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全世界胖人最多的国家 一个十万元的封闭减肥计划

1.jpg

中国是全世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有近6200万人口体重超标。肥胖人口在增加,但大部分减肥计划从早餐开始,宵夜结束。减肥频繁失败下有人寻求外力帮助,花高达十万元报名封闭减肥营,签署隔离协议,打饭按克称重,像苦行僧一般艰苦锻炼。

1。

肥胖不只是外貌特征,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这是价格不菲的封闭减肥训练营一直以来传达的讯息。

在我们前去体验的这个减肥营中,曾经招收过一个年仅9岁的小女孩,却已经患了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发于35到40岁的疾病,占糖尿病总发病人群的90%以上。这个小女孩的发病纯粹是由肥胖引起的,在减肥营的三个周期里,她每天自己给腿上扎针,打胰岛素,才能降低血糖水平。

这样的减肥机构在全国有几百家。在针灸减肥、代餐减肥、左旋肉碱减肥等等千奇百怪的减肥方式之中,把肥胖患者封闭起来,靠运动减肥,听上去并不算很出格的方式。

唯一有点不同的,是被隔离起来的状态。封闭营,顾名思义,就是在花钱买断的这部分时间里,被半强制地关进减肥基地里,除了减肥,无其他事可做。从来只听说过花钱买自由,在减肥营却是花钱买禁锢。

2。

现如今,中国已成为全世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数据表明,有接近6200万的人口体重超标。

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会有8亿超重或肥胖的国民。中国疾控中心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进行的一项大样本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18岁以下超重人群已达1.2亿,其中,45%至50%的小学生肥胖者和60%至70%的中学生肥胖者到成年后会继续肥胖。这其中有一个相当残酷的原因,在于人体的肥胖细胞只能改变大小,不能改变数量。

在肥胖问题的催生下,“减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词之一,几乎身边所有的年轻人都会把减肥挂在嘴边。

不过对于封闭营的学员们来说,这个词语背后的含义,却是高强度且枯燥的训练,以及与世隔绝的孤独感。

只有学生们稍微好受点。肥胖导致的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已经影响了上学,但年龄的原因使他们并不能体会离开人群的压力,毕竟来封闭营减肥,意味着“不用写作业了”,只有在和好朋友打电话,听到对方热闹的校园生活时有了一丝酸涩。

对于那些结束职业生涯和社会关系来到减肥营的成年人来说,减肥的代价往往会更大。

3。

遥遥是训练营里的一位性格开朗的大姐头,她曾经是一位服装店的店员,因为能说会道,推销业绩也不错。但当她天天在店里面对着镜子,觉得如果自己不那么胖,是否能再多买一些花裙子?

她狠下心来请了几个月的假,消失在了一起吃吃喝喝的闺蜜圈,对于一些不太熟的朋友,她也并不想暴露自己闭关减肥。

在我们拍摄过程中,不少营员不愿意出现在镜头中。有的人不想被人知道参加了封闭减肥营,有的人则不想被打扰,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忍耐艰苦修行一样的减肥锻炼。

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是减肥营的全天训练时段。除了有氧运动的各种器械,还有品种繁多的团体课,比如肚皮舞。

女孩子大多喜欢跳舞,这些项目虽说跟外面健身房里差不多,但是当看到彼此相同的脂肪在镜子里晃动,大家好像都卸下了防备。

除了每个人每天按照定制计划进行锻炼,所有学员还要签署一份协议,承诺断绝一切额外饮食摄入,不私自出营。无论是还在念书的学生,或是外面赫赫有名的私企老板,都要像小孩子一样被管教。

训练老师会时不时的突击检查房间,如果被发现在枕头下、床缝里藏了零食,营地将不会负责他们是否达到约定的减肥效果。

一天的课程结束以后,可以享受一点有条件的自由,比如互相串门打打牌,或者到酒店二楼的电影房看电影。电影的数目有限,似乎也在提醒着学员努力减肥尽早离营。

4。

他们靠什么坚持下去呢?张师玮正在俄罗斯读眼科博士,但是为了来这里减肥,目前只能休学。

他年轻时的梦想是当一名海军,但是肥胖让他没法通过军检。他希望在减肥成功之后,通过军医的方式再进入部队,穿上几乎相同的白色制服。

但“减肥成功”现在还只是一个设想。他来过减肥营两次了,第二次比第一次更不容易。对于这里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很难看到减肥后被改变的人生,只是期待着下个阶段会比现在好。

每周的表彰大会,是营员共同欢庆的节日。根据减重营的测量,评选出的减重冠军会得到几块糖和一包饼干。使得整个结构持续下去的方式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共同作战的感觉。

不过减肥营的老师告诉我们,一些人出营之后,就把营地的各种联系方式拉黑了。原来那些惺惺相惜,归根结底还是苦闷的。

而更多人,会选择把这段生活当作自己人生中不大不小的插曲,给那些只能改变大小却无法改变数量的肥胖细胞,找一个安置的角落,最好轻易不要想起。


【责任编辑:李文文】

长三角织就算力“一张网”,数智加速度破局数字时代

一键下单,算力“网购”,87.3EFlops庞大算力资源在长三角地区正像水电一样便捷可及,一场区域一体化的数字革命悄然到来。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于11月13日在南京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省市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该平台已监测全省在用数据中心282个,总算力规模达87.3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约70%,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的“主力能源”。与此同时,在11月

国家加速制造业升级:到2027年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

工信部最新部署,到2027年底,我国将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中试

788 EFLOPS 领跑全球!我国智能算力撑起 AI 创新 “加速度”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788 百亿亿次 / 秒(EFLOPS),相当于全球 80 亿人用普通计算器连续运算 4000 年的总量。这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与 1085 万标准机架、1680 艾字节存力共同印证: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已稳居全球前列,正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核心引擎。千行百业 “算力赋能” 成效凸显在内蒙古伊利智慧牧场,计算机

中国6G专利全球第一,2025年互联网蓝皮书揭示数字中国新图景

一份备受全球互联网行业关注的年度发展成绩单,在乌镇峰会上如期发布。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正式发布。这两份已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的权威报告,全景式展现了过去一年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进展与新成就。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令人振奋:中国6G专利申请

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11月1日,由中南大学主办的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暨中南大学校企联理事会会议在长沙开幕。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旨在充分发挥中南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搭建一个汇聚校友力量、链接产业需求与大学科创资源的高能级平台。

科技赋能健康 创新引领未来 浙江省盐业健康科技研究院挂牌成立

聚焦盐、泛盐产品、泛食品、大健康等领域,致力于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成果转化、行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业务,为浙盐集团转型发展和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提升科研创新支撑,为助力中国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浙盐新动能。

万亿科创债激活硬科技赛道!5月以来资金加速涌入AI、新能源领域,政策工具创新破解融资困局

自今年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后,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行科创债1428只,总规模达1.58万亿元,同比激增74.94%,其中5月新政后单月发行规模最高达3513.83亿元。资金精准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政策工具创新如风险分担机制、长期限产品设计等,

未来π对·智引无界——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万有引力π”在温州启幕

10月23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官方展示交流活动——“万有引力π”在温州瓯海奥体中心正式启幕,活动将延续至10月26日。本届活动以“未来π对·智引无界”为核心理念,打造了超2万平方米沉浸式科技展示空间,集结近百家头部科技企业、20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吸引数万名青年科学家、科技创业者及公众共同参与,掀起一场科技创新与全民科普交织的“π级盛会”。

冰城论剑数智潮!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在哈尔滨盛大启幕,1.2万名全球精英共绘智能未来

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内,一场思想与技术的盛宴正在上演,万余名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描绘数字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10月23日,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哈尔滨华旗饭店亚冬馆拉开帷幕。这场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科技盛会,吸引了全球1.2万名计算机领域顶尖学者、产业领袖、青年才俊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冰城,共同探讨数字智能技术的前沿趋势与产业变革

蒙牛亮相世界乳业峰会 全面展示乳业数智化的“中国样板”

当地时间10月21日,2025世界乳业峰会于智利圣地亚哥举行。蒙牛集团作为乳业领军企业受邀参加,并在大会上分享其贯穿全产业链的数智化实践成果。其中,蒙牛宁夏“灯塔工厂”作为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展现了中国乳业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

广东发放“模型券”“算力券”,262亿资金撬动制造业AI革命

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的广东正式出台专项方案,通过16条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全面落地,加速“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跃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4大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在10月22

全球六成AI专利花落中国!数字核心科技突破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

当人形机器人挥出精准拳击动作与观众互动,当农业大模型为千万亩耕地提供智能种植方案,当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超3.5万家智能工厂——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由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的专利布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球六成AI创新源自中国国家数据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157.6万件申请量稳居世界首位。联合国《世界知识产

湖北打造AI产业新高地,3500亿元目标背后有何布局?

武汉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盛会,揭示湖北在AI产业赛道上的雄心与蓝图。湖北省人工智能政策宣贯暨产业供需对接培训活动10月19日在武汉成功举办。活动以“政策赋能产业,供需激活生态”为核心,汇集政府、高校、企业及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AI悄然重塑城市运行:从车间到街角的生活之变

走进广东佛山的海天调味品工厂,AI“豆脸识别”技术正以每秒2.5万亿颗的速度对原料进行精准检测;而在新疆的社保大厅,RPA机器人仅用3分钟就能完成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办理。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场景,正勾勒出人工智能渗透城市每个角落的新图景。从产业车间到街头巷尾,AI不再只是科技论坛的热词,而是悄然改变城市运转方式的底层力量。智能制造:工厂的自我革命制造业作

构建新大陆贸易金融体系:数字人民币支点与宁波跨境结算科技模式创新的场景革命

中国构建自主可控贸易新体系的战略蓝图,正从宏观布局迈向微观落地。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闭环、货币结算网络、替代性贸易基础设施的三重布局,实现从“融入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根本性转变。中欧班列与“数字丝绸之路”作为战略双翼,已初具规模。而近期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落地运营,则为这一体系注入了决定性的“金融血液”,其中,宁波跨境结算科技场景的创新模式,正成为将

“终极能源”商业化不再遥远 中国“人造太阳”迈向发电倒计时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人造太阳”,正悄然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聚变能研发已进入决定性新阶段。近日,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安装就位,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这个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BEST主机。与此同时,在四川成都,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正式授牌,这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举行,全面展示了北斗产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与未来图景。从深空到地面,从产业链到生活圈,北斗正快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亮眼数据折射出产业的坚实跃升,创新成果展示了技术的勃勃生机,国际合作描绘着开放共享的新图景——今天的北斗,不仅是定位导航的“中国名片”,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合作的全球公共产品。NO.01产业链条日益完整峰会期间,《

中国创新能力跃升至全球第十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脑厂”,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性跨越正在重塑全球创新格局。5年来,中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成为近十余年来进步最快的国家。这一飞跃使中国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创新能力前十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9000亿元,完整生态链引领智能原生新世界

人工智能正从技术实验大步迈向行业实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经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24%。”在日前举行的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发布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数据。这项测算成果描绘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生态:截至2025年9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