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中时电子报9月4日报道,梵蒂冈教廷4日为特蕾莎修女举行了盛大的封圣典礼,教皇方济各亲自主持仪式,估计有超过10万名朝圣者出席,向这位曾在印度加尔各达贫民窟助贫的娇小修女致敬。

特蕾莎修女
据港媒星岛环球网5日报道,台湾“副总统”陈建仁亦以蔡英文特使身份访问教廷,出席封圣典礼。陈建仁表示,“教廷是‘中华民国’重要‘友邦’,‘这是一个爱的联盟,是一个核心价值的联盟’,未来会持续推展友好邦谊。”
陈建仁称,“我做公共卫生,本来就要照顾有疾病的人和比较贫穷的人,特蕾莎修女是我的典范”,陈建仁说,“台湾也是一样,最重要的是照顾穷人中的穷人和弱势团体,蔡‘总统’的施政理念也一直对弱势关怀着墨很深”。
他接着表示,“包括最近推动的年金改革,并不是针对特定职业别,而是希望台湾每一个老人家都能过一个有尊严的、基本需求都能获得满足的生活”。
陈建仁目前身兼“总统府国家年金改革委员会”召集人。
说到德雷莎修女,陈建仁直言,“我是她的粉丝”,她尊重每一个人,关照每个人的身心灵生活,“在施政上,我们也是要往这方向努力”。他今天也再度感受到梵蒂冈和台湾有着共享的普世核心价值,民主、自由、人权、人道,政府推动新政时,会将此牢记在心。

陈建仁
先前曾有报道表示,蔡英文副手陈建仁将于9月2号率团访问台湾在欧洲唯一有官方关系国家梵蒂冈,主要是出席特雷莎修女封圣仪式。涉外部门表示,“台梵关系”稳固没有问题,至于大陆和教廷之间的会谈,台湾不会反对。
对此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曾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我们处理台湾对外交往问题的一贯原则。我们希望有关国家慎重处理涉台问题。而梵蒂冈国务卿亦表示,非常希望梵蒂冈与中国改善关系。我方表示对改善中梵关系始终抱有诚意,并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目前,双方接触对话渠道是畅通、有效的。我们愿继续本着有关原则与梵方共同努力,继续进行建设性对话,相向而行,推动双方关系改善进程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梵蒂冈不要在台梵关系的“阴沟”里翻了中梵关系正常化这艘船
观察者网专栏作家原泉表示,目前中梵关系正常化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意味着台梵“外交关系”出现了新危机,因此不难想象,台当局会对陈建仁的“圣和专案”给予厚望,希冀其能够成为垂死挣扎的台梵关系的“强心针”,而台湾当局也有可能为挽救台梵“外交关系”,而像以往一样“狗急跳墙”。
更重要的是,教廷内部以陈日君、韩大辉之流为首的反华势力仍然有很强的实力和市场,他们面对中梵关系的改善和自身既得利益的丧失,势必会同台湾当局内外配合,为早已气息奄奄的“台梵关系”续命,因此可以预见,中梵关系正常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但中间的波折甚至倒退是不可避免的。
而据信目前中梵之间就神职人员任命问题达成一致,使得中梵关系正常化的最大障碍得以突破。因此,现在对于梵蒂冈而言需要做的就是兑现之前关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承诺。虽然梵方在之前多次表示过接受这一原则,但面对台湾当局的殷勤,教廷内反华势力的鼓噪,以及中梵关系仍然不甚明朗的前景,梵蒂冈的立场难免会出现动摇。
需要提醒梵蒂冈方面,如果梵方真的想改善中梵关系的话,就应该信守承诺,坚持一中原则,进一步与台湾当局划清界线。千万不要在台梵关系这个“阴沟”里翻了中梵关系这艘船,毕竟,一旦翻船,损失的只能是梵蒂冈自己。
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因其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特蕾莎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特蕾莎修女,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病源:自私、贪婪、享受、冷漠、残暴、剥削等恶行;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然而,并非所有印度人对于特蕾莎修女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在加尔各答出生长大、现居于伦敦的批评家查特吉Aroup Chatterjee宣称“在加尔各答她从来就不是一个重要的存在”。查特吉指责特蕾莎造成了外界对他的家乡的负面印象,并认为特蕾莎修女时常反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做法在印度政界造成了不必要的隔阂与摩擦。

信徒涌入圣伯多禄广场,见证德雷莎修女封圣时刻。
特蕾莎修女生前不知疲倦地在印度加尔各答工作,被誉为“贫民窟的圣徒”。但她的生平功绩和所创建的慈善事业却也一直饱受外界批评和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