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 (刘衍黎)12月12日,由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温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浙江政务短视频联盟承办的华东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研讨会在温州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福建、江西等华东地区各省市,与浙江省“1+1”交流协作的河北、山西等多个省市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共同探索多样化治理模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助力低碳生活和绿色发展。

浙江省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分类办常务副主任姚昭晖、温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无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环卫处处长杜鹏飞出席会议并致辞。华东各省市有关负责人交流经验做法。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刘建国作题为《以制为重,以人为本,稳步实现垃圾分类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研讨发言。

当今社会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很重视,垃圾分类早已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如何使这些垃圾变废为宝,从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是目前面临的一大课题。
住建部杜鹏飞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全国各地做了很多有效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明年,将进一步强基扩面、建章立制,建设一批示范城市,推动全国县级市试点工作。浙江建设厅姚昭晖副厅长在致辞中阐述了浙江加大“四大体系”建设,全域推进“垃圾革命”,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三化四分”新路子的工作经验。

会场上,上海市以“践行低碳生活新时尚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交流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探索和实践;江苏省“突出重点 综合施策”,持续推动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安徽省通过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坚持不懈推进分类工作等很多省市做了发言,一些领导、专家纷纷提出关于“打造低碳生活新时尚”、“垃圾分类成果是易碎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通过考评手段,以考促分”、“因地制宜确定分类模式” 经验。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北京市集中生物燃气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国作了《以制为重,以人为本,稳步实现垃圾分类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研讨文章。刘教授表示,垃圾分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以垃圾分类为载体,提升个人、社会和生态文明,最终致力于“人”的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