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杨丽萍:我看到万物真相

杨丽萍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饿记忆为她的人生启幕,“我一直在想怎么去寻找到吃的东西”“我记得我奶奶都是趁着半夜爬过河去,摘南瓜来给我们煮着吃”;经历十年文革,她遍览人性之恶,“我看到人吃人人伤人,现在也是一样的”“我对人性很悲观,我很警惕”;四十年舞蹈生涯,她自称守望之人,“小时候就知道跳舞是生命需要”“我在这里守候,我是守望的人”。她说,我看到事情的真相,太多利益对我没意义。

出生时赶上三年自然灾害 吃过白色杜鹃花

1958年,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那个时候都吃不饱,自留地都被没收了,我记得我奶奶都是趁着半夜爬过河去,摘南瓜来给我们煮着吃,就自己的自留地都不能去。大锅饭,大家都拿一个碗到公共食堂去吃饭,然后那些稻田都耕了,婶婶妈妈她们在那劳动的时候都是很偷懒,因为不是她的地了,她基本上都是在田埂边上奶孩子,绣花。那个庄稼就非常差,我的印象,我一直在想怎么去寻找到吃的东西,上山摘蘑菇,摘那些野花,白色的杜鹃花是可以吃的,当然还好,可以偷偷去养一些鸡或什么的。

QQ图片20160728151452.png

90年代打开电视四个频道同时在播我

通过一个舞蹈得到了一个自己,一点都不折腾,因为你每天演出都是一个挺精神的需求,而并不是折腾什么。我们觉得跳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事情,全国开独舞晚会,然后到台湾到国外去开独舞晚会,然后上各种媒体。我记得在90年代打开电视,频道几乎都是每天,因为我开独舞晚会被人家录下来了,然后他们就会在电视里,那时候没有广告,节目与节目之间的幕间休息就播我的节目,播我的舞蹈,有时候舞蹈播到一半断掉了,就栏目开始了。它是拿我的作品我的舞蹈作为一个幕间休息,所以最多的时候我每天看了四个频道在播我,然后我参加各种谈会、访问,然后又跟世界所有的总统,在上海有过一次,全世界的总统都几乎在那,给他们表演,然后什么博鳌,好多。

然后到中南海、到哪里,任何的最高领导出现的地方我们都去演出,然后我们就很忙,就变成了一个知名度的扩散。再加上我不停地上春晚,我每次上春晚都是要求自己特别像《两棵树》,都要求自己。虽然他们给我时间很短,但是我的节目跟一个小品、相声很杂乱的一个晚会,不是不好,然后你的舞蹈跟他们是格格不入的,但是你还是坚持你的舞蹈,很纯粹,你越坚持越显得你特别,所以就变成了2000年以前我就有过那么多的充分表现自己的天地的时候,一个电视一打开四个频道都在播我。

QQ图片20160728151534.png

投机取巧的人才会把原生态舞蹈模式化

你比如说像虾嘎,他是10年都坚持跳的,包括杨伍,这些都是长期把舞蹈视为自己的一个生命里面最重要的,跟我很像。他们不会放弃,反正他们已经跳了十年了,他们从村子里一直放牛的,他们也是为了一条牛,买一头牛来这里跳舞,是改变了他们的生命。他们在这里结婚了,生孩子了,他们可能远离他的家,但这些人只是两百个人,这个世界人太多了,两百个人改变不了哪一个。

不存在,这个东西就像我一样,即便我到了北京我还不是一样,穿麻布戴绣花帽子,还是觉得不存在,看人的价值观了。我们也不能反对人家不喜欢这些东西,比如说这些民族离开自己的村寨到这里来,然后就变了,这个咱们管不到,他的精神没变。他穿什么咱们管不着,他精神没变,特别是他在台上或者他在学校里学习,是一个朝圣者信仰者的一个状态,我们会要求他们,老师就是要告诫一些懵懂的人。

我们在这里守候,我们是守望的人,我们会告诉什么动作什么味道,就像厨师炒菜,好的厨师不可能越炒越差,他可能越炒更进步。菜炒得难吃了,那肯定这个餐馆就要倒闭,我们这个舞台就得关闭了,感受不到那种纯朴的感觉了,那种民族的特色了,他就不会来看演出,不看你演出他不来感受你,你还存在干什么。反正我们演了十年了,基本上是保持住了,以后还会继续。

20120315210813_jjvtP.thumb.600_0.jpeg

现代人不知祖先是怎么回事 找不到文化属性

我们说的原生态是一种概念,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什么是我们的民族,什么是我们的文化,什么是我们生命的状态,什么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跟自然贴近,我们尊重自然,尊重生活,感受自然,我们保持我们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的特征,就好像一个蔬菜里你上了化肥和不上化肥一样,你是要一个纯的,我们基本上是原汁原味。除非我们因为台上没有太阳,所以我们要打灯,我们没有太阳,就做一个布景的太阳和月亮升起来,因为我们不是在草地上跳,那月亮很远,我们的月亮很夸张的,6米大,强化了自然和人纯粹的精神。有一支舞蹈叫《月光》,这就是给你一片月光,给你一片月亮光的,这些东西是非常美好非常原生态的,不是上化肥的。

你没有太阳没有光,所以你就要打灯,这个东西就是你刚才说的舞台艺术的一个。我们的舞蹈、我们的歌、我们的服装都是原本的,特别是我们的舞蹈,都是从土地下搬过来的。只不过这个台上没有土,但是大家踏步的时候你感觉到你踏在土上,就像我每次跳孔雀舞一样,我每次跳舞都觉得我在一片森林里面有霞光万丈,然后我的翅膀羽翼这么美好,这就是艺术。

你如果是在村子里跳,你能看到我吗?因为你们需要我们给你们,你们在现在社会里很烦恼,你们找不到文化的属性,你们感受不到我们祖先的东西,我们现在告诉你。之所以我们受欢迎就是因为我们让这些城里面的人,你们都不知道自己穿的牛仔裤吃着汉堡包,你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怎么回事,甚至都不知道少数民族他们跟自然(的关系)。你们破坏了自然,你们做了很多,然后你们的工作很烦恼,然后你们要走进剧场来感受我们给你带来的。再文明的城市我们一去都会有观众痛哭流涕,为什么?因为他说原来我们民族的东西这么有感染力,而不只是芭蕾舞,不只是别的东西。那些流行歌或者是那些东西只是一个艺术的另外的一个门类,原来我们自己的东西是很有魅力的。

【责任编辑:张慈】

科技赋能医疗新纪元!五部门联推“AI+医疗”实施意见

2030年基层诊疗将实现智能辅助全覆盖,八大场景重塑就医体验。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擘画“人工智能+医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该政策以“2027年初步建成、2030年全面普及”为双阶段目标,从基层诊疗到临床专科、从患

银发经济陷阱揭秘:羊奶粉变“神药”、理财稳赚成空、养老分红血本无归

全国养老诈骗案频发,涉案超20亿,近万老人遭殃,全国多地接连曝出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坑老”“骗老”恶性事件,普通羊奶粉被吹嘘成“保健神品”、“理财专家”承诺稳赚不赔却致血本无归、养老机构以高息分红诱骗办卡等骗局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羊奶粉“神化”骗局:虚假宣传成重灾区在湖北武汉,中选亿粮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赠送面条、低价购物”等手段吸引高收入中老年群体,将普通羊奶

打造“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 ,黑龙江克东县整合资源构筑服务基层新阵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克东县委社会工作部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服务阵地融合共建新模式,将原有职工驿站与暖新驿站两类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升级改造,成功打造了7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综合服务点,日前,已投入运行,24小时对外开放。此次整合建设工作中,克东县采取新建与改

11月起新车上牌免去车管所排队,线上半小时搞定

公安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一站式数字化办理,实现群众购车上牌“零跑腿”。这一改革被视为公安交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标杆举措,预计每年惠及超1500万车主,节约交通成本超2亿元。全链条数字化:购车、缴税、上牌“一网通办”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措施通过“交管12123”A

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启动,1400万人将参与“人口小普查”

以202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通过入户登记与互联网自主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居住状况的最新变化,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覆盖全国所有抽中

“三亮”引领亮剑民生难题 黑龙江克山县协同发力化解不动产“办证难”

在克山县“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三亮)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县政务服务中心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动产登记窗口与契税窗口协同联动、主动作为,成功破解困扰群众多年的历史遗留房产“办证难”问题,以实际成效擦亮“三亮”品牌,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严查定点药店“阴阳价格”!国家医保局出手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10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这种“阴阳价格”行为指的是完全相同的药品销售给医保患者的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这类行为

学校食堂食材新规出台:双人验货、校长陪餐,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采购验收工作提出明确规范。通过多人联检、源头可溯、透明公开等方式,为校园食品安全再添一道“防火墙”。《指引》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集体验收,公开透明。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食材,应当场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旨在进一步

银发浪潮下的中国守护:14400万老年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床位更加充裕、社区服务日趋完善、文化课程丰富多彩,中国老年人正在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了我国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快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成果。目前我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已提高到64.6%,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突破570万个。---服务体系升级,养老

首部住房租赁专项法规明日生效!2亿租客迎“权益护城河”

标志着2.1亿城镇租房人口(其中一线城市租房占比超40%)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租房时代,迈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新阶段。三大核心突破直击行业痛点居住安全硬约束:明确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

西山区“退休一件事”专窗上线,实现退休业务一站式高效办结

西山区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数字赋能为支撑,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提升窗口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与人性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获得感更真切、幸福感更温暖。

鞍山市2025秋季房交会将于9月开幕 多项惠民政策助力安居置业

9月4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鞍山2025秋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鞍山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次房交会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问题,正式公布本届以“好房・悦居未来”为主题的房交会核心信息。本次房交会政策优惠期为9月7日至11月10日,集中展示将于9月19日-21日在高新区万达广场举办。

医保支付大变革!复杂重症诊疗获特殊通道

国家医保新政为疑难重症打开一扇门,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可申请特殊结算,新技术应用不再“望费兴叹”。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亮点是建立了“特例单议”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申请特殊结算,为使用创新药械、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开辟特殊

教育部启动“双千”计划,离校就业小程序上线

聚焦产业前沿的微专业、直达微信的岗位推送、12万个增量岗位开发、7.1万困难毕业生帮扶…教育部系列增量政策让就业路越走越宽。8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上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通过微信即可访问。该平台基于教育背景和求职期望,为离校毕业生精准推荐匹配岗位信息,提供“不断线”就业支持。这一举措是教育部近期推出的系列增量就业政策的最新一环。

海城创新"政企研"联动模式 赋能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辽宁海城市人社局立足局属海纳众创空间平台优势,特邀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省农业农村厅倪红涛副处长为40余家入驻企业及创业团队授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实操指导,靶向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加速培育“线上纳统企业”,以众创空间“孵化力”激活农产品销售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人社力量。

学前一年保教费全免!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一纸文件,千万家庭的教育账本正在改写,中国学前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国办发〔2025〕27号),正式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将于新学期开始时落地实施,惠及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大班儿童。政策明确,免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的公办园保教

辅助生殖进医保、公积金突破限缴,多孩家庭直接受益!北京发布15项生育支持新政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推出15项具体措施。政策直面低生育率挑战,在医疗、住房、托育、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及允许多子女

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惠及2000多万家庭、中央财政年支出约720亿元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落地,为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送上“真金白银”的民生大礼包。今日(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49件“事”高效落地

企业迁入从七八趟到跑一趟,“个转企”老执照秒变新公司,赣鄱大地上的营商环境变革正悄然重塑企业办事体验。前两年办业务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填表、交材料,有时还要去外地取材料,跑个七八趟才办好是常有的事。”瑞昌市企业服务公司总经理余哲感慨道,“如今只要提前准备好材料,跑一趟就能办好。”他的体验背后,

海南“一件事”改革跑出自贸港加速度

集成办理460万件,31项国家任务落地,特色场景领全国之先。中午12点半,儋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依然忙碌。前来办理护照换发的林女士感慨:“以前请假办事特别麻烦,现在可以预约午休时间,太方便了!”在她身后,税务、企业登记等窗口工作人员正为提前预约的市民办理业务。这是儋州推行“预约办+延时办”服务后的常态场景,也是海南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缩影。自“高效办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