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腾讯数码讯(编译:Human)苹果的iPhone 7和iPhone 7 Plus没有3.5mm耳机接口,因此必须要使用Lightning转换头或者蓝牙才能使用耳机。但是从苹果的角度来看,它更希望用户购买官方的AirPods无线耳机。

虽然苹果已经为iPhone 7随包装配提供了Lightning转换头,但是这并没有妨碍AirPods成为一款备受期待的产品。

无线化设计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体积相当小巧的AirPods再也无需线缆连接到手机上了,并且左右两个耳机之间也没有任何线缆连接。可以说AirPods是一款真正通过蓝牙连接的无线耳机。

与最新一波上市的蓝牙耳机一样,AirPods足够智能,可以自动连接到用户的iPhone、iPad、Apple Watch或MacBook上。

AirPods的设计很简单,这很苹果。Pods形状的耳机可以刚刚好嵌入到我们的耳孔中,然后外面露出一小截。AirPods的外侧可以识别触控感应,用来控制Siri或者暂停音乐。总体来说AirPods的设计与之前苹果的EarPods耳机非常类似,只是将线缆“剪掉”了而已。

由于没有连接器,因此AirPods充电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附带的额收纳盒来进行无线充电。AirPods的充电盒很小巧,可以非常容易的放进背包或口袋了。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AirPods承诺能够提供5小时的使用时间以及24小时的不间断待机,而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基本上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因此无需担心AirPods的续航问题。

另外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没有线缆又如此小巧,会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特别容易丢失呢?毕竟这么小这么轻,对于粗心大意的朋友来说,很容易就会找不到了。

不过目前来看AirPods并没有提供查找定位功能,因此一旦弄丢,只能自认倒霉了。

连接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事实上,将AirPods与iPhone连接,与任何一款苹果设备连接起来都一样容易。只需要在打开蓝牙后,将AirPods和充电盒靠近iPhone,就完成连接了。

一旦连接成功之后,AirPods会通过iCloud自动记录已经连接的设备和正在收听哪首音乐(当然iPhone、Apple Watch和MacBook都可以)。

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当你将AirPods拿起来塞进耳朵里,它就会自动开始播放,而从耳朵中拿下来,音乐就会自动暂停,整个的过程相当无缝。使用起来简单不繁琐,这真的很酷。

操作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AirPods不仅仅只是一款传统的无线蓝牙耳机,同时它还内置了被苹果称作W1的处理器,因此能够玩出更多的“花样”。

除了上面提到的将AirPods放进耳朵里开始播放、拿出来一个自动切换到单声道之外,如果你将两枚AirPods都同时拿下来,那么音乐就会自动全部暂停,这个功能我们超爱。

同时,你还可以双击AirPods激活Siri,让Siri来控制音乐的音量、快进、查看电池续航以及执行其他任何Siri能够执行的任务。AirPods身上没有任何按钮,一切都通过触控操作。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AirPods还额外内置了加速度计,当检测到我们说话的时候,会让麦克风开始主动收音,然后过滤掉外部的杂音,让对方听到最清楚的声音。

不过在与Mac配合使用的时候,似乎没有连接iPhone这么聪明,没有自动播放暂停和切换单双声道的功能,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双击来激活Siri(当然这需要macOS Sierra系统的支持)。这个过程与普通的蓝牙耳机没有太大的区别。

Siri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由于没有任何按键设计,因此想要控制iPhone的话,一切都得依靠Siri才行。比如想要将音量调低,那么双击听到“哔”的一声后,就可以让Siri来调小音量。包括下一首和其它操作都需要这样完成。

整个使用过程其实稍稍有一些迟缓,并没有之前有线耳机使用起来那么快。但是语音控制既然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暂时忘掉我们之前习惯的各种物理按键来通过触控、滑动和语音控制,也是一种趋势。

听音乐、打电话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我们通过多种不同的设备来配合AirPods进行测试,包括MacBook Pro、iPad、iPhone 7和Apple Watch Series 2,基本上所有设备的使用都很简单,切换也很流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声音效果上看,AirPods基本上与之前EarPods处于相同的水准。而160美元(约合人民币1105元)的价格的确不算便宜,但是我们可以享受无线带来的便捷以及充电盒,不过音质上没有太大的改变。

与EarPods一样,AirPods这样做是为了适应更多类型的音乐品味,而不是专门为某种特殊的音乐调教。因此在低音方面并不如Beats,但是已经能够适合大部分普通用户的要求。

在通话效果方面,AirPods已经经历过诸多测试,并且测试表现效果良好。无论是伦敦繁忙的街道和嘈杂的酒吧中,还是安静空旷的房间中,都可以清楚听到对方的通话。

佩戴舒适度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由于AirPods采用无线的设计,除了直接戴在耳朵里并没有任何额外的固定配件。所以仍然会有部分人担心AirPods的佩戴安全性。客观来说,AirPods能否固定在耳朵上,一定程度上还要取决与耳朵的形状以及佩戴时的所进行的活动。

如果坐在办公桌前或者是躺在沙发上,那佩戴AirPods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同样的,逛街走路佩戴也非常舒适。

再来看看佩戴AirPods时跑步的感受。当我们的跑步距离在5公里左右时,佩戴AirPods极为舒适,没有传统有线耳机的束缚,跑起来更加轻松自在。不过当跑步距离增加到10公里时,就会发现没有那么愉快。耳机出现晃动导致声音性能开始降低。甚至在擦汗水时,左边的耳机掉了两次。虽然苹果现阶段并没有推出专为运动设计的耳机,但不可否认运动耳机的确是个大趋势。

评价持续两极化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自从AirPods出现开始,有关它的评价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化趋势,爱的超爱,不喜欢的也发自内心。尽管不少人因为它的无线设计而吐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连接和操控方面的表现,AirPods还是比较出色的。

无论你爱或不爱AirPods,其实它就在那里,苹果打算将耳机无线化的尝试不会就此停止。而如果你真的对AirPods感兴趣,打算入手的话,只要了解下面这七种新特性即可。

1、 配对:连接苹果与非苹果设备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整个AirPods的与苹果设备的连接过程是非常快速且简单的,甚至堪称完美。在首次连接时,就会看到在你的苹果设备屏幕上出现一个弹出窗口,用来实时显示耳机当前的电池状态。并且AirPods的蓝牙连接非常稳定,完全不会许多无线耳机都有的掉线的状况。

当然,AirPods还可以与非苹果设备进行连接,只不过过程稍微有些复杂并且速度也没有如此迅速。

2、 苹果W1处理器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其实AirPods稳定、快速的蓝牙连接背后的秘密武器就是被苹果称之为W1的处理器。W1可以完成智能、高效的操作,并且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连接,

同时W1也可以处理AirPods与所有苹果设备之间的连接操作,例如说可以将使用设备毫不费力的从iWatch变成iPhone等。

3、 激活Siri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通过AirPods可以非常方便的激活Siri,并且不用通过手中的iPhone即可做到。由于AirPods采用的是无按钮的设计,所以只需要通过触摸即可完成操作。此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手势控制来进行自义定/暂停音乐播放的操作,不过遗憾的是无法跳过歌曲。

4、 红外传感器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同时在AirPods中还配备了红外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耳机放到耳朵里面时,则音乐可以自动播放。而拿出一只,则自动切换到单声道播放,拿出两只则音乐停止。

5、 声音检测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AirPods内置了加速度计,通过判断声音的震动和来源来检测佩戴者是否在进行通话。检测到用户通话时,则麦克风自动启动开始收音,并且主动屏蔽掉外界的噪音,让对方可以听清通话的声音。并且AirPods搭配了定向麦克风,优势是更擅长过滤外界噪音,并且能够很好的将用户通话的声音从环境音中分离出来。

6、 电池续航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AirPods需要充电,但并不是像其他设备一样每天充电,只需要每周充电即可。AirPods可以提供5小时的连续使用以及24小时不间断的待机时间,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如此的长的续航时间可以坚持一周左右了。许多传统的蓝牙耳机则需要每天充电,并且每次充满电后的续航时间仅为2小时左右。

7、160美元真太贵了?


耳机无线化的未来 苹果AirPods体验


大多数人对于把160美元(约合人民币1105元)花在耳机上,始终还是有些不能接受。尤其是相比较之前与AirPods声音效果相似的EarPods耳机售价在25美元(约合人民币173元)的情况下。

不过对比其他的无线耳机,这个定价还算尚且合理。苹果竞争对手三星此前推出的Gear Icon X价格定在250美元(约合人民币1730元),摩托罗拉的VerveOnes+价位在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81元),而Jabra的EliteSport则为250美元(约合人民币1730元),Bragi的The Dash则同样为250美元(约合人民币1730元)。

来源:techspot


【责任编辑:孙晓曼】

长三角织就算力“一张网”,数智加速度破局数字时代

一键下单,算力“网购”,87.3EFlops庞大算力资源在长三角地区正像水电一样便捷可及,一场区域一体化的数字革命悄然到来。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于11月13日在南京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省市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该平台已监测全省在用数据中心282个,总算力规模达87.3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约70%,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的“主力能源”。与此同时,在11月

国家加速制造业升级:到2027年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

工信部最新部署,到2027年底,我国将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中试

788 EFLOPS 领跑全球!我国智能算力撑起 AI 创新 “加速度”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788 百亿亿次 / 秒(EFLOPS),相当于全球 80 亿人用普通计算器连续运算 4000 年的总量。这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与 1085 万标准机架、1680 艾字节存力共同印证: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已稳居全球前列,正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核心引擎。千行百业 “算力赋能” 成效凸显在内蒙古伊利智慧牧场,计算机

中国6G专利全球第一,2025年互联网蓝皮书揭示数字中国新图景

一份备受全球互联网行业关注的年度发展成绩单,在乌镇峰会上如期发布。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正式发布。这两份已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的权威报告,全景式展现了过去一年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进展与新成就。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令人振奋:中国6G专利申请

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11月1日,由中南大学主办的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暨中南大学校企联理事会会议在长沙开幕。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旨在充分发挥中南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搭建一个汇聚校友力量、链接产业需求与大学科创资源的高能级平台。

科技赋能健康 创新引领未来 浙江省盐业健康科技研究院挂牌成立

聚焦盐、泛盐产品、泛食品、大健康等领域,致力于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成果转化、行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业务,为浙盐集团转型发展和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提升科研创新支撑,为助力中国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浙盐新动能。

万亿科创债激活硬科技赛道!5月以来资金加速涌入AI、新能源领域,政策工具创新破解融资困局

自今年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后,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行科创债1428只,总规模达1.58万亿元,同比激增74.94%,其中5月新政后单月发行规模最高达3513.83亿元。资金精准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政策工具创新如风险分担机制、长期限产品设计等,

未来π对·智引无界——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万有引力π”在温州启幕

10月23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官方展示交流活动——“万有引力π”在温州瓯海奥体中心正式启幕,活动将延续至10月26日。本届活动以“未来π对·智引无界”为核心理念,打造了超2万平方米沉浸式科技展示空间,集结近百家头部科技企业、20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吸引数万名青年科学家、科技创业者及公众共同参与,掀起一场科技创新与全民科普交织的“π级盛会”。

冰城论剑数智潮!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在哈尔滨盛大启幕,1.2万名全球精英共绘智能未来

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内,一场思想与技术的盛宴正在上演,万余名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描绘数字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10月23日,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哈尔滨华旗饭店亚冬馆拉开帷幕。这场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科技盛会,吸引了全球1.2万名计算机领域顶尖学者、产业领袖、青年才俊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冰城,共同探讨数字智能技术的前沿趋势与产业变革

蒙牛亮相世界乳业峰会 全面展示乳业数智化的“中国样板”

当地时间10月21日,2025世界乳业峰会于智利圣地亚哥举行。蒙牛集团作为乳业领军企业受邀参加,并在大会上分享其贯穿全产业链的数智化实践成果。其中,蒙牛宁夏“灯塔工厂”作为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展现了中国乳业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

广东发放“模型券”“算力券”,262亿资金撬动制造业AI革命

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的广东正式出台专项方案,通过16条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全面落地,加速“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跃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4大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在10月22

全球六成AI专利花落中国!数字核心科技突破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

当人形机器人挥出精准拳击动作与观众互动,当农业大模型为千万亩耕地提供智能种植方案,当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超3.5万家智能工厂——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由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的专利布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球六成AI创新源自中国国家数据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157.6万件申请量稳居世界首位。联合国《世界知识产

湖北打造AI产业新高地,3500亿元目标背后有何布局?

武汉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盛会,揭示湖北在AI产业赛道上的雄心与蓝图。湖北省人工智能政策宣贯暨产业供需对接培训活动10月19日在武汉成功举办。活动以“政策赋能产业,供需激活生态”为核心,汇集政府、高校、企业及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AI悄然重塑城市运行:从车间到街角的生活之变

走进广东佛山的海天调味品工厂,AI“豆脸识别”技术正以每秒2.5万亿颗的速度对原料进行精准检测;而在新疆的社保大厅,RPA机器人仅用3分钟就能完成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办理。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场景,正勾勒出人工智能渗透城市每个角落的新图景。从产业车间到街头巷尾,AI不再只是科技论坛的热词,而是悄然改变城市运转方式的底层力量。智能制造:工厂的自我革命制造业作

构建新大陆贸易金融体系:数字人民币支点与宁波跨境结算科技模式创新的场景革命

中国构建自主可控贸易新体系的战略蓝图,正从宏观布局迈向微观落地。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闭环、货币结算网络、替代性贸易基础设施的三重布局,实现从“融入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根本性转变。中欧班列与“数字丝绸之路”作为战略双翼,已初具规模。而近期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落地运营,则为这一体系注入了决定性的“金融血液”,其中,宁波跨境结算科技场景的创新模式,正成为将

“终极能源”商业化不再遥远 中国“人造太阳”迈向发电倒计时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人造太阳”,正悄然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聚变能研发已进入决定性新阶段。近日,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安装就位,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这个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BEST主机。与此同时,在四川成都,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正式授牌,这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举行,全面展示了北斗产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与未来图景。从深空到地面,从产业链到生活圈,北斗正快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亮眼数据折射出产业的坚实跃升,创新成果展示了技术的勃勃生机,国际合作描绘着开放共享的新图景——今天的北斗,不仅是定位导航的“中国名片”,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合作的全球公共产品。NO.01产业链条日益完整峰会期间,《

中国创新能力跃升至全球第十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脑厂”,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性跨越正在重塑全球创新格局。5年来,中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成为近十余年来进步最快的国家。这一飞跃使中国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创新能力前十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9000亿元,完整生态链引领智能原生新世界

人工智能正从技术实验大步迈向行业实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经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24%。”在日前举行的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发布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数据。这项测算成果描绘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生态:截至2025年9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