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李学坤 通讯员汪宇 牟拓丞)在祖国75周年华诞之际,黑龙江省东宁口岸作为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以显著的发展成就和持续的创新活力,书写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据了解, 1989年12月27号,国务院正式批准东宁县三岔口口岸为陆路口岸。1990年3月,中苏两国政府换文确认东宁为双边
公路汽车运输口岸,至此,东宁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东宁口岸自正式开通以来见证了中俄贸易从起步到繁荣的全过程。改革开放初期,东宁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打开了通向俄罗斯的大门。为中俄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东宁市不断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总投资3,500万元的货检。通道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总投资5,115万元的联检大厅及信息指挥中心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口岸通关环境,提高车辆、货物和旅客的通关效率。

目前,东宁口岸已实现7天12小时无午休通关制度,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报关全覆盖,各项运行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面推动了通关效率的提升,东宁口岸累计完成进出口货物量屡创新高。今年1~8月份,东宁口岸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66.36亿元,累计完成进出口货运量53.52万吨,同比增长45.7%,累计检查进出境人员19.3万人次,同比增长150%。16.34累计查验进出境车辆4.2万辆次,同比增长38.97%。松子、大豆、果蔬等特色商品的进口量位居全省前列,成为了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进口加工基地。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东宁口岸积极拓展鲜活海产品进口业务,通过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保障海鲜产品的高成活率和低成本运输。东宁口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传统贸易的增长还全面推动了跨境加工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大豆跨境连锁加工产业链,重点打造了进口松子加工产业集群和进口俄粮加工产业集群。推动相关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东宁口岸不仅是中俄贸易的桥梁,也是中俄地方间深度合作的纽带。近年来,东宁市不断加强与俄罗斯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推动双方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在祖国的75周年华诞之际,东宁口岸以其显著的发展成就和持续的创新活力,展现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气象。

未来东宁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化对俄经贸合作,推动跨境加工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