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大财团国际金融集团董事局主席谭大才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深圳讯 记者申成勇报道]当前,我国货币信贷规模依然处于历史高位,社会融资规模也不断创出新高,但实体经济中却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对此,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十九大报告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大财团国际金融集团董事局主席谭大才先生
深圳大财团成立于2016年1月,是专业从事国际金融投资理财,隶属于(香港富国金融集团)中国市场部。其主要为客户量身打造财务管理、投资、保障策划、融资等,帮客户做好风险管理,公司与香港许多金融企业都有项目合作。大财团自成立伊始,以“诚信赢天下、先利人后利己”为经营理念,以“打造中国最大、最正规的综合金融资本及实体服务平台”为宗旨。大财团国际金融集团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参与主体, 充分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在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日,本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大财团国际金融集团董事局主席谭大才。

大财团国际金融集团董事长黄一曼女士接受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采访
谭大才告诉本网记者,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因素。新时代背景下,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明确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定位。大财团国际金融集团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参与主体, 充分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在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以大财团为代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断加快市场化改革转型,并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践中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我国深化经济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大财团用切实的行动和规划回答了如何打造一流资产管理公司、如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完善的综合金融服务的问题。

大财团董事局主席谭大才(左四)、大财团董事长黄一曼女士(左三)、大财团投行部总裁刘树龙(左二)、
大财团副总经理朱贝校(右三)、大财团副总经理冷家贺(右二)与公司员工一起合影
谭大才告诉本网记者,大财团的“一体两翼”战略体制和营销网络,可以为客户提供资产经营管理、银行、证券、信托、租赁、投资、基金、期货、置业、等多功能、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大财团将不断完善各平台公司多牌照金融与产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与公司资产经营管理主业相契合的专业优势,形成大财团以资产经营管理主业为核心、覆盖企业客户全生命周期、覆盖上下游和同行业的综合金融链式服务。

大财团国际金融集团董事局主席谭大才(左四)带队前往福利厂慰问
“创新+稳健”是大财团实现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大财团提出了以思想理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业务平台、产品服务、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和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八大创新”体系,坚持底线思维、稳中求进。2018年,大财团认真总结公司自成立以来高速成长的经验,提出要把“两年来超常规跨越式增长”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又好又稳、科学可持续发展上来,牢牢守住公司发展、业务风险、员工收入保障、组织用人和个人行为规范等“五个底线”,并处理好速度与质量、效益与风险、创新与合规、总量与结构、集权与分权、当前与长远、条条与块块、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的“八大关系”,实现公司稳步可持续发展。
据记者了解,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3月份公布数据,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突破6500万家,解决了我国1.5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新增就业和再就业的70%以上集中在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一直以来,小微企业的发展备受融资难制约,只有10%的小微企业可以从银行满足贷款需求,中国小微企业融资缺口22万亿。

谭大才同时告诉本网记者,大财团布局全国多个区域与中小微企业开展广泛合作,着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大财团成立之初即定位于嫁接普通用户的投资资金与实体经济或实体企业的发展需求,使实体经济实现再生产与再发展。平台自身也实现从网贷,到基金、保险、小贷等产品的丰富与完善。
截止2018年1月份,大财团金融服务惠及实体企业多家,有效促进了社会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提供的高效优质融资服务,及时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满足了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扩大生产、旺季备货、购买原材料、应收账款周转等正常资金需求,有力支撑了实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积极响应了国家的普惠金融战略。
实体根深,金融才能叶茂。大财团正努力打造中国最大、最正规的综合金融资本及实体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未来要继续秉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持续改进和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将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有效金融需求作为创新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风正帆已劲,直当破浪行。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推进以及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服务实体经济一定大有可为、前景广阔,相信大财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