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佟丽娅的2016:养德修艺提升自我 做母亲让我强大

1120112760_14816746549011n.jpg

文/段敬芳

微信连线佟丽娅,她的声音温婉而又有力。我把拉家常作为开场白,聊起了她在电视剧《远大前程》中的短发造型,她笑说:“我觉得短发特别酷,以前一直想把头发剪这么短。但是(陈)思诚不让,他觉得女孩子应该有女孩子的样子,戴戴假发过过瘾得了。”对于佟丽娅来说,2016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不仅生了宝宝、参加了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还拿了金鹰奖“观众最喜爱的女演员”奖,除了录制《真正男子汉》(简称《真男》),还代表空军去珠海航展上进行招飞的宣传。二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她聊得最多的还是家庭和孩子,谈起在哺乳期的她是怎么扛过下部队封闭训练三个月的艰苦生活的,她感慨道:“以后,我也会自豪地跟我儿子说:你看你妈当年很勇敢,希望你也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120112760_14816746556571n.jpg

【佟丽娅音像录】

文代会最深刻的感受:做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演员

这次参加文代会,我非常激动,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了一个指导性的方向,让我对“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这句话有了深刻认识。以后我们更要做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演员,向这个社会传达正能量。

在文代会上,听老艺术家、前辈们在一起探讨,我进一步意识到,不论是从思想的高度还是文化的高度,我们年轻演员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演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我们年轻人没有理由停下学习的脚步,作为创作者,要学会塑造自己,多去吸收新的知识,学无止境,我想这就是“养德修艺”的过程吧。我们真的赶上了一个特别好的时代,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表演把现在的年轻人身上的自信、坚强、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美好特质表现出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120112760_14816746561721n.jpg

参加《真男》最大的收获:体力提升 更有韧劲 友谊满满

这次参加《真男》最大的挑战和变化应该是体力和韧劲的提升。那时候我刚生完孩子半年,平时在家也不锻炼。(陈)思诚说让我到部队锻炼一下,希望我的身体素质能有所提高。这3个月的训练下来之后,我的身体素质确实比以前好太多了。在体力的方面,以前我爬3层楼都会累得不行、气喘,现在爬个10楼没问题;以前跑步根本跑不动,现在我也能在跑步机上一口气跑1个小时;以前抱孩子都觉得辛苦,现在抱着孩子举高高,举过头顶都好轻松,胳膊比以前有力气,肩膀也变得更宽了。

除了体力上的改变,我觉得人也变得更有韧劲了。部队真的是非常锻炼人意志的地方。在部队的封闭训练,让我们一次又一次认识自己,看清自己,让自己有反省,有改变。每次从部队下来,我跟袁弘聊得比较多。袁弘说,在部队最大的收获就是,那是一个总结自己的过程。我们每天训练结束,教官会和我们聊天,给我们进行总结,我们自己也要发言总结自己一天的表现和心得。平时在生活中没有人会这样每天总结自己,而在部队上有这样的时间。我们在部队的时候还要写信,写总结,让自己每天梳理、检查、自我检讨,让我们提升对自我的认知。

录制《真男》我还收获了满满的友谊。别看我和杨幂平时是好朋友,就住在一个院子,可是我们见面的时间真的没有那么多。这次我们同吃同住,一起聊天、一起训练、并肩作战,觉得就像回到了大学。记得分开的那一天,我们几个人抱在一起,难舍难分。没有什么机会能够让我们这样——没有手机,没有电视——在一起度过这么难忘的时间。

我记得,在部队里我们每个人给家人打电话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打给思诚的电话一开始没打通,因为他在拍戏,等到好不容易和思诚接通了,我的时间却不够了。那个时候沈梦辰、张蓝心她们都还没有打,她们说“丫丫姐,我的时间给你”,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大家都那么照顾我,把那么珍贵的时间让给我,我感觉特别的温暖,我也在这里谢谢我的这两个好姐妹。

尤其是几个男孩——锐哥(李锐)、夫仔(蒋劲夫)、大白杨(孙杨)、包括wuli韬韬(黄子韬),都超级可爱,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照顾我,管我叫姐,韬韬甚至管我叫妈——佟妈。能够认识他们,我觉得特别的有幸。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120112760_14816746566891n.jpg

哺乳期下部队训练仨月 也曾想过放弃:真扛不住了

一开始节目组找我的时候,我是拒绝的,我当时就说:“啊?这个节目怎么会找到我啊,我是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哺乳期妇女,肯定不适合我啊,不是‘真正男子汉’嘛,应该是男人去的呀!”但是他们说我是女汉子,我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说很适合,如果不是生孩子的话我绝对想都不想就去了。我说我哺乳期妇女,周洁(《真男》导演)肯定又该跟我急了,哈哈……

因为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当时还在哺乳期,还得在家带孩子,家里人也觉得这么辛苦不想让我去。节目组跟我谈了好几次,我听说是在空军部队,应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辛苦,还可以静下来学习一些航理知识。现在看来,我把这件事情想得太轻松了。我从小就有个军人梦,以前在新疆的时候我有3次机会进部队,最后都阴差阳错没去成,我觉得特别遗憾,很想把握这次机会。我在去之前和刘昊然、袁弘在一个剧组,他们也帮我出主意。为了这个事,我们家开过好几个家庭会议呢。

也有很多朋友问我:刚生完孩子就去参加录制《真男》,当初是什么样的勇气和动力让我坚持下来的?其实我中间真的想过放弃,因为实在太累了,扛不住了。我当时每天还得泵奶,还得锻炼,天气又热,我的体力也没那么好,好几次都快晕厥了。但是每次,部队的战友包括我的新兵同伴,都会鼓励我,让我觉得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在挽留我。尤其是在第一站的时候,我身体特别虚弱,想我怕这样平时拍戏一滴汗都不会出的人,在那么热的天气里,汗简直就是顺着袖管往下淌,当时真是觉得体力不支,要挺不住了。当时我特别的想说,要不然就回家吧,不录了。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授衔仪式,当我们在军旗前宣誓的时候,其中有一句我记得特别清楚,是‘绝不叛离军队’,我就觉得产生退缩的念头特别羞愧,有什么是我们克服不了的呢?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要努力撑下去,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问题,都要坚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120112760_14816746572221n.jpg

怀念军队生活,老公也对我刮目相看,他也该来锻炼锻炼

在部队里的那些“兵大哥”,其实大部分都是很小,是我弟弟一样的年纪。我开玩笑说:你们叫我阿姨都可以,因为他们年纪真的很小。最受不了的就是看到他们的眼神,特别真挚,特别坚毅,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眼神杀”。无论在训练场还是生活中,他们都非常有激情,虽然个个看起来很瘦小,但特别有精气神。他们训练起来也特别“燃”,这种“燃”会带动我们,让我们心里也燃烧起一团火,让我们想跟他们一起在训练场上加油、流汗、拼搏、流泪,那眼泪不是委屈的、难过的泪,是激动的泪,是抑制不住的泪。

我很怀念军队生活,因为相对于我们现在处的大环境,那里相对单纯。人也变得很有劲。如果没有朵朵(佟丽娅儿子)在家,没有老公孩子牵挂的话,我觉得我在部队一定会干得很起劲。但毕竟孩子现在还小,这是我在部队最大的一个牵挂。因为没有手机,每次就盼着能够打一个电话和家里联系一下,问问孩子怎么样了。

这个对我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训练的时候还得一面想着自己的孩子。我现在想想,我也是很佩服自己居然能撑下来。因为在哺乳期,我每天比别人晚得更睡,大家还没有起床的时候,我就要起床,把所有该干的事情干完,别人午休的时候我也得抓紧时间解决我自己的事情,牺牲了很多休息的时间。不管怎样我还是坚持下来了,这个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真正的考验,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可以有这样的坚持,我老公也对我刮目相看,他说平时看着我在家是个柔柔弱弱的小女人,出去居然变成了一个女汉子,看到我的成长他也很高兴。

对于《士兵突击》里的陈思诚先生,现在我觉得他弱爆了,他那是演出来的,我这可是真的,我是真的“男子汉”,哈哈。我也鼓励他下一次部队去训练训练,看他在这样真实的环境里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120112760_14816746577871n.jpg

我凭着一股倔劲走到今天

在家我是温婉的小女人和坚强的母亲

说到这个倔强啊,我以前没有认为自己很倔。后来节目播出后我发现,我身上还真的有这么一股倔劲。我是狮子座嘛,有主见是一定的。要是没有这点倔劲,我也不能一路从新疆那个边远的小城市走到北京,有现在的事业,有现在的生活。有时候人就是要有倔劲的。在我的演艺生涯中,有无数人给我泼过冷水,让我回老家,要是我没有这点倔劲,我是不是已经在山上放羊了呢,哈哈……所以我觉得就是要不断调整自己吧。在不同的环境下,倔就应该倔,不应该倔的时候我就得及时收敛。

但是,我在家里是不太倔的,除非是我和思诚在探讨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俩都是比较理智的人,我们吵架都不会冷战,有分歧我们都会坐在一起分析,找出问题,然后去解决。至于谁会先妥协嘛,嗯……我会退让啊,我一定是会先退让的,先说对不起这是我的套路,哈哈哈,暴露了!就是先说对不起缓和气氛,然后两个人冷静下来以后再来解决问题。我觉得女人嘛,在家呢还是做一个温婉的小女人比较好,出去尤其是部队这种地方,就要做一个坚定的大女人。

我参加录制,孩子呢也要跟着我们到处奔波,但是我想他也是个很幸福的宝宝。因为爸爸妈妈都在他身边陪伴他,他也陪着我们工作,总之就是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我们也给他最多的爱,让他每天吃得好,睡得香,乐呵呵的。对我来说,孩子让我要变得更坚强、更强大,让我觉得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遇到再大的困难,特别难过的时候,看到孩子的笑容,哪怕看到孩子的一张照片,就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我记得我听过一句话:孩子有时候是我们的铠甲也是我们的软肋。我没做母亲的时候不理解,现在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深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120112760_14816746583091n.jpg

2016年收获颇丰 希望可以给年轻的朋友们做个榜样

2016年对我来说真的是挺收获的一年。不仅生了宝宝、参加了文代会,还拿了金鹰奖“观众最喜爱的女演员”奖,除了参加《真男》,我还代表空军去珠海航展上进行招飞的宣传。我觉得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对我来说是特别大的动力。尤其是在珠海航展看到歼20的首次亮相,我感到非常激动和光荣。作为中国人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油然而生,这是军人的风骨,中国人的骄傲。这些都是我最最宝贵的经历和回忆。

我想我未来还会再演这种部队题材的作品。演戏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作品的,现在如果让我再去演一个军人,肯定是不一样的。我现在还在拍摄《远大前程》,然后马上要去《琅琊榜》的剧组,我要不断尝试各种类型的作品,因为我要不停地学习。

我记得,《真男》第一天播出的时候,有很多人留言问,你还在哺乳期为什么去参加这么辛苦的节目?我想我现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我希望我能给年轻的朋友们做一个榜样。以前有人跟我说,当年是看了《士兵突击》进了部队,我希望,将来有一批年轻人会说,“丫丫姐,我就是看了你的‘真男’来了部队”,那我就觉得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希望这样展示部队真实生活的节目能够激励人们更爱自己的国家,让入伍的年轻人数量上升。以后,我也会自豪地跟我儿子说:你看妈当年挺勇敢的,希望你也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责任编辑:孙晓曼】

科技赋能医疗新纪元!五部门联推“AI+医疗”实施意见

2030年基层诊疗将实现智能辅助全覆盖,八大场景重塑就医体验。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擘画“人工智能+医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该政策以“2027年初步建成、2030年全面普及”为双阶段目标,从基层诊疗到临床专科、从患

银发经济陷阱揭秘:羊奶粉变“神药”、理财稳赚成空、养老分红血本无归

全国养老诈骗案频发,涉案超20亿,近万老人遭殃,全国多地接连曝出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坑老”“骗老”恶性事件,普通羊奶粉被吹嘘成“保健神品”、“理财专家”承诺稳赚不赔却致血本无归、养老机构以高息分红诱骗办卡等骗局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羊奶粉“神化”骗局:虚假宣传成重灾区在湖北武汉,中选亿粮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赠送面条、低价购物”等手段吸引高收入中老年群体,将普通羊奶

打造“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 ,黑龙江克东县整合资源构筑服务基层新阵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克东县委社会工作部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服务阵地融合共建新模式,将原有职工驿站与暖新驿站两类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升级改造,成功打造了7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综合服务点,日前,已投入运行,24小时对外开放。此次整合建设工作中,克东县采取新建与改

11月起新车上牌免去车管所排队,线上半小时搞定

公安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一站式数字化办理,实现群众购车上牌“零跑腿”。这一改革被视为公安交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标杆举措,预计每年惠及超1500万车主,节约交通成本超2亿元。全链条数字化:购车、缴税、上牌“一网通办”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措施通过“交管12123”A

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启动,1400万人将参与“人口小普查”

以202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通过入户登记与互联网自主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居住状况的最新变化,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覆盖全国所有抽中

“三亮”引领亮剑民生难题 黑龙江克山县协同发力化解不动产“办证难”

在克山县“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三亮)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县政务服务中心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动产登记窗口与契税窗口协同联动、主动作为,成功破解困扰群众多年的历史遗留房产“办证难”问题,以实际成效擦亮“三亮”品牌,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严查定点药店“阴阳价格”!国家医保局出手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10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这种“阴阳价格”行为指的是完全相同的药品销售给医保患者的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这类行为

学校食堂食材新规出台:双人验货、校长陪餐,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采购验收工作提出明确规范。通过多人联检、源头可溯、透明公开等方式,为校园食品安全再添一道“防火墙”。《指引》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集体验收,公开透明。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食材,应当场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旨在进一步

银发浪潮下的中国守护:14400万老年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床位更加充裕、社区服务日趋完善、文化课程丰富多彩,中国老年人正在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了我国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快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成果。目前我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已提高到64.6%,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突破570万个。---服务体系升级,养老

首部住房租赁专项法规明日生效!2亿租客迎“权益护城河”

标志着2.1亿城镇租房人口(其中一线城市租房占比超40%)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租房时代,迈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新阶段。三大核心突破直击行业痛点居住安全硬约束:明确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

西山区“退休一件事”专窗上线,实现退休业务一站式高效办结

西山区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数字赋能为支撑,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提升窗口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与人性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获得感更真切、幸福感更温暖。

鞍山市2025秋季房交会将于9月开幕 多项惠民政策助力安居置业

9月4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鞍山2025秋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鞍山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次房交会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问题,正式公布本届以“好房・悦居未来”为主题的房交会核心信息。本次房交会政策优惠期为9月7日至11月10日,集中展示将于9月19日-21日在高新区万达广场举办。

医保支付大变革!复杂重症诊疗获特殊通道

国家医保新政为疑难重症打开一扇门,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可申请特殊结算,新技术应用不再“望费兴叹”。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亮点是建立了“特例单议”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申请特殊结算,为使用创新药械、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开辟特殊

教育部启动“双千”计划,离校就业小程序上线

聚焦产业前沿的微专业、直达微信的岗位推送、12万个增量岗位开发、7.1万困难毕业生帮扶…教育部系列增量政策让就业路越走越宽。8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上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通过微信即可访问。该平台基于教育背景和求职期望,为离校毕业生精准推荐匹配岗位信息,提供“不断线”就业支持。这一举措是教育部近期推出的系列增量就业政策的最新一环。

海城创新"政企研"联动模式 赋能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辽宁海城市人社局立足局属海纳众创空间平台优势,特邀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省农业农村厅倪红涛副处长为40余家入驻企业及创业团队授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实操指导,靶向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加速培育“线上纳统企业”,以众创空间“孵化力”激活农产品销售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人社力量。

学前一年保教费全免!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一纸文件,千万家庭的教育账本正在改写,中国学前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国办发〔2025〕27号),正式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将于新学期开始时落地实施,惠及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大班儿童。政策明确,免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的公办园保教

辅助生殖进医保、公积金突破限缴,多孩家庭直接受益!北京发布15项生育支持新政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推出15项具体措施。政策直面低生育率挑战,在医疗、住房、托育、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及允许多子女

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惠及2000多万家庭、中央财政年支出约720亿元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落地,为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送上“真金白银”的民生大礼包。今日(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49件“事”高效落地

企业迁入从七八趟到跑一趟,“个转企”老执照秒变新公司,赣鄱大地上的营商环境变革正悄然重塑企业办事体验。前两年办业务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填表、交材料,有时还要去外地取材料,跑个七八趟才办好是常有的事。”瑞昌市企业服务公司总经理余哲感慨道,“如今只要提前准备好材料,跑一趟就能办好。”他的体验背后,

海南“一件事”改革跑出自贸港加速度

集成办理460万件,31项国家任务落地,特色场景领全国之先。中午12点半,儋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依然忙碌。前来办理护照换发的林女士感慨:“以前请假办事特别麻烦,现在可以预约午休时间,太方便了!”在她身后,税务、企业登记等窗口工作人员正为提前预约的市民办理业务。这是儋州推行“预约办+延时办”服务后的常态场景,也是海南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缩影。自“高效办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