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偷听用户“说话”精准推送 600款APP中近6成有广告

关不掉的手机APP广告谁来监管?

打开墨迹天气,弹出天猫年货节;打开知乎,又是天猫年货节;打开天猫,还是天猫年货节。没错,这是记者昨天的体验,打开手机里的3款APP,最先跃入眼帘的都是广告。而这份体验,几乎每位手机用户都不陌生。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日前发布的《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显示,测试的600款APP中58%含有广告,其中仅有14.5%提供个性化广告关闭入口。关不掉的手机APP广告,不仅正困扰着消费者,也在侵犯个人隐私。

600款APP中近6成有广告

“游戏软件里的广告推送很多,每次儿子一玩手机,屏幕上就会多出好几个新软件。”提起手机广告,年轻的妈妈董女士有话说。董女士的儿子今年6岁,喜欢玩手机游戏。然而,每次玩过之后,她的手机里就会多出几款新软件,“都是玩游戏的过程中推送来的广告,儿子左点右点都给下载下来了。”

“我们做手机的厂商啊,手机是不赚钱的,就是交个朋友!”这是当年罗永浩在推销锤子手机时说过的一句话,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现实:手机行业依靠硬件很难赚钱。

价格战的压力下,硬件利润降低成为手机厂商必须面对的现实,广告业务开始成为新选择。于是,人们发现,无论是手机自带的APP,还是自主下载的APP,打开后首先看到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广告。

昨天,记者分别点开包括墨迹天气、当当、知乎、天猫、新浪微博、UC浏览器在内的6款手机APP,每款APP均弹出了约5秒钟的广告。其中,墨迹天气、知乎、天猫显示的都是天猫年货节的广告,新浪微博显示的是化妆品广告,UC浏览器显示的是拼多多的广告,当当则是自家的2021寒假季广告。而且,当记者在几个手机APP之间切换时,每次回到知乎,都会再弹出一次广告。

手机APP广告泛滥到什么程度?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显示,测试的600款APP中58%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且仅有14.5%的APP可以找到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入口。

偷听用户“说话”精准推送

“你有1条未读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手机APP弹出的广告,看似是无意的,其实更多时候都属于“投其所好”,根据用户的使用行为精准推送。

“我要是在某电商平台上浏览了几个化妆品,过几天就一定能在另一个电商平台上接收到化妆品广告。大数据可能比我还了解我自己。”

“在京东搜啥,芒果TV首页就给我推啥广告,会员还要看广告能忍,你说你一视频APP偷看我在京东上的搜索历史再精准推送广告,这就不能忍了。”

“之前我是不太相信的,总觉得是被‘窥私’的人手机没有关闭APP权限才会收到精准广告。但我在PC端登录B站看了个讲座视频,弹幕里有欧米茄几个字,然后我用手机登录微博时,就出现了欧米茄的广告。”

网络上,手机用户关于被精准推送广告的吐槽声不绝于耳。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也在报告中总结,APP广告不仅多为“信息展示—点击购买”的闭环型广告,消费者如果感兴趣就能直接点击链接下单购买,而且多为精准推送型广告,大量APP广告后台还采用竞价交易模式。

“在你点开APP的1秒内,你的特征已经被分析并发给了广告主,谁出价最高,你的手机上就会显示谁的广告,这就是竞价交易。”专家指出,APP广告的精准投放与竞价交易,是建立在过度索权、收集个人信息基础上的。

消费者个人隐私亟待保护

对于互联网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但目前,手机APP广告泛滥且无法关闭的问题还没有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

“其实广告有它的商业价值,很多消费者也喜欢广告,但是我们觉得APP在推送广告时,一要有节制,二要能给消费者选择权,三要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要让消费者找得到、容易操作。”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

而相较于广告一键关闭功能,保护用户从APP中被“偷”走的隐私,更是迫在眉睫。手机APP违规收集用户信息已是监管整治的重点工作之一。就在2020年,工信部对52万款APP进行了技术检测工作,责令1571款违法APP进行整改。

部分手机厂商也在行动。苹果方面表示,计划修改IDFA(广告标识符)政策,将此前的默认IDFA开启变更为默认IDFA关闭,未经允许就追踪用户数据的APP将会被移出苹果应用商店。通俗来说,IDFA相当于一个手机身份证,用户的网络行为习惯可能被记录在其中,如常用哪些APP、平时在哪个区域活动、经常搜索哪些产品等。通过IDFA,APP便可以形成一个用户画像,并依照画像向手机精准地推送广告。记者 赵莹莹

【责任编辑:欧阳雪】

长三角织就算力“一张网”,数智加速度破局数字时代

一键下单,算力“网购”,87.3EFlops庞大算力资源在长三角地区正像水电一样便捷可及,一场区域一体化的数字革命悄然到来。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于11月13日在南京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省市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该平台已监测全省在用数据中心282个,总算力规模达87.3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约70%,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的“主力能源”。与此同时,在11月

国家加速制造业升级:到2027年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

工信部最新部署,到2027年底,我国将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中试

788 EFLOPS 领跑全球!我国智能算力撑起 AI 创新 “加速度”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788 百亿亿次 / 秒(EFLOPS),相当于全球 80 亿人用普通计算器连续运算 4000 年的总量。这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与 1085 万标准机架、1680 艾字节存力共同印证: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已稳居全球前列,正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核心引擎。千行百业 “算力赋能” 成效凸显在内蒙古伊利智慧牧场,计算机

中国6G专利全球第一,2025年互联网蓝皮书揭示数字中国新图景

一份备受全球互联网行业关注的年度发展成绩单,在乌镇峰会上如期发布。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正式发布。这两份已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的权威报告,全景式展现了过去一年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进展与新成就。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令人振奋:中国6G专利申请

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11月1日,由中南大学主办的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暨中南大学校企联理事会会议在长沙开幕。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旨在充分发挥中南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搭建一个汇聚校友力量、链接产业需求与大学科创资源的高能级平台。

科技赋能健康 创新引领未来 浙江省盐业健康科技研究院挂牌成立

聚焦盐、泛盐产品、泛食品、大健康等领域,致力于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成果转化、行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业务,为浙盐集团转型发展和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提升科研创新支撑,为助力中国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浙盐新动能。

万亿科创债激活硬科技赛道!5月以来资金加速涌入AI、新能源领域,政策工具创新破解融资困局

自今年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后,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行科创债1428只,总规模达1.58万亿元,同比激增74.94%,其中5月新政后单月发行规模最高达3513.83亿元。资金精准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政策工具创新如风险分担机制、长期限产品设计等,

未来π对·智引无界——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万有引力π”在温州启幕

10月23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官方展示交流活动——“万有引力π”在温州瓯海奥体中心正式启幕,活动将延续至10月26日。本届活动以“未来π对·智引无界”为核心理念,打造了超2万平方米沉浸式科技展示空间,集结近百家头部科技企业、20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吸引数万名青年科学家、科技创业者及公众共同参与,掀起一场科技创新与全民科普交织的“π级盛会”。

冰城论剑数智潮!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在哈尔滨盛大启幕,1.2万名全球精英共绘智能未来

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内,一场思想与技术的盛宴正在上演,万余名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描绘数字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10月23日,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哈尔滨华旗饭店亚冬馆拉开帷幕。这场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科技盛会,吸引了全球1.2万名计算机领域顶尖学者、产业领袖、青年才俊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冰城,共同探讨数字智能技术的前沿趋势与产业变革

蒙牛亮相世界乳业峰会 全面展示乳业数智化的“中国样板”

当地时间10月21日,2025世界乳业峰会于智利圣地亚哥举行。蒙牛集团作为乳业领军企业受邀参加,并在大会上分享其贯穿全产业链的数智化实践成果。其中,蒙牛宁夏“灯塔工厂”作为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展现了中国乳业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

广东发放“模型券”“算力券”,262亿资金撬动制造业AI革命

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的广东正式出台专项方案,通过16条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全面落地,加速“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跃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4大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在10月22

全球六成AI专利花落中国!数字核心科技突破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

当人形机器人挥出精准拳击动作与观众互动,当农业大模型为千万亩耕地提供智能种植方案,当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超3.5万家智能工厂——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由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的专利布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球六成AI创新源自中国国家数据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157.6万件申请量稳居世界首位。联合国《世界知识产

湖北打造AI产业新高地,3500亿元目标背后有何布局?

武汉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盛会,揭示湖北在AI产业赛道上的雄心与蓝图。湖北省人工智能政策宣贯暨产业供需对接培训活动10月19日在武汉成功举办。活动以“政策赋能产业,供需激活生态”为核心,汇集政府、高校、企业及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AI悄然重塑城市运行:从车间到街角的生活之变

走进广东佛山的海天调味品工厂,AI“豆脸识别”技术正以每秒2.5万亿颗的速度对原料进行精准检测;而在新疆的社保大厅,RPA机器人仅用3分钟就能完成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办理。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场景,正勾勒出人工智能渗透城市每个角落的新图景。从产业车间到街头巷尾,AI不再只是科技论坛的热词,而是悄然改变城市运转方式的底层力量。智能制造:工厂的自我革命制造业作

构建新大陆贸易金融体系:数字人民币支点与宁波跨境结算科技模式创新的场景革命

中国构建自主可控贸易新体系的战略蓝图,正从宏观布局迈向微观落地。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闭环、货币结算网络、替代性贸易基础设施的三重布局,实现从“融入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根本性转变。中欧班列与“数字丝绸之路”作为战略双翼,已初具规模。而近期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落地运营,则为这一体系注入了决定性的“金融血液”,其中,宁波跨境结算科技场景的创新模式,正成为将

“终极能源”商业化不再遥远 中国“人造太阳”迈向发电倒计时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人造太阳”,正悄然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聚变能研发已进入决定性新阶段。近日,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安装就位,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这个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BEST主机。与此同时,在四川成都,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正式授牌,这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举行,全面展示了北斗产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与未来图景。从深空到地面,从产业链到生活圈,北斗正快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亮眼数据折射出产业的坚实跃升,创新成果展示了技术的勃勃生机,国际合作描绘着开放共享的新图景——今天的北斗,不仅是定位导航的“中国名片”,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合作的全球公共产品。NO.01产业链条日益完整峰会期间,《

中国创新能力跃升至全球第十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脑厂”,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性跨越正在重塑全球创新格局。5年来,中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成为近十余年来进步最快的国家。这一飞跃使中国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创新能力前十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9000亿元,完整生态链引领智能原生新世界

人工智能正从技术实验大步迈向行业实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经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24%。”在日前举行的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发布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数据。这项测算成果描绘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生态:截至2025年9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