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记者李学坤 通讯员姜丽丽)绥芬河自贸片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靶向”视野聚才,以“系统”理念育才,以“赛马”逻辑成才,积极构建青年人才引进储备、培养锻炼、成长使用的递进式全链条培养机制,吸引大批人才走进自贸、融入自贸、扎根自贸。

——广开门路“引”才,抓好青年人才储备。自片区成立以来,绥芬河市每年定期向片区各内设机构、下属企事业单位调研人才队伍情况,全面掌握各部门人员配置、专业结构等基本情况,根据需求导向和事业发展需要,实时调整人才需求清单,持续为自贸区建设注入创新活力。通过“市委书记进校园”“黑龙江人才周”等引才载体,围绕国际合作、金融等领域实施引才计划,利用购房补贴、生活补贴、人才公寓等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向自贸片区集聚。2023年以来,自贸片区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78人。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组建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招商团队,以更加开放的选人视野、更为灵活的用人制度,选聘体制内外干部人才组建运营公司,以园区职能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乘法效应。

——下足功夫“育”才,助推青年人才成长。创新自贸片区“处级+科级+业务骨干”三级联动式理论学习方式,每月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为牵动,组织各部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同步开展学习,帮助青年人才夯实理论基础,筑牢思想根基。打造“自贸大讲堂”培训品牌,围绕swot理论分析、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等新兴领域,广泛邀请专家学者和行业骨干来绥芬河片区授课,促进青年人才开拓视野、明晰思路、增长才干。2023年以来,已开办讲堂20期,培训青年人才200余人次。大力实施园区“跟岗锻炼”计划,统筹选派片区机关内设机构及下属事业单位优秀青年人才到综保区、边合区等园区蹲苗磨炼,帮助青年人才弥补知识弱项、经验盲区,提升履职能力。年初以来,已派出28名青年人才深入园区跟岗锻炼。

——用心用情“留”才,引领青年人才扎根。片区紧扣产业链、聚焦创新链、布局人才链,以人才工作的“率先突破”助力制度创新“步步登高”,累计形成45项金融创新案例,其中《绥芬河片区深化金融创新助力跨境贸易新业态发展》案例获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充分激励人才成长成才,对表现突出的人才在提拔使用、职级晋升、职称评定、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褒奖推荐,两年来,自贸片区职级晋升15人,新聘任专技技术职务13人。先后组织开展“绽放自贸风采 凝聚奋进力量”国林杯羽毛球赛等10余次职工文化活动,连续两年与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单身职工联谊活动,聚焦人才终身大事,不断提升人才对城市的归属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