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iPhone SE的枪口已经对准安卓


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苹果正式发布3288元起售的“小苹果”iPhone SE,小尺寸战略能否奏效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

可以肯定的是,iPhone SE不是一款旗舰定位的产品,但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提振当前的销量颓势,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乃至痛击逐渐抬头的安卓品牌,这些统统都是,只不过它的影响力,很难和将在下半年亮相的iPhone 7相提并论。

 

为苹果赚更多的钱

苹果又发布新手机了,是的,不是MacBook,也没有Apple Watch 2,更没有Apple VR,但你可以想一下,为什么又是iPhone?

答案在苹果2016财年第一财季财报中已经有体现,因为iPhone最挣钱。

乔布斯在生前一再强调苹果是一家软件公司,但是财报中iPhone却依旧牢牢占据着苹果现金牛的地位不动摇,备受期待的App Store软件生态盈利能力虽在持续增长,但仍然没能够超过由多款iPhone组成的硬件体系,如果按照结果导向算,苹果还是一家硬件导向的科技公司。

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苹果当前的营收结构中,iPhone当季营收为516亿美元,尽管和上一财季基本持平,但却占据了高达68%的比重,相比之下,iPad和Mac产品线的营收只有71亿美元和67亿美元,占比同为9%,分别下降25%和4%。

iPhone最挣钱那就继续发布新的iPhone,这是为什么在iPhone 7还有半年时间才现身的情况下,苹果选择发布一款硬件、外观和功能等方面都没有明显突破的iPhone SE的原因。

 

提振手机产品线的销量

尽管iPhone 6s的销量维持在单季度7478万部的高水平,但是同比2%的增幅已经显现出苹果所面临的销量增长瓶颈,尤其是财报中明确指出“iPhone销售增速创2007年发售以来新低”。

过去一个季度的业绩,作为掌门人的库克是这样看的,“市场状况不好,但苹果依然可以取得这样的业绩,不容易”,一方面是对当前业绩的认可和满意,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对市场预期的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苹果给自己找了一条出路,借助iPhone SE这样的产品,在新兴市场寻找增长点,培育更多潜在用户。

 

这样做的依据,来自于定位比较接近的iPhone 5c。

2013年9月份,苹果发布多彩塑料机身iPhone 5c,售价4488元,当时外界颇不看好这款小尺寸产品,其名称更是被解读为iPhone 5 Cheap(iPhone 5廉价版),但在具体的销量数据上,iPhone 5c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坏,2014财年第一财季,苹果共售出5100万部iPhone,财经作家J.M.Manness称,苹果当季5100万台销量中1280万是iPhone 5c、640万是iPone 4s,而3190万部为iPhone 5s,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相比之下,当年黑莓单季度销量不过600万台,诺基亚Windows Phone总销量也只有820万台,此外三星当时的旗舰Galaxy S4也只卖出了900万台,而LG G2更是只卖了230万台,普遍不被看好的iPhone 5c,实际上在闷声发大财。

 

拯救供应链厂商

这一代iPhone整体销量表现不佳的间接后果,是供应链厂商受重创。

美国《巴伦周刊》报道称,iPhone 6s发布后的第一个月,苹果就砍掉了iPhone 6s和6s Plus总共15%的订单,台湾产业链的消息也显示苹果在随后的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持续的压缩元器件订单,这对供应商的冲击立竿见影。

据了解,作为苹果核心的GPU供应商的英国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连续两次削减整体支出,总计2750万英镑,并计划进行内部裁员,柔性PCB电路板供应商台郡科技、臻鼎科技,镜头供应商大立光电,外壳制造商可成科技以及负责整机代工的富士康、和硕等业绩均因为苹果砍订单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其中,台郡科技在去年11、12月的收入分别减少了20%、45.7%,臻鼎科技也分别损失12.8%、40%。

iPhone SE在这个时候以3288元的价格登台亮相,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为自身销量提供增长点,也能够通过新的订单来激活供应链,甚至是周边厂商的业绩,而这一点,在A股市场也会有相应的体现,据了解,目前已经有报道将苹果的部分供应商列入热点板块的涨停板预测当中,其中主要包括歌尔声学(002241)、环旭电子(601231)、德赛电池(000049)。

 

老牌果粉请绕道

iPhone 6s/6s Plus开卖初期,老果粉用户基本上已经覆盖完毕,新发布的iPhone SE目标人群除了一部分对小尺寸设备抱以期待的果粉外,更多的是针对新兴市场用户。

苹果借iPhone SE进入入门级消费市场,很重要的一点是价格,而这也被认为是这一代小尺寸设备成败的关键,尤其是iPhone 5s和iPhone 6这两代产品目前仍然在售,新产品的定价将会变的非常敏感,这也是为什么iPhone SE的定价会卡在3288元这个点上的原因。

考虑到iPhone SE身上并没有太多的硬件和功能创新,且iPhone 6s的3D Touch也被砍掉,对Apple Pay的支持有望成为这款产品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此外,iCloud家庭共享和Apple Music共享这类的分享型功能也有可能在使用成本的压缩上,对家庭用户产生吸引力。

值得关注的是iPhone SE对Apple Pay的支持,一方面入门级用户有望接触到苹果力推的软件服务,另一方面,借助对入门级市场的覆盖和iPhone销量的提升,Apple Pay的增长率有望在短时间内上升到新的层次,而相比单纯的通过硬件销售营收,Apple Pay用户基数的扩张带来的潜在收益规模更具可看性。

 


【责任编辑:张祥光】

长三角织就算力“一张网”,数智加速度破局数字时代

一键下单,算力“网购”,87.3EFlops庞大算力资源在长三角地区正像水电一样便捷可及,一场区域一体化的数字革命悄然到来。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于11月13日在南京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省市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该平台已监测全省在用数据中心282个,总算力规模达87.3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约70%,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的“主力能源”。与此同时,在11月

国家加速制造业升级:到2027年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

工信部最新部署,到2027年底,我国将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中试

788 EFLOPS 领跑全球!我国智能算力撑起 AI 创新 “加速度”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788 百亿亿次 / 秒(EFLOPS),相当于全球 80 亿人用普通计算器连续运算 4000 年的总量。这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与 1085 万标准机架、1680 艾字节存力共同印证: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已稳居全球前列,正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核心引擎。千行百业 “算力赋能” 成效凸显在内蒙古伊利智慧牧场,计算机

中国6G专利全球第一,2025年互联网蓝皮书揭示数字中国新图景

一份备受全球互联网行业关注的年度发展成绩单,在乌镇峰会上如期发布。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正式发布。这两份已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的权威报告,全景式展现了过去一年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进展与新成就。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令人振奋:中国6G专利申请

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11月1日,由中南大学主办的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暨中南大学校企联理事会会议在长沙开幕。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旨在充分发挥中南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搭建一个汇聚校友力量、链接产业需求与大学科创资源的高能级平台。

科技赋能健康 创新引领未来 浙江省盐业健康科技研究院挂牌成立

聚焦盐、泛盐产品、泛食品、大健康等领域,致力于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成果转化、行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业务,为浙盐集团转型发展和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提升科研创新支撑,为助力中国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浙盐新动能。

万亿科创债激活硬科技赛道!5月以来资金加速涌入AI、新能源领域,政策工具创新破解融资困局

自今年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后,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行科创债1428只,总规模达1.58万亿元,同比激增74.94%,其中5月新政后单月发行规模最高达3513.83亿元。资金精准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政策工具创新如风险分担机制、长期限产品设计等,

未来π对·智引无界——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万有引力π”在温州启幕

10月23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官方展示交流活动——“万有引力π”在温州瓯海奥体中心正式启幕,活动将延续至10月26日。本届活动以“未来π对·智引无界”为核心理念,打造了超2万平方米沉浸式科技展示空间,集结近百家头部科技企业、20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吸引数万名青年科学家、科技创业者及公众共同参与,掀起一场科技创新与全民科普交织的“π级盛会”。

冰城论剑数智潮!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在哈尔滨盛大启幕,1.2万名全球精英共绘智能未来

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内,一场思想与技术的盛宴正在上演,万余名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描绘数字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10月23日,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哈尔滨华旗饭店亚冬馆拉开帷幕。这场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科技盛会,吸引了全球1.2万名计算机领域顶尖学者、产业领袖、青年才俊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冰城,共同探讨数字智能技术的前沿趋势与产业变革

蒙牛亮相世界乳业峰会 全面展示乳业数智化的“中国样板”

当地时间10月21日,2025世界乳业峰会于智利圣地亚哥举行。蒙牛集团作为乳业领军企业受邀参加,并在大会上分享其贯穿全产业链的数智化实践成果。其中,蒙牛宁夏“灯塔工厂”作为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展现了中国乳业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

广东发放“模型券”“算力券”,262亿资金撬动制造业AI革命

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的广东正式出台专项方案,通过16条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全面落地,加速“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跃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4大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在10月22

全球六成AI专利花落中国!数字核心科技突破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

当人形机器人挥出精准拳击动作与观众互动,当农业大模型为千万亩耕地提供智能种植方案,当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超3.5万家智能工厂——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由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的专利布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球六成AI创新源自中国国家数据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157.6万件申请量稳居世界首位。联合国《世界知识产

湖北打造AI产业新高地,3500亿元目标背后有何布局?

武汉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盛会,揭示湖北在AI产业赛道上的雄心与蓝图。湖北省人工智能政策宣贯暨产业供需对接培训活动10月19日在武汉成功举办。活动以“政策赋能产业,供需激活生态”为核心,汇集政府、高校、企业及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AI悄然重塑城市运行:从车间到街角的生活之变

走进广东佛山的海天调味品工厂,AI“豆脸识别”技术正以每秒2.5万亿颗的速度对原料进行精准检测;而在新疆的社保大厅,RPA机器人仅用3分钟就能完成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办理。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场景,正勾勒出人工智能渗透城市每个角落的新图景。从产业车间到街头巷尾,AI不再只是科技论坛的热词,而是悄然改变城市运转方式的底层力量。智能制造:工厂的自我革命制造业作

构建新大陆贸易金融体系:数字人民币支点与宁波跨境结算科技模式创新的场景革命

中国构建自主可控贸易新体系的战略蓝图,正从宏观布局迈向微观落地。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闭环、货币结算网络、替代性贸易基础设施的三重布局,实现从“融入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根本性转变。中欧班列与“数字丝绸之路”作为战略双翼,已初具规模。而近期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落地运营,则为这一体系注入了决定性的“金融血液”,其中,宁波跨境结算科技场景的创新模式,正成为将

“终极能源”商业化不再遥远 中国“人造太阳”迈向发电倒计时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人造太阳”,正悄然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聚变能研发已进入决定性新阶段。近日,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安装就位,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这个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BEST主机。与此同时,在四川成都,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正式授牌,这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举行,全面展示了北斗产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与未来图景。从深空到地面,从产业链到生活圈,北斗正快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亮眼数据折射出产业的坚实跃升,创新成果展示了技术的勃勃生机,国际合作描绘着开放共享的新图景——今天的北斗,不仅是定位导航的“中国名片”,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合作的全球公共产品。NO.01产业链条日益完整峰会期间,《

中国创新能力跃升至全球第十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脑厂”,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性跨越正在重塑全球创新格局。5年来,中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成为近十余年来进步最快的国家。这一飞跃使中国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创新能力前十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9000亿元,完整生态链引领智能原生新世界

人工智能正从技术实验大步迈向行业实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经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24%。”在日前举行的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发布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数据。这项测算成果描绘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生态:截至2025年9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