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驾驶的主要玩家目前主要是美国的特斯拉、谷歌,德国的宝马、奔驰,当然国内的百度和比亚迪也有积极投入研发。恰巧是无人驾驶的主要玩家中也有很多在人工智能方面领先的公司,比如谷歌和特斯拉,再比如国内的百度(也许有人不这么认为,但最起码在国内百度是公认的人工智能大拿),我们也不难看出人工智能其实是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其实可以视为是一种机器人。从原理上来说,不过是传感器感知路况和周边情况,然后传输到CPU,CPU根据人工智能对情况做判断,然后通知电传系统,电传系统根据信号操控机械装置,最后机械装置操控车辆做各种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电传机械控制这方面基本已经完善,因为过去的20年,汽车行业的进步主要就在这方面。而技术的难点就在前两步,怎么用传感器准确的感知周围的信息?人工智能如何做判断?
从技术路线上来说,感知周围情况有多种模式,谷歌选择了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对距离的判断非常准确,但是价格昂贵,恶劣天气下实用性受限。目前,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成本高的吓人,主要就是激光传感器的原因。
人工智能方面的考验程度更高。其实高速公路上的无人驾驶并不太困难。谷歌现在没有问题,奔驰、奥迪也没有问题,VOLVO没有问题,甚至中国搞的无人驾驶高速也跑了286公里不出问题。这是以为高速路的情况现对简单,对人工智能要求的算法不是很苛刻。在市内驾驶就完全是两码事了。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主管厄姆森说,“在市区里行驶一英里路程要远比在高速公路上更为复杂,因为前者在一个小的区域中会因为规则的不同存在数百种不同的路面情况。我们花了大量时间改进了我们的软件,因此它现在可以实时的区别上百个不同物体——如行人、公共汽车、由协管员手握的停车标志,或者是骑自行车者给出的要通过马路的手势信号等。”
在人工智能方面,其他厂商距离谷歌还差得远,谷歌的人工智能水平已经接近实用了,其他厂商还在表演阶段。马斯克表示,Alphago战胜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早熟1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无人驾驶的到达不会太过遥远,到那时,我们还要考那让我们费尽周折的驾照干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