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讯 记者 易全】最早驾机起义飞抵延安的原国民党空军上尉,曾任中共东北民主联军东北老航校副校长、志愿军航空兵某师师长、解放军空军军训部副部长、空军学院副教育长等职,人民空军早期创始人之一的刘善本少将之女,原空军某部军医刘江平女士,本月八日应深圳市新四军研究会之邀,进行了一场以回忆父亲参加革命和参与创建人民空军为主题的宣讲会。深圳市新四军研究会数十名会员饶有兴致地聆听了刘江平女士近两个小时的精彩演讲。

刘善本1935年投笔从戎考入国民党空军航校,毕业后分配至国军空军第八大队;1943年刘善本被选送赴美国学习并于1945年驾驶美制B-24型轰炸机取道印度回国。刘善本勤奋好学,飞行技术高超,是当时国民党空军中的佼佼者。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公开撕毁国共两党签署的“双十协定”,调集30万大军,以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10个整编师,约30余万人兵力,对共产党所属中原军区部队发起大规模进攻,即史称“中原突围”开始标志的国共全面内战爆发当天,刘善本利用由昆明飞成都运送军火的机会,在机组人员张受益、唐世跃、唐玉文等人的配合下,驾驶530号B—24型轰炸机飞抵延安。他们的起义受到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亲临欢迎大会并接见的高规格礼遇。

刘善本亲自驾机参加了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以志愿军航空兵某师师长的身份率部参战。他亲自组织和指挥了人民空军的首例夜袭作战,并首次使用了电子对抗和照明轰炸的战法。1955年刘善本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1968年因受“文革”迫害去世。
刘江平女士受到刘善本将军的长期熏染和严格教育,家风严谨。同样作为曾经的人民空军一员的刘江平始终不忘父辈,退休后依然心系军队、党和国家的发展,在其身染癌症经年,与病魔不断抗争的情形下,她虽不再能够活跃于曾经带给她快乐和激情的“将军后代合唱团”中,却坚持完成并出版了记录其父一生革命历程的著作。她还先后在北京、南昌、井冈山等多个城市宣讲其父亲和人民空军的光荣历史;她用自己的努力践行了一位将军后代,一位曾经的老空军战士,那如同父亲当年一样的,似烈火般鲜红的报国情怀。

并非刻意安排的是,宣讲当日恰逢周恩来总理祭日,对周总理感情深厚的刘江平女士,在宣讲开始前的全体起立默哀中不免心潮澎湃;另一巧合的是,作为参加了中原突围并幸存至解放后的原新四军五师老战士后代,深圳市新四军研究会胡炜会长,在宣讲前向刘江平女士赠送了中原突围胜利70周年纪念章。纪念章的背面镌刻着“2016.6.26”,70年前的这一天,恰恰是刘江平父亲刘善本,驾机起义,投奔光明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