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来自外星的希望——央视发现之旅对赵文敬的报道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河南郑州10月16日电(屈伟林 通讯员晏浩 董水淼)中国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品质栏目对郑州飞龙医疗设备外星舱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受益者赵文敬进行了专题报道。

赵文敬今年81周岁,是1961年北京医学院毕业,毕业后就分配到河医大一附院内科,工作了50多年。目前职称主任医师、教授,现在改名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在在内科工作了50多年,现在主要的专业就是血液病,内科血液病专业,工作了几十年,目前一直还在返聘,工作到现在。

 飞龙2019.7宣传片 正式片 190810.00_02_16_06.Still001.jpg 

作为患者:“我的脊柱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发生过两次坐骨神经疼,但是也就是睡硬板床,休息一个礼拜左右慢慢的恢复,没有太注意,没退休的时候还在坚持上班,一直坚持。从汶川地震那年,那年又发作一次特别的厉害,坐骨神经疼走十步就得停下来,要不下肢的筋脉就扭着劲的疼,疼的没办法走路,拄着拐杖也是一样,疼的特厉害,那一次时间最长。我也去看了很多医院,河医一附院,郑州市骨科医院,后来又到北京三附院骨科去看,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一种是做手术,用钢钉固定,就这种办法,没有其他的好办法。那时候也听说过注射骨髓液,我想椎间盘脱出似乎也不是十分适合,也没人建议我用这种方法,所以一直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飞龙2019.7宣传片 正式片 190810.00_02_37_16.Still002.jpg

作为患者赵文敬讲道:“所以自己的感受就是从汶川地震那年,后来慢慢地坐骨神经疼好了以后,但是病并没有解决,发现脊柱侧弯,后突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明显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脊柱变形,背部突出一大块,穿衣服也不知道有多难看,另一个就是我的身高比原来萎缩了十公分,往那一站,原来都没有我高的人,我现在跟别人一样,甚至我比别人还矮,所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有时候感觉很失望,心理上压力很大,觉得体质还可以,但是不能活动,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是身体上的一些变化。主要感觉这些年走路累,累的无法形容,有时候走到马路上就想坐下来,甚至想躺下来,但是也没地方坐,也没地方躺,只能坚持往前走。走到地方以后,有个依靠的时候,赶紧歇歇,让脊柱休息一下,累得没办法再坚持了,可以说已经到极限,就是这情况,这是最痛苦的一个。另一个就是走路时身体左偏,身体向左边偏,走路这样子倾斜,向左边倾斜,站在那里,站着照个照片都是斜的,向左边偏,这是身体这些年的一些改变。问哪里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也就这样子了,觉得也就这回事了,老了嘛,就这样了,很失望,就这么一种情绪。”

“但是,人活着还是要活动,锻炼作为一直的坚持,游泳、爬山,这些我该锻炼,该怎么做怎么做,但是为减轻腰的负担,膝关节的负担,就要柱一根拐杖,或者是爬山时有扶手,有拉的地方,拉着就可以减轻腰和膝关节的负担,所以多高的山,可以说国内的山几乎我都爬遍,都走过来了。所以在锻炼方面我还是很注意,也只能从这方面自己去努力,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

”在今年春节以前,十月份,我看到了外星舱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的宣传材料,我一看觉得很适合我,觉得对我很对症,我信心满满的,我说咱们去找找,地方在哪儿。就跟老伴两个人一起去找,就找到这里。找到了以后呢,但是人家一听,我的年龄太大不能做,就告诉我不能做,超过七十岁就不做了,我去年已经78周岁,今年79周岁了,虚岁就是80岁了,所以就这么个状态,一听说不能做觉得也很失望,但是我还是想争取来做,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做保守治疗,做中频治疗三个月,也会好一些,但终究不是彻底的办法。但是我就一直坚持,每天都来做中频,但是我跟他们讲,也是要分情况的,年龄是一个条件,但不是一个绝对的禁忌症,人的体质不一样,有的人六十岁骨质就不行了,有的人九十多岁了身体依旧很棒,骨头上没什么改变,所以这要分情况,说的意思就是想跟他们讲讲,能不能试一试看。”

“最后公司的老总来了,看我体质还行,可以试试看,我觉得有希望,就试了几次,从小量的开始,试了几次,觉得很好,做了三、四次,我觉得胸部就能挺起来了。过去走路老是这样探着腰,也很想挺起来,但是挺得很累,现在挺起来不觉得很累,试了几次觉得可以,就正式治疗了,治疗大概半个月左右,我觉得明显的好转了。一个就是身体的左偏基本上纠正了,尽管现在还有一点,不注意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这个改善很明显,再一个就是后背突出的地方也比原来明显的好了,明显的好转,变平了,尽管现在没有完全恢复,但是也平的多了,不像过去,中间鼓个大包,好像塞了一个拳头一样,但是现在是平的,就隆起来一点,穿衣服就相对好一些,对人的精神上也有一定的信心,这是脊柱上的改变。另外,做了以后,身高比过去增加了两公分。再一个就是,走路胸部可以挺起来了,走路不感觉那么累了,现在虽然做完了以后要戴着腰围,来保护腰,让它慢慢的恢复,戴着腰围,我可以走的很远,不感觉累了,之前不行,累的没法忍受,无法形容有多累,就是这种状态。”

飞龙2019.7宣传片 正式片 190810.00_11_41_08.Still003.jpg   

最后,赵文敬告诉我们:“现在做了基本上快一个疗程,我觉得恢复还是不错的。我觉得治疗效果很好,很理想,脊柱病的病人很多,希望有这种情况的病人,尽管来做一做,试一试。一方面是没有多大痛苦,治疗时无创伤,无痛苦,做的很好,对脊柱病人,脊柱病人过去就是开刀,除了开刀,别的没有办法,我觉得不需要开刀,也没有创伤,也没有很大的痛苦,当然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肌肉有挛缩、粘连,会有这些状况,拉的时候会有一点疼,但也不是疼的不能忍受,第二天疼痛就不存在了,就恢复了,非常的好。我觉得这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特别是年龄大的,年龄段可以扩大一些,不作为年龄限制,七十岁就不能做了,根据体质,没有骨质的破坏,没有骨质的病变,都可以来做,所以治疗效果非常好,对脊柱的病人带来一种希望。


【责任编辑:李文文】

科技赋能医疗新纪元!五部门联推“AI+医疗”实施意见

2030年基层诊疗将实现智能辅助全覆盖,八大场景重塑就医体验。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擘画“人工智能+医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该政策以“2027年初步建成、2030年全面普及”为双阶段目标,从基层诊疗到临床专科、从患

银发经济陷阱揭秘:羊奶粉变“神药”、理财稳赚成空、养老分红血本无归

全国养老诈骗案频发,涉案超20亿,近万老人遭殃,全国多地接连曝出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坑老”“骗老”恶性事件,普通羊奶粉被吹嘘成“保健神品”、“理财专家”承诺稳赚不赔却致血本无归、养老机构以高息分红诱骗办卡等骗局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羊奶粉“神化”骗局:虚假宣传成重灾区在湖北武汉,中选亿粮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赠送面条、低价购物”等手段吸引高收入中老年群体,将普通羊奶

打造“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 ,黑龙江克东县整合资源构筑服务基层新阵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克东县委社会工作部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服务阵地融合共建新模式,将原有职工驿站与暖新驿站两类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升级改造,成功打造了7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综合服务点,日前,已投入运行,24小时对外开放。此次整合建设工作中,克东县采取新建与改

11月起新车上牌免去车管所排队,线上半小时搞定

公安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一站式数字化办理,实现群众购车上牌“零跑腿”。这一改革被视为公安交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标杆举措,预计每年惠及超1500万车主,节约交通成本超2亿元。全链条数字化:购车、缴税、上牌“一网通办”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措施通过“交管12123”A

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启动,1400万人将参与“人口小普查”

以202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通过入户登记与互联网自主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居住状况的最新变化,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覆盖全国所有抽中

“三亮”引领亮剑民生难题 黑龙江克山县协同发力化解不动产“办证难”

在克山县“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三亮)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县政务服务中心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动产登记窗口与契税窗口协同联动、主动作为,成功破解困扰群众多年的历史遗留房产“办证难”问题,以实际成效擦亮“三亮”品牌,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严查定点药店“阴阳价格”!国家医保局出手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10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这种“阴阳价格”行为指的是完全相同的药品销售给医保患者的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这类行为

学校食堂食材新规出台:双人验货、校长陪餐,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采购验收工作提出明确规范。通过多人联检、源头可溯、透明公开等方式,为校园食品安全再添一道“防火墙”。《指引》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集体验收,公开透明。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食材,应当场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旨在进一步

银发浪潮下的中国守护:14400万老年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床位更加充裕、社区服务日趋完善、文化课程丰富多彩,中国老年人正在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了我国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快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成果。目前我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已提高到64.6%,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突破570万个。---服务体系升级,养老

首部住房租赁专项法规明日生效!2亿租客迎“权益护城河”

标志着2.1亿城镇租房人口(其中一线城市租房占比超40%)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租房时代,迈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新阶段。三大核心突破直击行业痛点居住安全硬约束:明确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

西山区“退休一件事”专窗上线,实现退休业务一站式高效办结

西山区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数字赋能为支撑,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提升窗口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与人性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获得感更真切、幸福感更温暖。

鞍山市2025秋季房交会将于9月开幕 多项惠民政策助力安居置业

9月4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鞍山2025秋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鞍山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次房交会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问题,正式公布本届以“好房・悦居未来”为主题的房交会核心信息。本次房交会政策优惠期为9月7日至11月10日,集中展示将于9月19日-21日在高新区万达广场举办。

医保支付大变革!复杂重症诊疗获特殊通道

国家医保新政为疑难重症打开一扇门,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可申请特殊结算,新技术应用不再“望费兴叹”。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亮点是建立了“特例单议”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申请特殊结算,为使用创新药械、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开辟特殊

教育部启动“双千”计划,离校就业小程序上线

聚焦产业前沿的微专业、直达微信的岗位推送、12万个增量岗位开发、7.1万困难毕业生帮扶…教育部系列增量政策让就业路越走越宽。8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上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通过微信即可访问。该平台基于教育背景和求职期望,为离校毕业生精准推荐匹配岗位信息,提供“不断线”就业支持。这一举措是教育部近期推出的系列增量就业政策的最新一环。

海城创新"政企研"联动模式 赋能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辽宁海城市人社局立足局属海纳众创空间平台优势,特邀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省农业农村厅倪红涛副处长为40余家入驻企业及创业团队授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实操指导,靶向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加速培育“线上纳统企业”,以众创空间“孵化力”激活农产品销售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人社力量。

学前一年保教费全免!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一纸文件,千万家庭的教育账本正在改写,中国学前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国办发〔2025〕27号),正式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将于新学期开始时落地实施,惠及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大班儿童。政策明确,免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的公办园保教

辅助生殖进医保、公积金突破限缴,多孩家庭直接受益!北京发布15项生育支持新政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推出15项具体措施。政策直面低生育率挑战,在医疗、住房、托育、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及允许多子女

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惠及2000多万家庭、中央财政年支出约720亿元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落地,为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送上“真金白银”的民生大礼包。今日(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49件“事”高效落地

企业迁入从七八趟到跑一趟,“个转企”老执照秒变新公司,赣鄱大地上的营商环境变革正悄然重塑企业办事体验。前两年办业务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填表、交材料,有时还要去外地取材料,跑个七八趟才办好是常有的事。”瑞昌市企业服务公司总经理余哲感慨道,“如今只要提前准备好材料,跑一趟就能办好。”他的体验背后,

海南“一件事”改革跑出自贸港加速度

集成办理460万件,31项国家任务落地,特色场景领全国之先。中午12点半,儋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依然忙碌。前来办理护照换发的林女士感慨:“以前请假办事特别麻烦,现在可以预约午休时间,太方便了!”在她身后,税务、企业登记等窗口工作人员正为提前预约的市民办理业务。这是儋州推行“预约办+延时办”服务后的常态场景,也是海南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缩影。自“高效办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