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生活为何多便利?AI随时来助你

2020年服贸会开放第一天 北青报记者在部分专题展区体验——

生活为何多便利?AI随时来助你

5G通信服务专题展区VR试衣给人全新体验

隔空一挥手 新衣穿上身

2020年服贸会各展区今起正式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探访服贸会5G通信服务专题展区看到,各个展位均已准备就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更是带来了众多新鲜的5G应用场景,观众可以在现场体验。

在中国移动展区,“5G乐园”无疑是人气最旺的区域,这里有VR游戏、视频彩铃DIY、AR明星合拍、AI健身、AR演唱会等各种互动内容。在“AI健身房”,当操作系统开启之后,虚拟健身教练会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体验者跟随虚拟教练的动作进行健身时,自己的影像也会出现在屏幕上。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AI健身房系统会通过图像识别自动采集运动者的四肢长度等数据,之后进行平衡性、弹跳力、灵敏度和柔韧性测试,用于判断和记录用户的体能状况,排查柔韧性缺陷与体态不平衡的情况。

在中国电信展区,最抢眼的是黄色的5G无人零售车,它可以自动行驶、扫码售货。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无人零售车通过5G模组或终端与网络通信,实现车辆行驶与状态数据毫秒级上传,保障高清行车视频实时回传。此外,“线上逛店”也是备受欢迎的体验项目,一家某大型商场被“装进”电视里,体验者拖拽屏幕上的导向箭头,即可浏览各个柜台的商品,包括化妆品、服装等,看中了某款产品可以立即点击下单,非常方便。

在中国联通,VR试衣展台更受女士青睐。观众只需站在屏幕前隔空挥一挥手,瞬间就可看到海量新装的试衣效果。无需触摸的方式既避免了试衣可能给衣物带来的损坏,又使试衣者避免了人群间疾病传播等问题。

文/本报记者 赵新培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体育服务专题展区推出马术特别训练设备

智能仿生马 脚下也生“风”

走进体育服务专题展区,北青报记者立刻就被两匹特殊的“马”吸引住了目光,它们是由齐悦互娱(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智能仿生机器马KH01 Pro”。这两匹特殊的“马儿”整体还原了马肚子的形状,马鞍、马镫、缰绳等各类装置一应俱全,能够模拟马儿的各种行走姿势,漫步、跑步、袭步、跳跃、轻快步,只要点击面前的屏幕,就可以实现不同运动场景的切换,观众骑上去,也有一种“脚下生风的感觉”。

这台智能仿生机器马到底有着怎样的精妙之处?齐悦互娱CEO柏宏介绍,他们的研发团队采集了全国上百匹马的运动数据,通过动作捕捉,将数据进行分析、建模,与中科院的专家一道研发了一整套的运动平台,包括仿真技术、软件开发、控制系统等,其运动模拟的相似度可达到90%以上。“对于没有机会接触到马术运动的人,或者是一些初学者,就可以通过这台设备进行基础的入门,包括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知识和技巧,开展一些马术训练等。除了教学之外,这匹马还具有健身和娱乐功能。”

柏宏介绍,马术的推广有一定门槛,包括马匹的购买和养护、场地的限制等,“我们非常希望将马术运动推广给大众,于是就开发了这么一台设备,主要服务于马术训练”。据了解,相比国外同类产品,齐悦互娱的智能仿生机器马价格更低、体积更小,优势明显。柏宏表示,马术运动在中国处于发展的上升期,越来越多的省市、学校成立了自己的马术俱乐部,智能仿生机器马上市后,对于推广马术运动将起到积极作用。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教育服务专题展区展示多类AI应用场景

随手拍错题 立刻出答案

老师通过一个智能电子黑板,可为1000间教室的学生同步直播课程,板书、语音等内容可同步实现传输……北青报记者看到,在服贸会教育服务专题展的翼欧教育展区,一间“教室”里摆放好了12张课桌,每张课桌上都摆放着iPad,供观众体验“智能教室”。翼欧教育市场营销总监邢玉宇介绍,“智能教室”可实现多路互动视频直播课堂,多方屏幕共享与远程控制技术。

“听懂了的同学就比一个OK手势……”在本次展会上,“作业帮”在线教育带来了自主研发的小学数学智能课件系统,这款智能课件可以让老师和学生通过手势识别答题情况。如果有学生突然下线,系统会立刻“察觉”,并通过线下辅导老师直接联系学生本人及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离线原因。此外,这个系统还可实现集体发言、在线提交答题视频等功能。

好未来教育集团带来的“AI老师普通话教学系统”,则可通过语音识别、语音测评等核心技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该系统还被应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中,帮助世界各国友人学习中文。

“作业帮”即将发布的升级款“错题打印机”,则增加了拍照功能,可以不通过手机直接拍照打印数学错题,AI自动分析,显示正确答案和解题步骤。不仅如此,这款错题打印机还增加了“学汉语”等新功能,小学生碰到不认识的汉字,通过拍照即可打印出这个字的拼音、含义以及笔画写法等。

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金融服务专题展区科技味儿十足

金融概念车 上门来服务

作为本届服贸会的“重头戏”之一,金融服务专题展区也是亮点十足。北青报记者昨日走访发现,该展区内各金融机构大秀“科技肌肉”,“金融服务车”“会说话的仿真大堂经理”等先进技术和产品,在金融板块应用得淋漓尽致,各金融机构正通过科技手段将金融服务做到极致。

走进中国建设银行展区内,一位仿真机器人“大堂经理”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她”不仅拥有真人的模样,还能够帮助人们办理部分业务,与观众进行一些简单交流。在这位“大堂经理”的引导下,观众可以通过数字可视化大屏、VR数字化展厅等体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这款仿真机器人“大堂经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搭建银行网点高频知识库和专业知识库,通过仿生控制系统智能化匹配交流场景。

在中国工商银行展区,最受关注的是“小融未来号”金融服务概念车,它的外形看起来像一辆迷你面包车,实际上却是一座“移动的银行”,未来将在大型社区或者工业园区启用。据现场负责人介绍,顾客需要办理金融业务时,只需呼叫“小融未来号”金融服务概念车,它就会来到市民身边。目前该车可以实现线上预约、线下送货上门功能,比如市民线上预约办理ETC电子标签或资信证明,“小融未来号”会根据预约地址送达,顾客只需通过刷脸或输入取货码,即可方便领取。

文/本报记者 王荣辉

世界旅游合作

与发展大会今开幕

2020年服贸会今天将举行4场高峰论坛。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4场高峰论坛中,由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主办的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将以“重启旅游,再创繁荣”为主题,以期通过全球旅游业界的交流与分享,推动旅游业复苏,为世界旅游重启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

据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宝春透露,大会将分别围绕“旅游业推动世界经济振兴” “疫情背景下旅游业的新常态”和 “旅游投资:方向变革与产业重塑”主题,举行三场论坛。同时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城市旅游业复苏振兴行动指南》和《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旅游业恢复与发展报告》两项研究成果,旨在为全球城市旅游业复苏提供策略分析和趋势研判,指导建立疫情影响下城市旅游业复苏振兴的创新模式。

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世界旅游经济论坛高级别领导人,将在会上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主旨发言。联合会各城市会员、机构会员、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媒体、专家委员会的代表及特邀嘉宾约300人将出席线下会议,并有联合会75个国家和地区会员单位、150多个旅游城市、旅游相关企业等线上参会。

大会现场将通过技术支持,实现中、英、法、西、俄五种语言同步传播,并通过线上直播平台,面向全球特别是联合会75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城市的200余家会员单位开放。文/本报记者 王薇

发布

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分享前瞻观点

作为本届服贸会的重头戏之一,2020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今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论坛将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与企业领袖,分享学界前瞻性观点与业界实践经验。

论坛以“工业互联网赋能新服贸”为主题,共同探讨在工业互联网的推动下,制造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以及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梅宏、柴天佑、吴曼青三位院士受邀出席论坛并分别发表演讲,论坛还邀请了五家企业负责人分享在实际生产运营中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经验与成效。

论坛上还将发布两项重大成果。一是举办“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揭牌仪式,二是由推委会下属能源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发布研究成果《2019能源工业互联网案例集》。文/本报记者 雷嘉

京津冀16家企业“协同”参加服贸会

在本届服贸会的国别和省区市专区,北京、天津、河北设立了一个京津冀联合展区,展览面积300平方米。北青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16家参展企业以各自的案例展示出一个共同的主题:京津冀协同发展。

例如运用在电影、投影、3D打印等领域的数字光芯片,设计布局在北京,芯片封装生产布局在天津,下游应用等高端制造业布局在河北。北京对于芯片设计方面有具体的产业扶植政策和补贴政策,天津在芯片封装测试产业上,土地政策、科研政策有很大扶持力度,河北则出台大量鼓励高端制造业的政策,通过京津冀三地优势互补,将这些产业分别布局,有效促进了数字光芯片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在京津冀服务贸易协同发展联合展区,以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为主角创作的剧目《冰雪精英》也将亮相,该文创成果来自河北的企业。在以岭药业展板上,还用图片和文字讲述了企业助力抗击疫情的不懈努力,也展示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

副中心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在本届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展区正式亮相。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运河商务区总规划建设达千万平方米综合业态,目前工、农、中、建、邮等国有行,三峡资产等央企,北京银行、华夏银行等市属金融机构顶尖智库机构已租购商务楼宇。农银金科、汇泉基金、中美绿色基金、北投融资担保等 40余家企业已注册成立,金融产业集聚态势显现。

据北京城市副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国家相关部委将给予副中心更多金融支持政策,城市副中心相关部门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也在持续优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营造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核心区金融功能疏解和京津冀金融增量资源,构建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加快建设成为全球财富聚集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财富管理中心。 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

北京文创园组团

共展产业高地风采

两周前,2020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授牌,98家园区分获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名)、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98家园区是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截至2019年底,它们共集聚企业9540家,其中文化企业7337家。在昨天的服贸会文化服务专题展区,这些产业园区组团亮相,共同展示北京文化产业高地风采。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各家文创园区从外观设计上极具特色,充分展示自己的主题和特点,展览中也透露了北京市代表性文创园区的发展方向和规划。

例如,首钢文化产业园由著名的重工业企业转型,充分利用了旧有设施,在展览中对此也予以突出,首钢一高炉超体空间将打造大型VR主题乐园——“幻真超体空间”,为年轻消费群体提供科技光影秀、VR沉浸式体验等,四高炉拟打造电竞主题特色场馆,承接国际电竞主题赛事和活动等。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平房园区将直播行业作为主打之一,已经聚集近10家短视频行业头部企业入驻,成为行业领先的专业内容生产商。

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的展区融入了老式火车站造型元素,盘活国有老厂的工业资源。768创意产业园现有入园企业100多家,主要业态为文化影视设计、景观设计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接下来将以建设全国领先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园区和科技创新综合体为总目标,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责任编辑:欧阳雪】

长三角织就算力“一张网”,数智加速度破局数字时代

一键下单,算力“网购”,87.3EFlops庞大算力资源在长三角地区正像水电一样便捷可及,一场区域一体化的数字革命悄然到来。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于11月13日在南京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省市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该平台已监测全省在用数据中心282个,总算力规模达87.3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约70%,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的“主力能源”。与此同时,在11月

国家加速制造业升级:到2027年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

工信部最新部署,到2027年底,我国将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中试

788 EFLOPS 领跑全球!我国智能算力撑起 AI 创新 “加速度”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788 百亿亿次 / 秒(EFLOPS),相当于全球 80 亿人用普通计算器连续运算 4000 年的总量。这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与 1085 万标准机架、1680 艾字节存力共同印证: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已稳居全球前列,正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核心引擎。千行百业 “算力赋能” 成效凸显在内蒙古伊利智慧牧场,计算机

中国6G专利全球第一,2025年互联网蓝皮书揭示数字中国新图景

一份备受全球互联网行业关注的年度发展成绩单,在乌镇峰会上如期发布。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正式发布。这两份已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的权威报告,全景式展现了过去一年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进展与新成就。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令人振奋:中国6G专利申请

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11月1日,由中南大学主办的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暨中南大学校企联理事会会议在长沙开幕。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旨在充分发挥中南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搭建一个汇聚校友力量、链接产业需求与大学科创资源的高能级平台。

科技赋能健康 创新引领未来 浙江省盐业健康科技研究院挂牌成立

聚焦盐、泛盐产品、泛食品、大健康等领域,致力于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成果转化、行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业务,为浙盐集团转型发展和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提升科研创新支撑,为助力中国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浙盐新动能。

万亿科创债激活硬科技赛道!5月以来资金加速涌入AI、新能源领域,政策工具创新破解融资困局

自今年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后,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行科创债1428只,总规模达1.58万亿元,同比激增74.94%,其中5月新政后单月发行规模最高达3513.83亿元。资金精准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政策工具创新如风险分担机制、长期限产品设计等,

未来π对·智引无界——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万有引力π”在温州启幕

10月23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官方展示交流活动——“万有引力π”在温州瓯海奥体中心正式启幕,活动将延续至10月26日。本届活动以“未来π对·智引无界”为核心理念,打造了超2万平方米沉浸式科技展示空间,集结近百家头部科技企业、20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吸引数万名青年科学家、科技创业者及公众共同参与,掀起一场科技创新与全民科普交织的“π级盛会”。

冰城论剑数智潮!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在哈尔滨盛大启幕,1.2万名全球精英共绘智能未来

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内,一场思想与技术的盛宴正在上演,万余名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描绘数字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10月23日,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哈尔滨华旗饭店亚冬馆拉开帷幕。这场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科技盛会,吸引了全球1.2万名计算机领域顶尖学者、产业领袖、青年才俊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冰城,共同探讨数字智能技术的前沿趋势与产业变革

蒙牛亮相世界乳业峰会 全面展示乳业数智化的“中国样板”

当地时间10月21日,2025世界乳业峰会于智利圣地亚哥举行。蒙牛集团作为乳业领军企业受邀参加,并在大会上分享其贯穿全产业链的数智化实践成果。其中,蒙牛宁夏“灯塔工厂”作为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展现了中国乳业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

广东发放“模型券”“算力券”,262亿资金撬动制造业AI革命

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的广东正式出台专项方案,通过16条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全面落地,加速“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跃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4大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在10月22

全球六成AI专利花落中国!数字核心科技突破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

当人形机器人挥出精准拳击动作与观众互动,当农业大模型为千万亩耕地提供智能种植方案,当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超3.5万家智能工厂——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由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的专利布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球六成AI创新源自中国国家数据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157.6万件申请量稳居世界首位。联合国《世界知识产

湖北打造AI产业新高地,3500亿元目标背后有何布局?

武汉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盛会,揭示湖北在AI产业赛道上的雄心与蓝图。湖北省人工智能政策宣贯暨产业供需对接培训活动10月19日在武汉成功举办。活动以“政策赋能产业,供需激活生态”为核心,汇集政府、高校、企业及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AI悄然重塑城市运行:从车间到街角的生活之变

走进广东佛山的海天调味品工厂,AI“豆脸识别”技术正以每秒2.5万亿颗的速度对原料进行精准检测;而在新疆的社保大厅,RPA机器人仅用3分钟就能完成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办理。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场景,正勾勒出人工智能渗透城市每个角落的新图景。从产业车间到街头巷尾,AI不再只是科技论坛的热词,而是悄然改变城市运转方式的底层力量。智能制造:工厂的自我革命制造业作

构建新大陆贸易金融体系:数字人民币支点与宁波跨境结算科技模式创新的场景革命

中国构建自主可控贸易新体系的战略蓝图,正从宏观布局迈向微观落地。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闭环、货币结算网络、替代性贸易基础设施的三重布局,实现从“融入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根本性转变。中欧班列与“数字丝绸之路”作为战略双翼,已初具规模。而近期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落地运营,则为这一体系注入了决定性的“金融血液”,其中,宁波跨境结算科技场景的创新模式,正成为将

“终极能源”商业化不再遥远 中国“人造太阳”迈向发电倒计时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人造太阳”,正悄然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聚变能研发已进入决定性新阶段。近日,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安装就位,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这个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BEST主机。与此同时,在四川成都,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正式授牌,这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举行,全面展示了北斗产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与未来图景。从深空到地面,从产业链到生活圈,北斗正快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亮眼数据折射出产业的坚实跃升,创新成果展示了技术的勃勃生机,国际合作描绘着开放共享的新图景——今天的北斗,不仅是定位导航的“中国名片”,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合作的全球公共产品。NO.01产业链条日益完整峰会期间,《

中国创新能力跃升至全球第十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脑厂”,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性跨越正在重塑全球创新格局。5年来,中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成为近十余年来进步最快的国家。这一飞跃使中国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创新能力前十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9000亿元,完整生态链引领智能原生新世界

人工智能正从技术实验大步迈向行业实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经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24%。”在日前举行的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发布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数据。这项测算成果描绘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生态:截至2025年9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