非鱼游上文旅餐桌,茂名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融合革命唤醒县域经济新动能。在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赛在万亩荔枝林边开打。全省21支“村BA”冠军队在此上演巅峰对决,吸引数万游客驻足观看。赛场外,荔枝冰淇淋、罗非鱼烧烤等特色小吃供不应求,柏桥服务区开业首月吸引超143万人次游客,形成“高速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吉林黑土地崛起“绿色粮仓”,亩均增收500元的生态密码

秸秆覆盖的土地宛若一层厚被,稻蟹共生的水田里鱼儿游动,这些绿色生产场景正成为吉林粮食增产的新奥秘。今年秋收时节,吉林省产粮区的农民们迎来了一场丰收。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里,玉米收割机在覆盖着秸秆的土地上穿梭。种粮大户杨青魁抓起一把黑土用力一攥,土壤松软油润:“有了这层‘秸秆被’,土壤能多蓄水40毫米,相当于额外下了一场透雨。”吉林保护性耕作面

河北省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

发布河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和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并签署京津冀共建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协议。为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

“小巨人”企业激增至1.76万家!我国中小企业总量突破6000万,创新能力跃居全球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14日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不足4万家猛增至14万家以上,“小巨人”企业从5000余家突破至1.76万家,中小企业总量超6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9%,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规模爆发式增长,产业链支撑作用凸显“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超350%,“小巨人”企业增幅达252%。超六成“小巨

「农垦享购」亮相第22届农产品交易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助力健康中国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天津举办。农垦享购作为聚焦银发群体的营养滋补品团购超市受邀,在中国农垦展区系统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展会期间,农垦享购展位备受全国农产品采购商的关注,所展现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黑龙江“十五五”规划蓝图揭晓:锚定“五转变一迈进”战略 部署十二项振兴任务

擘画未来五年高质量振兴发展路径。作为黑龙江重振雄风关键期的战略指引,该《建议》以“五转变一迈进”为核心战略框架,系统部署十二项重点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行动纲领。《建议》创新提出“五个转变”发展路径:推动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引领转变、产业层级

邵东药膳香溢廉桥:以膳为媒 共探中医药产业新未来

一批遵循古法、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药膳,还有融合现代创意、契合多元口味的新式养生佳肴供嘉宾、现场观众参观品鉴。玉竹三丝、玉竹黄精坛香肉、玉竹西芹炒虾仁,一道道廉桥玉竹为食材的膳食色香味俱全

福建低空经济:山海联动创新局 产业融合绘新篇

以“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共赢”为核心理念,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据福建省发改委最新数据,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已集聚企业703家,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大关。政策先行筑牢发展根基福建在全国率先构建“1+N”政策体系,以《福建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统领,福州、厦门、漳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全免进入倒计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护航下狂飙十余年后,即将迎来首个重大的财税政策转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公告,明确2026年至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技术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目前的全部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

标准化引领新产业,四方面发力助推新型工业化

标准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石,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的话语权。在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工信部明确了强化标准引领的四大发力点。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标准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表示。未来工信部将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重点从四个方面主动发力,进一步强化标准的基础性

全球产业革命激荡中的中国破局之道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球化深刻调整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织的历史性关口,世界经济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文立足国际经济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系统剖析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质内核,揭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转型挑战,重点阐述中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重构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破局路径。一、全球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战略博弈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经

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启幕:共筑蓝色经济新未来

11月6日,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本届海洋周以“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 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海洋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及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海洋治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新路径。高层领导致辞 共绘海洋发展蓝图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晓奎,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以及联合国粮食

硬制造、软服务双轮驱动!天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以创新为翼、以融合为舵,孕育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与新路径,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据天津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达21.8%和14.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中试平台激活创新链,科技成果加速“变现”在天津滨海新区,中石

全球首发潮涌!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引爆行业新风向

461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低空经济、AI医疗成焦点。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以“开放、创新、合作”为主题,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境外企业集中展示461项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

醴陵双骄登榜全国百强 陶瓷花炮铸就产业金名片

近年来,醴陵通过瓷博会、花炮博览会等国际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创新"捡瓷器玩烟花"文旅场景,推动"陶瓷+烟花+文旅"深度融合。两大传统产业不仅成为城市核心名片,更通过产业与旅游的双向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大科技助力小茶果 攸县油茶香飘世界

10月26日,在油茶林最动人的丰收时节,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在攸县拉开盛大序幕,全国136户企业齐聚一堂,现场签约总金额达3.51亿元,攸县红土地孕育了800余年的“小油果”,在科技的助力下,正走向世界的大舞台。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开幕式现场“全国每10株油苗就有7株产自攸县。”现在的攸县油茶苗凭借其果皮薄、果实大、出籽率高的特点牢牢占据全国市场的70%。攸县税务局成立专项

上海试点“标地营造”土地开发新模式,复兴岛大吴淞率先启动

黄浦江畔,一场关于土地开发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上海悄然展开,而复兴岛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首要试验田。记者近日从“上海标地营造专家咨询会”上获悉,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率先推出了土地储备改革创新机制——“标地营造”,将在试点片区探索系统构建动态匹配、跨周期平衡、持续增值的城市建设运营新模式。这一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局限于“通、平”要求的土地交付标准,转向更注重规划引领、空

德州市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3年培育300家规上标杆企业

营业收入、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指标,成为德州市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的导航图。近日,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同时创新建立“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重点培育库”。根据这一计划,德州将在三年内推动至少300家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质量领先、效益突出的规上标杆企业。该计划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将入库企业科学划分为“启航期”“成长期”“跃升期”三个梯队,通过线上培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