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盗取虚拟币6亿元!揭秘新型网络黑客犯罪

3名专业化网络技术人员组成的犯罪团伙,几乎没有留下线索,悄无声息地盗取了高达6亿元的虚拟币!

近日,西安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网络黑客盗窃虚拟货币案,随着案件办理的深入,新型网络黑客犯罪的手段和路径逐渐浮出水面。

上亿元市值虚拟货币被盗,查案似入不断变化的“迷宫”

3月30日,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接到受害人张某报警,称其个人电脑疑似被非法入侵,大量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被洗劫一空,市值达上亿元。西安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破工作。

然而,警方面对的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局面:经初步调查,受害人没有进行过任何操作,犯罪嫌疑人以高超的网络黑客技术远程控制,盗取安全性较高的虚拟货币账户,几乎没有留下任何作案痕迹。

“这种新型网络技术犯罪案在全国范围内都很罕见。”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副局长杨世英介绍。

专案组成员、西安市反诈骗中心民警卫元祥第一时间对被盗走的虚拟货币展开追踪,发现犯罪嫌疑人的技术能力十分“了得”:犯罪嫌疑人将盗取的虚拟货币分为三等份,再分别经由不同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反复拆分、转移,以此增加迷惑性,最终再汇集到一个账户中,准备变卖转换成人民币提现。

办案民警介绍,以比特币为例,由于其账号只是一串基于区块链生成的编码,称为“地址”,一般情况下并不能通过该地址直接追溯到个人。虚拟账户的匿名性特征,大大增加了办案难度。

“打个形象的比喻,由于服务器都在国外,且数据链随时在变化,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迷宫。想要破案,必须守住‘变现’这个唯一的‘出口’。”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凤城路派出所民警左桐说。

为攻破“迷宫”,专案组派出多路干警奔赴国内多个省市。在一些知名互联网公司协助下,历经3个月、摸排3万余条线索信息后,犯罪嫌疑人周某浮出水面。随后,专案组围绕周某开展调查工作,最终锁定了分别在北京、长春活动的两名同伙崔某和张某。8月15日,在湖南、吉林、北京警方配合下,专案组3个抓捕组同时展开行动,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据了解,这个团伙窃取了多个账户,总案值保守估计达6亿元。

警方披露破案细节:黑客高智商犯罪特征明显

经调查,3名犯罪嫌疑人均为高级黑客,都曾在国内一些知名互联网科技公司工作。他们普遍具有高超的互联网技术,且反侦查能力极强。

匿名性是各类虚拟货币最显著的特性之一,较好地保护了交易者的隐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非法交易提供了掩护。本案中,被盗取的虚拟财产全部在服务器设在国外的交易平台上进行转手和交易,更增添了办案的难度。

“3名犯罪嫌疑人堪称‘专家’。我们是一边办案、一边学习,他们用一个星期去转手和交易,我们往往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才能理清其中的脉络。”卫元祥说,在不同的交易平台,不同币种虚拟货币的转移和支付规则不相同,警方在向国外公司征询、调取相关数据之前,必须搞清楚相应规则,只有说内行话才能顺利得到对方配合。

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凤城路派出所民警杨龙说,本案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很强。3人绝大多数时间都分处三地活动,用服务器设在国外的社交软件和网络电话联络,如有人回复信息稍晚,另外2人便有所警觉。

即使在线下,犯罪嫌疑人也具备极高的警惕性。嫌疑人之一周某生活在湖南一个小县城,尽管犯罪所得数额巨大,他却没有任何奢侈性消费,日常穿着与普通年轻人无异。一次,周某在网吧打游戏时,看到一旁有便衣警察抓人,便迅速离开。直到数小时后搞清楚抓捕与自己无关才返回家中,并通知两名同伙“警报解除”。

尽管在抓捕前半个多月就已经锁定了周某,但警方并没有立即实施抓捕。“我们要确定他作案的电脑和他本人是不是在同一个地方。”左桐说,如果抓捕时机不成熟、研判信息不准确,嫌疑人就可能迅速毁掉所有交易资料,或拒不交出相关账户密钥。一旦如此,所有努力便前功尽弃。

黑客犯罪并非无法防御,“物理储存”信息是关键

一位计算机技术专家告诉记者,在“互联网+”时代,一些互联网、物联网终端的安全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联网的打印机、智能家电、手机甚至运动手环等,都可能成为被黑客利用的“后门”,借以窃取个人隐私和商业资料。

办案民警表示,尽管黑客技术水平高超,但并非无法防御。比如,在管理虚拟货币钱包地址和密钥时,采取“冷钱包”或是物理储存的方式,将虚拟货币的相关信息写在记事本上、记录在不连接互联网的电脑或相关设备上,就能有效切断黑客的“黑手”。

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三处副处长林檀建议,在处理虚拟财产的电脑或手机上不要乱点来历不明的链接、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对相关查杀“木马”病毒的软件经常更新和升级。此外,在支付和转移虚拟货币时,尽量设置“多签密钥”,即由几个人或是几个处在不同网络的终端共同授权签署密码。“这样一来,就能极大增加黑客进行网络犯罪的成本和难度,最大限度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林檀说。

业内人士建议,在处理虚拟财产时除物理储存密钥或采用“多签密钥”之外,还应强化对身边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排查及日常监控。特别是要重点排查相关设备是否存在漏洞、过往是否曾被攻击等相关情况。同时要关闭不必要的远程服务端口和相关软硬件权限,定期自评自估网络安全风险,提高防护水平。(记者姚友明、陈晨)


【责任编辑:欧阳雪】

长三角织就算力“一张网”,数智加速度破局数字时代

一键下单,算力“网购”,87.3EFlops庞大算力资源在长三角地区正像水电一样便捷可及,一场区域一体化的数字革命悄然到来。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于11月13日在南京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省市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该平台已监测全省在用数据中心282个,总算力规模达87.3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约70%,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的“主力能源”。与此同时,在11月

国家加速制造业升级:到2027年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

工信部最新部署,到2027年底,我国将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中试

788 EFLOPS 领跑全球!我国智能算力撑起 AI 创新 “加速度”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788 百亿亿次 / 秒(EFLOPS),相当于全球 80 亿人用普通计算器连续运算 4000 年的总量。这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与 1085 万标准机架、1680 艾字节存力共同印证: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已稳居全球前列,正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核心引擎。千行百业 “算力赋能” 成效凸显在内蒙古伊利智慧牧场,计算机

中国6G专利全球第一,2025年互联网蓝皮书揭示数字中国新图景

一份备受全球互联网行业关注的年度发展成绩单,在乌镇峰会上如期发布。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正式发布。这两份已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的权威报告,全景式展现了过去一年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进展与新成就。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令人振奋:中国6G专利申请

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11月1日,由中南大学主办的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暨中南大学校企联理事会会议在长沙开幕。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旨在充分发挥中南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搭建一个汇聚校友力量、链接产业需求与大学科创资源的高能级平台。

科技赋能健康 创新引领未来 浙江省盐业健康科技研究院挂牌成立

聚焦盐、泛盐产品、泛食品、大健康等领域,致力于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成果转化、行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业务,为浙盐集团转型发展和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提升科研创新支撑,为助力中国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浙盐新动能。

万亿科创债激活硬科技赛道!5月以来资金加速涌入AI、新能源领域,政策工具创新破解融资困局

自今年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后,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行科创债1428只,总规模达1.58万亿元,同比激增74.94%,其中5月新政后单月发行规模最高达3513.83亿元。资金精准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政策工具创新如风险分担机制、长期限产品设计等,

未来π对·智引无界——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万有引力π”在温州启幕

10月23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官方展示交流活动——“万有引力π”在温州瓯海奥体中心正式启幕,活动将延续至10月26日。本届活动以“未来π对·智引无界”为核心理念,打造了超2万平方米沉浸式科技展示空间,集结近百家头部科技企业、20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吸引数万名青年科学家、科技创业者及公众共同参与,掀起一场科技创新与全民科普交织的“π级盛会”。

冰城论剑数智潮!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在哈尔滨盛大启幕,1.2万名全球精英共绘智能未来

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内,一场思想与技术的盛宴正在上演,万余名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描绘数字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10月23日,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哈尔滨华旗饭店亚冬馆拉开帷幕。这场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科技盛会,吸引了全球1.2万名计算机领域顶尖学者、产业领袖、青年才俊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冰城,共同探讨数字智能技术的前沿趋势与产业变革

蒙牛亮相世界乳业峰会 全面展示乳业数智化的“中国样板”

当地时间10月21日,2025世界乳业峰会于智利圣地亚哥举行。蒙牛集团作为乳业领军企业受邀参加,并在大会上分享其贯穿全产业链的数智化实践成果。其中,蒙牛宁夏“灯塔工厂”作为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展现了中国乳业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

广东发放“模型券”“算力券”,262亿资金撬动制造业AI革命

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的广东正式出台专项方案,通过16条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全面落地,加速“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跃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4大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在10月22

全球六成AI专利花落中国!数字核心科技突破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

当人形机器人挥出精准拳击动作与观众互动,当农业大模型为千万亩耕地提供智能种植方案,当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超3.5万家智能工厂——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由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的专利布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球六成AI创新源自中国国家数据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157.6万件申请量稳居世界首位。联合国《世界知识产

湖北打造AI产业新高地,3500亿元目标背后有何布局?

武汉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盛会,揭示湖北在AI产业赛道上的雄心与蓝图。湖北省人工智能政策宣贯暨产业供需对接培训活动10月19日在武汉成功举办。活动以“政策赋能产业,供需激活生态”为核心,汇集政府、高校、企业及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AI悄然重塑城市运行:从车间到街角的生活之变

走进广东佛山的海天调味品工厂,AI“豆脸识别”技术正以每秒2.5万亿颗的速度对原料进行精准检测;而在新疆的社保大厅,RPA机器人仅用3分钟就能完成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办理。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场景,正勾勒出人工智能渗透城市每个角落的新图景。从产业车间到街头巷尾,AI不再只是科技论坛的热词,而是悄然改变城市运转方式的底层力量。智能制造:工厂的自我革命制造业作

构建新大陆贸易金融体系:数字人民币支点与宁波跨境结算科技模式创新的场景革命

中国构建自主可控贸易新体系的战略蓝图,正从宏观布局迈向微观落地。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闭环、货币结算网络、替代性贸易基础设施的三重布局,实现从“融入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根本性转变。中欧班列与“数字丝绸之路”作为战略双翼,已初具规模。而近期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落地运营,则为这一体系注入了决定性的“金融血液”,其中,宁波跨境结算科技场景的创新模式,正成为将

“终极能源”商业化不再遥远 中国“人造太阳”迈向发电倒计时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人造太阳”,正悄然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聚变能研发已进入决定性新阶段。近日,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安装就位,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这个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BEST主机。与此同时,在四川成都,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正式授牌,这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举行,全面展示了北斗产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与未来图景。从深空到地面,从产业链到生活圈,北斗正快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亮眼数据折射出产业的坚实跃升,创新成果展示了技术的勃勃生机,国际合作描绘着开放共享的新图景——今天的北斗,不仅是定位导航的“中国名片”,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合作的全球公共产品。NO.01产业链条日益完整峰会期间,《

中国创新能力跃升至全球第十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脑厂”,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性跨越正在重塑全球创新格局。5年来,中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成为近十余年来进步最快的国家。这一飞跃使中国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创新能力前十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9000亿元,完整生态链引领智能原生新世界

人工智能正从技术实验大步迈向行业实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经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24%。”在日前举行的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发布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数据。这项测算成果描绘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生态:截至2025年9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