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百年萧琼 与蒋兆和琴瑟和谐四十载

今年是画家萧琼诞辰一百周年。在书画上,萧琼有极高的造诣,聪明伶俐的她,10岁学画,20岁跟随齐白石、溥儒等大师学习,24岁便在当时的北平举办了个人画展,后专攻书法,以行书传世;在生活上,她与丈夫、著名画家蒋兆和之间相濡以沫的情感历程同样广为传颂。

他们因书画结缘,抛弃世俗的桎梏走到一起,共同携手走过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书画成为两人真挚感情的见证。

1986年4月15日凌晨一点,蒋兆和在萧琼的怀中闭上双眼;15年后的2001年,在蒋兆和逝世的同一天,同一时辰,萧琼离世,他们的一世情缘给世人留下一段佳话。

蒋兆和(右)与萧琼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4岁的萧琼办个人画展

说萧琼,需从萧琼的父亲萧龙友说起。萧龙友生于四川,因母亲多病,年少的萧龙友便开始翻阅相关医学典籍,自学中医知识。1892年,四川霍乱流行,许多医生害怕诊治病患时染病,纷纷选择躲避,年仅22岁的萧龙友初生牛犊不怕虎,沿街巡诊,用草药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借此为众人所知。而后,萧龙友进入仕途,三十多年宦海沉浮,他仍不忘钻研医术,在闲暇之余给人看病,其中还有不少大人物。1928年,他弃官行医,将自己的诊所开在北兵马司胡同59号的寓所,京城民间流传着这么句话“言菊朋下海,萧龙友挂牌”,可见当时此事的轰动。

萧龙友爱书法,每次给病人开方子都是亲自书写,字迹工整漂亮。他又好四处搜罗珍贵典籍、字画古董,其中最珍贵的藏品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赵孟頫临兰亭序卷”。每逢大小节庆,家中常有政界要人、文化名流来访,主宾诗画相和,文化气息浓郁。如此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得萧琼自小就有大家闺秀的风范,10岁时,她便跟随邵逸轩学习传统国画。1935年,她进入国立北平艺专国画系,同齐白石、溥儒、王雪涛等人学习绘画,并成为溥儒的入室弟子。1940年,24岁的她就在北平举办了自己的个人画展。

 

萧琼书法

萧琼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追求完美。但有时,她也有点儿大小姐脾气,搞得男孩子都不大敢正视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里人可是犯了难,一般人萧琼看不上,而那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的孩子,和她又聊不来。那时社会上已提倡婚姻自由,但还是在小范围内流行,萧龙友很开通,在婚姻这件事上,他鼓励萧琼自己去交往,找到自己认为对的人。

萧家有个亲戚也爱画画,时常去参观京城内的大小画展,他对蒋兆和的画儿很感兴趣,便将此人告知萧琼。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画画,成为萧琼关注蒋兆和的开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蒋兆和的画令萧琼动容

萧琼第一次见到蒋兆和是在自己家中,那时北平已经沦陷,家里人找到蒋兆和为萧龙友画像。蒋兆和穷困潦倒,靠画像为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当时他甚至连一双完整的袜子都没有,就穿了个露着脚后跟的袜子来萧府。萧琼从北平艺专毕业,在故宫临摹古画,听说蒋兆和来为父亲画像,想去一看究竟。大家闺秀怎能随便看一个穷画家画画?但禁不住萧琼的一再坚持,她在一旁静静地看蒋兆和给父亲画像,被他的画吸引住了。

后来萧琼花了5块钱买了一本蒋兆和的画册,画册里的自序感动了她:“知我者不多,爱我者尤少,识吾画者皆天下之穷人,唯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饿殍……茫茫的前途,走不尽的沙漠,给予我漂泊的生活中,借此一枝颓笔描写我心灵中一点感慨;不管它是怎样,事实与环境均能告诉我些真实的情感,则喜,则悲,听其自然,观其形色,体其衷曲,从不掩饰,盖吾之所以为作画而作画也。我不知道艺术之为事,是否可以当一杯人生的美酒?或是一碗苦茶?如果其然,我当竭诚来烹一碗苦茶,敬献于大众之前,共茗此盏,并劝与君更进一杯人生的美酒,怎样?”

如果说白石老人的画是往“下”看,溥儒先生的画是往“上”看,在萧琼的眼中,蒋兆和眼中所观、笔下所画的皆是她感到陌生,却让她动容的情景。那些平常的普通人,还有身处苦难、无力自救的难民,蒋兆和却能生动描绘出他们内心的痛苦与无助,这样的痛苦也被作为观者的萧琼感知到。

画册的自序后是一幅名为《拜新年》的画,上世纪八十年代,萧琼每每回忆起这张画都会流泪。画上题跋是“过了一年又一年,重重心事不能言。向君拜拜祝努力,你我光明有一天”,当时萧琼经历离别之痛,家人远赴重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父亲去天津看病,出城时受到日本宪兵的严格搜身,在萧龙友看来,被人搜身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被日寇侵占的北平,百姓生活在一种隐忍的状态之下,蒋兆和的这张画,特别真实地反映出沦陷区人们的苦难心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也许正是蒋兆和画里头的真,和萧琼心中的某种情感暗自呼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齐白石替蒋兆和说亲

萧琼有个同学朱淑珍,因为人很厚道,同学给她起了个外号“朱干儿”。朱干儿也是个理想主义者,也愁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一日她和萧琼闲聊:“要是有一个会艺术的该多好!”这一句话,让萧琼想起来一个人——蒋兆和,她便让自家佣人联系蒋兆和,想要把朱干儿介绍给他。

1943年的一个冬天,北平下着小雪,萧琼、朱干儿和蒋兆和相约在北海公园的桥上,平日里不修边幅的蒋兆和特地整理好自己的西装,如期赴约。萧琼坐着家里的轿车来到北海,她领着朱干儿见到蒋兆和,稍做引荐,坐车离开。汽车开到西四牌楼那儿,萧琼无意间转头看后窗户,发现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追她,不是别人,正是蒋兆和。

相识三年,萧琼意识到自己等的人,可能就是蒋兆和了。

一个穷画家若想与大家闺秀结婚,谈何容易,蒋兆和开始四处求人说媒。傅增湘与萧龙友是莫逆之交,蒋兆和请傅增湘看在为他画像的份儿上去帮助说媒,傅老感到惊讶,也没答应,其他人如是。又赶上一次举办诗会,萧龙友将自己女儿与蒋兆和之事告诉众人,当时关于蒋兆和有不少流言蜚语,众人哗然,搞得萧龙友很没面子,对这门亲事露出一丝不悦。

本就自卑的蒋兆和一听萧龙友对这门亲事不大同意,想要放弃,可萧琼的态度还是十分坚决,她知道蒋兆和的为人。到最后还是齐白石出马,白石老人亲自登门劝说萧龙友同意这门亲事,萧龙友一激动,同意了。傅增湘还推荐自己当证婚人。

1944年4月8日,用赊账弄来的结婚戒指、靠萧琼办画展卖画所得置办的家具,两个人结婚了。蒋兆和搬家时只从自己的画室搬过来一只皮箱和一个旧的黑色木柜,皮箱里装着一堆早已死当的当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琴瑟和谐四十载

他们的新房和萧宅虽然只隔一条胡同,但生活拮据的萧琼也没和家里人说过。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对敌占区人士进行甄别,所有学校停课,蒋兆和失业了,两人为生计发了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上看到门头沟煤矿招矿工,工资还算凑合,准备去背煤;萧琼四处打听,得知东北农村需要教美术的老师,也做好了远赴东北的准备。正在二人为离别感到惆怅之时,时任北平艺专校长的徐悲鸿宣布恢复一批老艺专教师的工作,蒋兆和在名单里。两人为生计发愁的日子,总算暂时得到了消解。

萧琼并不大在乎日子苦不苦,她一门心思喜欢蒋兆和的画儿。记得第一次去蒋兆和的画室,一进画室,除了画板不见家具,满屋子都是画稿,一地的烟头,甚至没地方下脚,萧琼说:“订婚之后,三年不结婚。你陪我到外面去写生,我要向你学习,我的艺术也要像你那样从写实出发。”当时蒋兆和答应了萧琼的要求,但结婚时间紧促,加之婚后两人常常还要为生计发愁,哪儿还顾得上外出写生,所以萧琼一直画的是传统山水花卉,并没像蒋兆和那样“为民写生”。

1949年,蒋兆和为萧龙友画像,萧琼为画补松石,萧龙友自题词,那张作品意味深长。此后,萧琼便专攻书法,蒋兆和常与萧琼赋诗唱和。“六六浮生过,绵绵岁月愁,书道唯所癖,持之聊解忧;毫端超巾帼,不暇应世求,兴笔赠同好,难为权贵酬。”

1986年4月15日凌晨一点,蒋兆和逝世。1998年,萧琼决定将蒋兆和所作《流民图》捐献给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此后,萧琼仍致力于书法耕耘,直到2001年,在蒋兆和逝世的同一天,同一时辰,离开人世。

萧琼曾说:“结婚前,我是爱蒋先生的画;结婚后,我是爱蒋先生的人。”两人在北海雪天的相会、相隔十五年同日同时的离世,为他们这段因翰墨结缘的人生平添了几分曲折和浪漫。

 

【责任编辑:张慈】

科技赋能医疗新纪元!五部门联推“AI+医疗”实施意见

2030年基层诊疗将实现智能辅助全覆盖,八大场景重塑就医体验。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擘画“人工智能+医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该政策以“2027年初步建成、2030年全面普及”为双阶段目标,从基层诊疗到临床专科、从患

银发经济陷阱揭秘:羊奶粉变“神药”、理财稳赚成空、养老分红血本无归

全国养老诈骗案频发,涉案超20亿,近万老人遭殃,全国多地接连曝出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坑老”“骗老”恶性事件,普通羊奶粉被吹嘘成“保健神品”、“理财专家”承诺稳赚不赔却致血本无归、养老机构以高息分红诱骗办卡等骗局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羊奶粉“神化”骗局:虚假宣传成重灾区在湖北武汉,中选亿粮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赠送面条、低价购物”等手段吸引高收入中老年群体,将普通羊奶

打造“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 ,黑龙江克东县整合资源构筑服务基层新阵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克东县委社会工作部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服务阵地融合共建新模式,将原有职工驿站与暖新驿站两类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升级改造,成功打造了7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综合服务点,日前,已投入运行,24小时对外开放。此次整合建设工作中,克东县采取新建与改

11月起新车上牌免去车管所排队,线上半小时搞定

公安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一站式数字化办理,实现群众购车上牌“零跑腿”。这一改革被视为公安交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标杆举措,预计每年惠及超1500万车主,节约交通成本超2亿元。全链条数字化:购车、缴税、上牌“一网通办”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措施通过“交管12123”A

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启动,1400万人将参与“人口小普查”

以202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通过入户登记与互联网自主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居住状况的最新变化,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覆盖全国所有抽中

“三亮”引领亮剑民生难题 黑龙江克山县协同发力化解不动产“办证难”

在克山县“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三亮)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县政务服务中心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动产登记窗口与契税窗口协同联动、主动作为,成功破解困扰群众多年的历史遗留房产“办证难”问题,以实际成效擦亮“三亮”品牌,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严查定点药店“阴阳价格”!国家医保局出手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10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这种“阴阳价格”行为指的是完全相同的药品销售给医保患者的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这类行为

学校食堂食材新规出台:双人验货、校长陪餐,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采购验收工作提出明确规范。通过多人联检、源头可溯、透明公开等方式,为校园食品安全再添一道“防火墙”。《指引》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集体验收,公开透明。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食材,应当场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旨在进一步

银发浪潮下的中国守护:14400万老年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床位更加充裕、社区服务日趋完善、文化课程丰富多彩,中国老年人正在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了我国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快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成果。目前我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已提高到64.6%,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突破570万个。---服务体系升级,养老

首部住房租赁专项法规明日生效!2亿租客迎“权益护城河”

标志着2.1亿城镇租房人口(其中一线城市租房占比超40%)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租房时代,迈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新阶段。三大核心突破直击行业痛点居住安全硬约束:明确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

西山区“退休一件事”专窗上线,实现退休业务一站式高效办结

西山区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数字赋能为支撑,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提升窗口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与人性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获得感更真切、幸福感更温暖。

鞍山市2025秋季房交会将于9月开幕 多项惠民政策助力安居置业

9月4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鞍山2025秋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鞍山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次房交会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问题,正式公布本届以“好房・悦居未来”为主题的房交会核心信息。本次房交会政策优惠期为9月7日至11月10日,集中展示将于9月19日-21日在高新区万达广场举办。

医保支付大变革!复杂重症诊疗获特殊通道

国家医保新政为疑难重症打开一扇门,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可申请特殊结算,新技术应用不再“望费兴叹”。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亮点是建立了“特例单议”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申请特殊结算,为使用创新药械、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开辟特殊

教育部启动“双千”计划,离校就业小程序上线

聚焦产业前沿的微专业、直达微信的岗位推送、12万个增量岗位开发、7.1万困难毕业生帮扶…教育部系列增量政策让就业路越走越宽。8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上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通过微信即可访问。该平台基于教育背景和求职期望,为离校毕业生精准推荐匹配岗位信息,提供“不断线”就业支持。这一举措是教育部近期推出的系列增量就业政策的最新一环。

海城创新"政企研"联动模式 赋能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辽宁海城市人社局立足局属海纳众创空间平台优势,特邀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省农业农村厅倪红涛副处长为40余家入驻企业及创业团队授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实操指导,靶向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加速培育“线上纳统企业”,以众创空间“孵化力”激活农产品销售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人社力量。

学前一年保教费全免!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一纸文件,千万家庭的教育账本正在改写,中国学前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国办发〔2025〕27号),正式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将于新学期开始时落地实施,惠及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大班儿童。政策明确,免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的公办园保教

辅助生殖进医保、公积金突破限缴,多孩家庭直接受益!北京发布15项生育支持新政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推出15项具体措施。政策直面低生育率挑战,在医疗、住房、托育、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及允许多子女

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惠及2000多万家庭、中央财政年支出约720亿元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落地,为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送上“真金白银”的民生大礼包。今日(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49件“事”高效落地

企业迁入从七八趟到跑一趟,“个转企”老执照秒变新公司,赣鄱大地上的营商环境变革正悄然重塑企业办事体验。前两年办业务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填表、交材料,有时还要去外地取材料,跑个七八趟才办好是常有的事。”瑞昌市企业服务公司总经理余哲感慨道,“如今只要提前准备好材料,跑一趟就能办好。”他的体验背后,

海南“一件事”改革跑出自贸港加速度

集成办理460万件,31项国家任务落地,特色场景领全国之先。中午12点半,儋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依然忙碌。前来办理护照换发的林女士感慨:“以前请假办事特别麻烦,现在可以预约午休时间,太方便了!”在她身后,税务、企业登记等窗口工作人员正为提前预约的市民办理业务。这是儋州推行“预约办+延时办”服务后的常态场景,也是海南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缩影。自“高效办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