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湖北才女一步一脚印,传承江西瓷文化落地广东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 李文文 北京报道】来自湖北天门市的女子周佳荣,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进入陶瓷店打工,爱上陶艺,拜中国著名陶艺大师罗梦林为师,艺成后从开设陶艺培训班起步,向纵深扩展到创建陶艺文化馆,进而“吃下”废弃的工厂改建成陶瓷艺术园进行公司化运作艺术产业,成效斐然。

32.jpg

充满内涵的周陶文化馆

在东莞市樟木头镇曾经有一家陶瓷文化馆,位于石新社区的石新路上,其主人是一位年仅28岁的女青年,陶艺广受称道。

这里的陶土、制作工艺以及烧制陶器的窑炉均来自景德镇,在该馆不仅可以进行手工陶瓷体验,还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造型精美的景德镇瓷器,憨态可掬的摆件、造型别致的茶具、拙朴雅趣的工艺礼品、惟妙惟肖的麒麟等创意陶瓷。

客人不但可以参观、购物,还能亲身体验取泥、揉泥、成型、自然晾干、修坯、上色、喷釉、烧制等全套陶艺制作流程。

大学英语专业背景的周佳荣,来自湖北天门,自幼随父母在广东东莞市樟木头镇生活。大学毕业后,曾在一家陶瓷店工作过一段时间,并慢慢爱上了陶瓷艺术。

后来到景德镇专门学习陶瓷艺术,并有幸拜师到中国著名陶艺大师罗梦林门下。

陶瓷艺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并与书法、绘画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陶瓷不仅是漂亮的工艺品,也是生活中的一门艺术,它可以给人以美的熏陶,耐人寻味,它是人们生活中一样不可缺少的东西。      

出于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中国的传统艺术。2015年,周佳荣在樟木头天一城开了一间儿童陶艺培训班,将自己学到陶瓷艺术都传授给小朋友。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她的陶艺培训班就吸引了近千名小朋友先后前来学习陶艺制作艺术。

33.jpg

在开办陶艺培训班过程中,周佳荣发现很多身边的朋友和孩子家长都不了解陶瓷艺术。今年年初,周佳荣在樟木头石新路又开办了“周陶文化馆”,以此与朋友分享制陶乐趣,更好地传播陶瓷艺术。

“周陶文化馆”内设有陶瓷展览区、陶瓷手工制作体验区、陶瓷烧制区、书法绘画创作区等多个区域。在陶瓷手工制作体验区内,周佳荣现场演示了手工拉胚这一绝活。在周佳荣的手下,刚才还是一团没有规则的泥巴,眨眼就成了一个可爱的“小茶杯”。

“陶瓷艺术成型或艺术设计、施釉装饰之后,并不意味着陶瓷艺术诞生了,还得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的检验,尤其是火的检验。”周佳荣说,陶瓷也是鬼斧神工的“火的艺术”,这是陶瓷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胎体变形、破损、色釉和纹样的形成是否如意,莫不取决于火,它的呈色极为敏感,窑炉结构,烧成温度,冷却方法,窑内气体成分及浓度的变化等等,都会对它发生影响。

文化馆内有一座气窑炉。“这座气窑炉是景德镇的一个陶艺大师送给我们的,有着几十年的历史,专门用来烧制高端瓷器,其烧制过的许多作品曾被选为国礼赠与外国友人,也是目前东莞市唯一一座气窑炉。”

投资打造东莞首家陶瓷艺术园

周佳荣虽然在陶瓷艺术创作和传播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她追求的脚步并没有停歇。周佳荣认为,陶瓷艺术的生产与传承从来就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它需要的是坚守、耐心,甚至是对陶瓷文化艺术的一种执着。

在家人的支持下,周佳荣和朋友共同打造的陶瓷文化艺术园项目启动。该项目位于樟木头石新社区半山酒店旁,占地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投资近千万元。该项目分陶艺培训区、民俗区、拍卖区、餐饮区、茶室、展厅等区域。

123.jpg

位于樟木头半山酒店旁的一片山坡上,有一个废弃长达15年之久的旧水厂,通过半年时间的一步步改造,最终成功“改头换面”,变身为如今的“周陶文化艺术园”。

这个艺术园集陶瓷文化、客家文化以及书法、绘画、音乐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家园。

举办重要瓷展,传播瓷文化

周陶文化艺术园建成后,多次举办重大行业展会。

有刘滨鸿、彭乐意、李艳玲等10余位来自江西景德镇市的陶瓷艺术家带着106件陶瓷作品前来参展,展览吸引大批陶瓷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

走进周陶文化艺术园一楼展览大厅,一种浓厚的艺术气息便铺面而来。300余平的大厅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瓷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或泼墨山水,或梅兰竹菊,或花鸟鱼虫,金石刀刻,水墨丹青,让人真正体味到了“书存金石气,室有翰墨香”的意境。

在作品展现场,前来观看作品的市民络绎不绝。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是精品力作,很有收藏价值。

125.jpg

据介绍,数次展览都由当地政府旅游办、文联和景德镇艺术陶瓷研究院主办,由东莞市周陶文化传播公司和景德镇市大器天成陶瓷公司协办。共展出粉彩、青花、颜色釉、瓷画及综合装饰作品106件,汇聚了10余位江西景德镇市的陶瓷艺术家的精选作品,作品以独特的陶瓷艺术语言诠释了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从侧面展现了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新的风貌、新的风范。

在展览的过程中,陶瓷艺术家们还现场创作,为市民展示了花鸟、人物、书法的绘制技巧,与众多书法绘画爱好者亲密交流,探讨在宣纸上和瓷器上绘画的不同之处。

今年59岁的陶瓷艺术大师刘滨鸿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他是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其绘画风格擅长人物、山水及综合装饰,作品在国内、国际各类工艺美术大赛中曾多次获奖,广泛受到专家和收藏者的好评。

刘滨鸿这次带来了12件作品前来参加展览,他现场为大家展示了粉彩人物画的绘画方法与技巧。

31.jpg

女陶瓷艺术家李艳玲是一名高级工艺美术师,其作品以青花分水见长,广泛地吸取写意画的笔墨韵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她现场为大家分享了山水画的创作技巧。

高级工艺美术师彭乐意的作品则以山水、人物、花鸟为主,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构成了中国文人画独具的形式美和艺术特色,他为大家分享了花鸟画的创作技巧。

该展览集陶瓷展出、大师讲解、互动体验为一体,活动期间邀请来自景德镇的陶瓷工匠大师现场讲解陶瓷艺术文化,与参加展览的市民群众进行互动交流。该展览主要以工匠精神为主题,更多地展现当代匠师们的艺术精品,品类繁多,展品形态精美,创作理念包罗万象,题材广泛、造型丰富。这些作品既有继承传统的匠心之作,也有别开新意的创意作品,其艺术眼光独特、题材涵盖广泛、雕塑技艺高超、表现手法新颖,各式各样的陶瓷艺术作品令人心动不已。

陶瓷是中国传承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此次陶瓷艺术特展集聚景德镇陶瓷匠人精神和名师工匠的陶瓷精品力作,把江西的陶瓷文化辐射到广东,为当地陶瓷爱好者和市民群众带来一场丰富的陶瓷盛宴,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陶瓷文化。


【责任编辑:王海珠】

科技赋能医疗新纪元!五部门联推“AI+医疗”实施意见

2030年基层诊疗将实现智能辅助全覆盖,八大场景重塑就医体验。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擘画“人工智能+医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该政策以“2027年初步建成、2030年全面普及”为双阶段目标,从基层诊疗到临床专科、从患

银发经济陷阱揭秘:羊奶粉变“神药”、理财稳赚成空、养老分红血本无归

全国养老诈骗案频发,涉案超20亿,近万老人遭殃,全国多地接连曝出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坑老”“骗老”恶性事件,普通羊奶粉被吹嘘成“保健神品”、“理财专家”承诺稳赚不赔却致血本无归、养老机构以高息分红诱骗办卡等骗局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羊奶粉“神化”骗局:虚假宣传成重灾区在湖北武汉,中选亿粮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赠送面条、低价购物”等手段吸引高收入中老年群体,将普通羊奶

打造“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 ,黑龙江克东县整合资源构筑服务基层新阵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克东县委社会工作部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服务阵地融合共建新模式,将原有职工驿站与暖新驿站两类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升级改造,成功打造了7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综合服务点,日前,已投入运行,24小时对外开放。此次整合建设工作中,克东县采取新建与改

11月起新车上牌免去车管所排队,线上半小时搞定

公安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一站式数字化办理,实现群众购车上牌“零跑腿”。这一改革被视为公安交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标杆举措,预计每年惠及超1500万车主,节约交通成本超2亿元。全链条数字化:购车、缴税、上牌“一网通办”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措施通过“交管12123”A

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启动,1400万人将参与“人口小普查”

以202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通过入户登记与互联网自主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居住状况的最新变化,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覆盖全国所有抽中

“三亮”引领亮剑民生难题 黑龙江克山县协同发力化解不动产“办证难”

在克山县“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三亮)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县政务服务中心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动产登记窗口与契税窗口协同联动、主动作为,成功破解困扰群众多年的历史遗留房产“办证难”问题,以实际成效擦亮“三亮”品牌,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严查定点药店“阴阳价格”!国家医保局出手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10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这种“阴阳价格”行为指的是完全相同的药品销售给医保患者的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这类行为

学校食堂食材新规出台:双人验货、校长陪餐,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采购验收工作提出明确规范。通过多人联检、源头可溯、透明公开等方式,为校园食品安全再添一道“防火墙”。《指引》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集体验收,公开透明。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食材,应当场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旨在进一步

银发浪潮下的中国守护:14400万老年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床位更加充裕、社区服务日趋完善、文化课程丰富多彩,中国老年人正在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了我国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快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成果。目前我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已提高到64.6%,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突破570万个。---服务体系升级,养老

首部住房租赁专项法规明日生效!2亿租客迎“权益护城河”

标志着2.1亿城镇租房人口(其中一线城市租房占比超40%)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租房时代,迈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新阶段。三大核心突破直击行业痛点居住安全硬约束:明确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

西山区“退休一件事”专窗上线,实现退休业务一站式高效办结

西山区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数字赋能为支撑,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提升窗口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与人性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获得感更真切、幸福感更温暖。

鞍山市2025秋季房交会将于9月开幕 多项惠民政策助力安居置业

9月4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鞍山2025秋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鞍山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次房交会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问题,正式公布本届以“好房・悦居未来”为主题的房交会核心信息。本次房交会政策优惠期为9月7日至11月10日,集中展示将于9月19日-21日在高新区万达广场举办。

医保支付大变革!复杂重症诊疗获特殊通道

国家医保新政为疑难重症打开一扇门,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可申请特殊结算,新技术应用不再“望费兴叹”。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亮点是建立了“特例单议”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申请特殊结算,为使用创新药械、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开辟特殊

教育部启动“双千”计划,离校就业小程序上线

聚焦产业前沿的微专业、直达微信的岗位推送、12万个增量岗位开发、7.1万困难毕业生帮扶…教育部系列增量政策让就业路越走越宽。8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上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通过微信即可访问。该平台基于教育背景和求职期望,为离校毕业生精准推荐匹配岗位信息,提供“不断线”就业支持。这一举措是教育部近期推出的系列增量就业政策的最新一环。

海城创新"政企研"联动模式 赋能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辽宁海城市人社局立足局属海纳众创空间平台优势,特邀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省农业农村厅倪红涛副处长为40余家入驻企业及创业团队授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实操指导,靶向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加速培育“线上纳统企业”,以众创空间“孵化力”激活农产品销售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人社力量。

学前一年保教费全免!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一纸文件,千万家庭的教育账本正在改写,中国学前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国办发〔2025〕27号),正式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将于新学期开始时落地实施,惠及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大班儿童。政策明确,免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的公办园保教

辅助生殖进医保、公积金突破限缴,多孩家庭直接受益!北京发布15项生育支持新政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推出15项具体措施。政策直面低生育率挑战,在医疗、住房、托育、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及允许多子女

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惠及2000多万家庭、中央财政年支出约720亿元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落地,为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送上“真金白银”的民生大礼包。今日(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49件“事”高效落地

企业迁入从七八趟到跑一趟,“个转企”老执照秒变新公司,赣鄱大地上的营商环境变革正悄然重塑企业办事体验。前两年办业务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填表、交材料,有时还要去外地取材料,跑个七八趟才办好是常有的事。”瑞昌市企业服务公司总经理余哲感慨道,“如今只要提前准备好材料,跑一趟就能办好。”他的体验背后,

海南“一件事”改革跑出自贸港加速度

集成办理460万件,31项国家任务落地,特色场景领全国之先。中午12点半,儋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依然忙碌。前来办理护照换发的林女士感慨:“以前请假办事特别麻烦,现在可以预约午休时间,太方便了!”在她身后,税务、企业登记等窗口工作人员正为提前预约的市民办理业务。这是儋州推行“预约办+延时办”服务后的常态场景,也是海南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缩影。自“高效办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