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肖刚 李凯旋 )在湖南全省园区机制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株洲高新区(天元区)以其先行先试的勇气和卓越成效,成为全省瞩目的焦点。近日,中经联播深入株洲高新区,探访其如何在全省率先完成园区机制体制改革,并成功打造出一套高效、专业的园区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改革破冰,释放发展活力
今年以来,株洲高新区积极响应湖南省委、株洲市委号召,大力推进园区机制体制改革,成立了企业服务局、项目服务局、大数据资源局等7个内设机构,打破了以往“各管一段”的服务壁垒,全面搭建起“主动+被动”的服务体系。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更极大地激发了园区企业的内生动力。
据株洲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天元区委书记邬凌云介绍,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高新区实现了对企业全生命周期、全链条式的精准服务。上半年,全区已受理企业诉求732个,办结率高达92.1%,满意率更是达到了99%。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株洲高新区对企业需求的精准把握和高效响应。
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株洲高新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高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R&D)始终保持在4%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截至目前,高新区已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5家、省级创新平台214家,数量和质量均位列全市第一。
同时,株洲高新区还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步发力。例如,时代新材、立方新能源等企业在高新区的沃土上茁壮成长,其风电叶片、钠离子电池等高精尖产品不仅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还打破了国际垄断。
产业集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株洲高新区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围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等主导产业,高新区已构建起以“2+2”为特色的主特产业集群。其中,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全市第三个千亿产业集群,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和中小航空发动机两大集群更是被纳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此外,株洲高新区还积极响应“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通过成立株洲高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打造能碳管控平台和数据中心等措施,高新区为企业、政府和园区提供了碳咨询和碳资产开发与交易的一站式零碳服务,成为全市绿色低碳产业的“新名片”。
民生为本,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株洲高新区还始终坚持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教育高质量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天元精准就业”服务品牌等措施,高新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高新区已对85个老旧小区启动了改造工程;在教育领域,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新增公办学位1.89万个、公办园位5490个;在就业方面,高新区构建了“1+9+9+N”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759人、失业再就业2541人。
展望未来,续写辉煌篇章
展望未来,株洲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采访时表示,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民生福祉。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的实施和落地,高新区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天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