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心怀梦想 地质报国——记中国工程院首位藏族院士多吉

从青藏高原到天府之国再到异国他乡,三赴求学之路,放弃国外挽留,毅然回国。

从电影放映员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我国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从青丝到白发,近四十年间踏遍雪域高原山山水水,为我国地质理论创新作出重大贡献。

他,就是我国著名地质专家,中国工程院第一位藏族院士——多吉。

结缘地质:求学深造谢绝挽留

多吉1953年出生在西藏加查县一个贫穷的牧民家里。家乡湛蓝的天空、朴实的乡亲、广袤的天地孕育了多吉的踏实的作风、热情和灵性。

20岁那年,多吉成为县电影队的放映员。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这是让人羡慕的工作。但多吉心中却有着更大的梦想:“希望到西藏之外的地方去看看,去读书,去学习,去上大学。”

机缘巧合之下,多吉结识了青藏科考队的成员。科考队的工作让多吉第一次有了地质的概念,并被他们踏遍千山万水为祖国建设“寻宝”的精神和事迹深深感动和鼓舞。想要学习地质的愿望,在他心中萌发了。

幸运的是,机会终于不期而至。在当了两年电影放映员之后,22岁的多吉被推荐到千里之外的成都地质学院(现为成都理工大学)学习。

19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多吉来到西藏地热地质大队,从事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

肯于吃苦耐劳又善于钻研的多吉,成为单位重点培养对象,先后被送往意大利比萨国际地热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学习地热专业。

在美国学习期间,不少学者和导师发现了这位藏族青年的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劝他留美工作。就在学成登机归国的前几分钟,美国专家还一再挽留。面对盛情,多吉毅然谢绝:“我的根在祖国,那里需要我!”

投身地质:雪山为伴寂寞为伍

“早上背着馒头上山,下午背着石头回帐篷”——这是西藏地质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多吉所在的勘探小队是先遣队,常常是四五个人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上安营扎寨六七个月,食物是出发前准备好的腊肉、萝卜、土豆等,目之所及不见牦牛,难觅人烟。

多吉说:“地质学的魅力在于,每天早上出门,心底都会涌起发现秘密的动力,再苦再累,也觉得希望还在。”

在野外进行地质勘查,多吉经历了数不清的困境和危险:无人区一个人的孤寂,雪原上得了雪盲的痛苦,从山上滚落下来的伤痛,山体塌方的惊恐……

1996年多吉临危受命,担任羊八井Zk4001高温深井的设计、勘探重任,先后攻克了施工中特大井喷、深层热储温度高、地层极为破碎等技术难题,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羊八井高温深井成为国内温度最高、流量最大的可采地热井,结束了我国没有单井产量万千瓦级地热井的历史。

多吉将近四十年的岁月年华献给了青藏高原,从藏北无人区到藏南高山峡谷,为了找矿,他的足迹遍及西藏的山山水水,为我国地质理论创新和地质找矿突破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数不清的荣誉加冕其身。

因为突出重大贡献,多吉于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西藏第一位工程院院士。对于自己的成长,多吉一直很感恩:“是党和国家给了我不断学习、精进业务的机会,从大学生到工程院院士,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

献身地质:孜孜不倦言传身教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多吉还先后担任过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自治区科协副主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等职务。不断变换的身份,也让多吉把对地质勘探、西藏土地的思考融入国家背景中。

2010年,中央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使西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这让多吉为之一振。他认为,储备基地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相关矿产资源谈判价格时的话语权。

为此,多吉经过充分调研,牵头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加强西藏高原资源的勘查工作。国家设立了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目前已经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多吉表示,西藏是自己的故乡,能在故乡为国家勘探储备资源,是这一生都倍感欣慰与荣幸的事业。

如今,已经退休了的多吉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培养后备人才。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做着贡献,是党和国家给了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不论何时何地,只要身体还能动,他就会一直做下去。

多吉表示,青藏高原是研究地球的窗口,很多地理现象世界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希望更多年轻地质工作者扎根雪域高原,成就一番事业。

言及此,多吉起身望了一眼窗外,高原的阳光照在他紫铜色的脸庞上,望向远山的眼神坚定而清澈。


【责任编辑:孙晓曼】

科技赋能医疗新纪元!五部门联推“AI+医疗”实施意见

2030年基层诊疗将实现智能辅助全覆盖,八大场景重塑就医体验。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擘画“人工智能+医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该政策以“2027年初步建成、2030年全面普及”为双阶段目标,从基层诊疗到临床专科、从患

银发经济陷阱揭秘:羊奶粉变“神药”、理财稳赚成空、养老分红血本无归

全国养老诈骗案频发,涉案超20亿,近万老人遭殃,全国多地接连曝出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坑老”“骗老”恶性事件,普通羊奶粉被吹嘘成“保健神品”、“理财专家”承诺稳赚不赔却致血本无归、养老机构以高息分红诱骗办卡等骗局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羊奶粉“神化”骗局:虚假宣传成重灾区在湖北武汉,中选亿粮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赠送面条、低价购物”等手段吸引高收入中老年群体,将普通羊奶

打造“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 ,黑龙江克东县整合资源构筑服务基层新阵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克东县委社会工作部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服务阵地融合共建新模式,将原有职工驿站与暖新驿站两类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升级改造,成功打造了7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综合服务点,日前,已投入运行,24小时对外开放。此次整合建设工作中,克东县采取新建与改

11月起新车上牌免去车管所排队,线上半小时搞定

公安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一站式数字化办理,实现群众购车上牌“零跑腿”。这一改革被视为公安交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标杆举措,预计每年惠及超1500万车主,节约交通成本超2亿元。全链条数字化:购车、缴税、上牌“一网通办”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措施通过“交管12123”A

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启动,1400万人将参与“人口小普查”

以202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通过入户登记与互联网自主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居住状况的最新变化,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覆盖全国所有抽中

“三亮”引领亮剑民生难题 黑龙江克山县协同发力化解不动产“办证难”

在克山县“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三亮)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县政务服务中心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动产登记窗口与契税窗口协同联动、主动作为,成功破解困扰群众多年的历史遗留房产“办证难”问题,以实际成效擦亮“三亮”品牌,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严查定点药店“阴阳价格”!国家医保局出手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10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这种“阴阳价格”行为指的是完全相同的药品销售给医保患者的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这类行为

学校食堂食材新规出台:双人验货、校长陪餐,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采购验收工作提出明确规范。通过多人联检、源头可溯、透明公开等方式,为校园食品安全再添一道“防火墙”。《指引》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集体验收,公开透明。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食材,应当场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旨在进一步

银发浪潮下的中国守护:14400万老年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床位更加充裕、社区服务日趋完善、文化课程丰富多彩,中国老年人正在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了我国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快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成果。目前我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已提高到64.6%,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突破570万个。---服务体系升级,养老

首部住房租赁专项法规明日生效!2亿租客迎“权益护城河”

标志着2.1亿城镇租房人口(其中一线城市租房占比超40%)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租房时代,迈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新阶段。三大核心突破直击行业痛点居住安全硬约束:明确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

西山区“退休一件事”专窗上线,实现退休业务一站式高效办结

西山区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数字赋能为支撑,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提升窗口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与人性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获得感更真切、幸福感更温暖。

鞍山市2025秋季房交会将于9月开幕 多项惠民政策助力安居置业

9月4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鞍山2025秋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鞍山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次房交会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问题,正式公布本届以“好房・悦居未来”为主题的房交会核心信息。本次房交会政策优惠期为9月7日至11月10日,集中展示将于9月19日-21日在高新区万达广场举办。

医保支付大变革!复杂重症诊疗获特殊通道

国家医保新政为疑难重症打开一扇门,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可申请特殊结算,新技术应用不再“望费兴叹”。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亮点是建立了“特例单议”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申请特殊结算,为使用创新药械、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开辟特殊

教育部启动“双千”计划,离校就业小程序上线

聚焦产业前沿的微专业、直达微信的岗位推送、12万个增量岗位开发、7.1万困难毕业生帮扶…教育部系列增量政策让就业路越走越宽。8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上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通过微信即可访问。该平台基于教育背景和求职期望,为离校毕业生精准推荐匹配岗位信息,提供“不断线”就业支持。这一举措是教育部近期推出的系列增量就业政策的最新一环。

海城创新"政企研"联动模式 赋能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辽宁海城市人社局立足局属海纳众创空间平台优势,特邀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省农业农村厅倪红涛副处长为40余家入驻企业及创业团队授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实操指导,靶向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加速培育“线上纳统企业”,以众创空间“孵化力”激活农产品销售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人社力量。

学前一年保教费全免!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一纸文件,千万家庭的教育账本正在改写,中国学前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国办发〔2025〕27号),正式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将于新学期开始时落地实施,惠及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大班儿童。政策明确,免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的公办园保教

辅助生殖进医保、公积金突破限缴,多孩家庭直接受益!北京发布15项生育支持新政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推出15项具体措施。政策直面低生育率挑战,在医疗、住房、托育、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及允许多子女

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惠及2000多万家庭、中央财政年支出约720亿元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落地,为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送上“真金白银”的民生大礼包。今日(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49件“事”高效落地

企业迁入从七八趟到跑一趟,“个转企”老执照秒变新公司,赣鄱大地上的营商环境变革正悄然重塑企业办事体验。前两年办业务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填表、交材料,有时还要去外地取材料,跑个七八趟才办好是常有的事。”瑞昌市企业服务公司总经理余哲感慨道,“如今只要提前准备好材料,跑一趟就能办好。”他的体验背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