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81岁“愚公”深山19年修复明代古石殿 完成父亲遗愿


60多岁的老人本该是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可19年前,偏偏有这样一位老人,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湖南省湘乡市白田镇南薰山上,有一位叫陈连芳的81岁老人,凿石重修家乡的明代古建筑已整整19个春秋。

陈连芳站在南薰山上 向一鹏 摄

陈连芳站在南薰山上 向一鹏 摄

当初的万元户放弃一切回乡修祖殿

位于新苗村的雷祖殿,从明朝末年开始,几经损毁,废了建,建了又废,陈连芳的爷爷和父亲都参与过这座古建筑的重建。陈连芳祖上三代都是石匠,修桥、修路、修墓,他从12岁干起,一直做到现在。

陈连芳走进雷祖殿 向一鹏 摄

陈连芳走进雷祖殿 向一鹏 摄

“我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各个地方都去过,主要是修桥、水利工程等,所以修石殿我很内行,也是我的兴趣爱好。”陈连芳介绍,他自小家境贫寒,上了两年小学随父亲学习石雕,成年后就依靠这门手艺闯天涯。

陈连芳在墙壁上刻下许多字 向一鹏 摄

陈连芳在墙壁上刻下许多字 向一鹏 摄

陈连芳受父亲的影响很深。父亲陈月初,从山中凿来花岗岩,重修了雷祖殿石屋。遗憾的是,雷祖殿共有三间房屋,陈月初只修复了一间。

1958年,陈连芳刚刚20岁,这一年父亲去世。父亲留下遗言,希望山里能有座凉亭,雷祖殿那两间石屋也要修好。

父亲的这句话被陈连芳铭记于心。

修缮好的部分石殿 向一鹏 摄

修缮好的部分石殿 向一鹏 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陈连芳来到长沙做烤红薯、甜酒、凉粉等生意,渐渐的有了一些积蓄,并买了两个小门面。

1988年,他将房产以8000多元的价格卖掉,加上自己的积蓄共1万多元回到湘乡老家,开始修石殿工程。

2001年,南薰山上残损的雷祖殿突然倒塌,这让陈连芳焦虑不已。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自己手中将这座老建筑重建好。

修石殿需要大量的花岗岩 向一鹏 摄

修石殿需要大量的花岗岩 向一鹏 摄

问题是,钱都被拿去修石殿了,那家里怎么办?陈连芳的举动遭到妻儿的强烈反对,他也试图去说服一家人,却无功而返。于是,他干脆一心扑在自己的“事业”上。

陈连芳妻子李彩中说,自己并不想参与陈连芳的事,儿子也不参与,陈连芳个性强,到现在还是一样,不过他的意志力也很坚强。“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他身体更好,健康长寿。”

陈连芳的妻子李彩中 向一鹏 摄

陈连芳的妻子李彩中 向一鹏 摄

“我还是2011年上去过,那时候搞了一个什么的竣工仪式,请了几桌客,很热闹。”李彩中表示,由于她年龄大了爬山吃力,就再没有上过山了。

海拔500米高的南薫山上 向一鹏 摄

海拔500米高的南薫山上 向一鹏 摄

村上的人大多数都支持陈连芳修老石殿,也体现在行动上。“陈老坚持这么久我们都还是很佩服他的,有恒心啊,很多村民帮他的忙,做事不要工资,抬石头、送油送米、捐款的都有,现在旅游的人多了,对村里也有好处。”新苗村村委会主任刘韶光说。

不难想象,修石殿是万分艰辛的,尤其还是一个人。陈连芳吃住都在500米高的南薰山上,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9年。

山上没有水没有电,陈连芳只能去找山泉水喝,用煤油灯照明。以前找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有水井,后来他经过村民的指点,2008年终于打井成功。陈连芳说,泉水很清澈,天气干的时候,村里的人都来此处挑水。

陈连芳居住在山上自建的房子里(图上部分) 向一鹏 摄

陈连芳居住在山上自建的房子里(图上部分) 向一鹏 摄

由于下山不便,陈连芳在山上种了一些辣椒、丝瓜、白菜等蔬菜,吃不完就晒干保存起来,平时的饮食基本能自给自足。

粗茶淡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人家的身体十分硬朗,从未进过医院。“这里空气很好,环境好,我很喜欢在这里住。”陈连芳表示,自己过习惯了清静日子,并不喜欢去繁华的地方。

陈连芳的卧室十分简陋 向一鹏 摄

陈连芳的卧室十分简陋 向一鹏 摄

修石殿需要大量的石头,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而来的花岗岩。小石头他自己搬,但最轻的也有一百多斤,大石头则是请人帮忙用拖拉机运送上来。锤子、钳子等修石殿的所有工具,也都是陈连芳自己买回来。

就这样坚持11年后,石殿主体工程完工,此时陈连芳已73岁,古稀之年的他却仍旧没有休息的打算,此后数年,他仍旧每日一凿一锤地继续自己的“事业”。

老人的工具房内摆放着锤子等各种工具 向一鹏 摄

老人的工具房内摆放着锤子等各种工具 向一鹏 摄由于常年修石殿,老人的手变得粗糙且伤痕累累。 向一鹏 摄

由于常年修石殿,老人的手变得粗糙且伤痕累累。 向一鹏 摄

渐渐地,老人开山凿石修复古石殿的故事也传开,山中来往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宫殿”或成旅游胜地

石殿,即石造的宫殿。宋代苏辙《登嵩山•将军柏》诗:“肃肃避暑宫,石殿秋日冷。” 元朝虞集《玉华山》诗:“光凝石殿千年雪,影动银河八月槎。”可见,石殿是难得一见的景点。

陈连芳在凿岩石 向一鹏 摄

陈连芳在凿岩石 向一鹏 摄

“以前雷祖殿这里都是悬崖陡壁,根本来不了人。大的石头都是手工凿开的,人工凿开的石块就‘听话’,形状是要长就长,要宽就宽。”看着自己的作品,陈连芳感慨不已。

雷祖殿虽然有大门,但却从不上锁。唯独工作间,每次下山前陈连芳都会细心检查,这里面是他19年来开山劈石用到的工具。石殿大致完工后,这些工具都被他细心地收了起来。

陈连芳进入上锁的工作室 向一鹏 摄

陈连芳进入上锁的工作室 向一鹏 摄

他饿了就用开水泡白米饭,渴了就在石洞里捧一口凉水喝。有时,容易凿的石料一天能凿一米,硬的石料一天就凿几十厘米。

在陈连芳所住的石屋房间内,摆放了一些如《中华文明五千年》《三国演义》等书籍,平时没事的时候陈连芳就喜欢啃书本。

他说,看书会让自己的眼光变得长远一点,思维也会更加敏捷。

老人在闲暇之余喜欢看书 向一鹏 摄

老人在闲暇之余喜欢看书 向一鹏 摄

陈连芳也很在乎来访者的感受。那个叫“百花亭”的地方,是因为一对游客身体不便上山,老人就承诺修“百花亭”,以方便游客乘凉。果然在第二年,亭子就修好了。

石殿完工后,陈连芳在石殿各处都刻下了自己写的诗文,他说这要感谢闲暇之余的读书识字。

老人在他建造的“文化宫”石殿上刻着“漫漫人生路” 向一鹏 摄

老人在他建造的“文化宫”石殿上刻着“漫漫人生路” 向一鹏 摄

“所有的雕画都是我刻的,对联也是我自己写的,我只希望它们能和南薫山的花岗岩一样,万古长存。”陈连芳说。

如今,每年来石殿的游客越来越多,陈连芳希望每名访客都能爱护这里的环境,这也是对他事业的一份支持。

陈连芳在山下的住处 向一鹏 摄

陈连芳在山下的住处 向一鹏 摄

谈及未来打算,陈连芳表示,他的愿望是再刻一些人物雕像。“只要我还做得动,就会一直做下去。”

【责任编辑:李文文】

科技赋能医疗新纪元!五部门联推“AI+医疗”实施意见

2030年基层诊疗将实现智能辅助全覆盖,八大场景重塑就医体验。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擘画“人工智能+医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该政策以“2027年初步建成、2030年全面普及”为双阶段目标,从基层诊疗到临床专科、从患

银发经济陷阱揭秘:羊奶粉变“神药”、理财稳赚成空、养老分红血本无归

全国养老诈骗案频发,涉案超20亿,近万老人遭殃,全国多地接连曝出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坑老”“骗老”恶性事件,普通羊奶粉被吹嘘成“保健神品”、“理财专家”承诺稳赚不赔却致血本无归、养老机构以高息分红诱骗办卡等骗局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羊奶粉“神化”骗局:虚假宣传成重灾区在湖北武汉,中选亿粮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赠送面条、低价购物”等手段吸引高收入中老年群体,将普通羊奶

打造“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 ,黑龙江克东县整合资源构筑服务基层新阵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克东县委社会工作部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服务阵地融合共建新模式,将原有职工驿站与暖新驿站两类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升级改造,成功打造了7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综合服务点,日前,已投入运行,24小时对外开放。此次整合建设工作中,克东县采取新建与改

11月起新车上牌免去车管所排队,线上半小时搞定

公安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一站式数字化办理,实现群众购车上牌“零跑腿”。这一改革被视为公安交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标杆举措,预计每年惠及超1500万车主,节约交通成本超2亿元。全链条数字化:购车、缴税、上牌“一网通办”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措施通过“交管12123”A

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启动,1400万人将参与“人口小普查”

以202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通过入户登记与互联网自主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居住状况的最新变化,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覆盖全国所有抽中

“三亮”引领亮剑民生难题 黑龙江克山县协同发力化解不动产“办证难”

在克山县“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三亮)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县政务服务中心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动产登记窗口与契税窗口协同联动、主动作为,成功破解困扰群众多年的历史遗留房产“办证难”问题,以实际成效擦亮“三亮”品牌,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严查定点药店“阴阳价格”!国家医保局出手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10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这种“阴阳价格”行为指的是完全相同的药品销售给医保患者的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这类行为

学校食堂食材新规出台:双人验货、校长陪餐,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采购验收工作提出明确规范。通过多人联检、源头可溯、透明公开等方式,为校园食品安全再添一道“防火墙”。《指引》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集体验收,公开透明。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食材,应当场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旨在进一步

银发浪潮下的中国守护:14400万老年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床位更加充裕、社区服务日趋完善、文化课程丰富多彩,中国老年人正在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了我国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快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成果。目前我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已提高到64.6%,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突破570万个。---服务体系升级,养老

首部住房租赁专项法规明日生效!2亿租客迎“权益护城河”

标志着2.1亿城镇租房人口(其中一线城市租房占比超40%)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租房时代,迈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新阶段。三大核心突破直击行业痛点居住安全硬约束:明确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

西山区“退休一件事”专窗上线,实现退休业务一站式高效办结

西山区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数字赋能为支撑,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提升窗口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与人性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获得感更真切、幸福感更温暖。

鞍山市2025秋季房交会将于9月开幕 多项惠民政策助力安居置业

9月4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鞍山2025秋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鞍山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次房交会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问题,正式公布本届以“好房・悦居未来”为主题的房交会核心信息。本次房交会政策优惠期为9月7日至11月10日,集中展示将于9月19日-21日在高新区万达广场举办。

医保支付大变革!复杂重症诊疗获特殊通道

国家医保新政为疑难重症打开一扇门,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可申请特殊结算,新技术应用不再“望费兴叹”。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亮点是建立了“特例单议”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申请特殊结算,为使用创新药械、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开辟特殊

教育部启动“双千”计划,离校就业小程序上线

聚焦产业前沿的微专业、直达微信的岗位推送、12万个增量岗位开发、7.1万困难毕业生帮扶…教育部系列增量政策让就业路越走越宽。8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上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通过微信即可访问。该平台基于教育背景和求职期望,为离校毕业生精准推荐匹配岗位信息,提供“不断线”就业支持。这一举措是教育部近期推出的系列增量就业政策的最新一环。

海城创新"政企研"联动模式 赋能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辽宁海城市人社局立足局属海纳众创空间平台优势,特邀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省农业农村厅倪红涛副处长为40余家入驻企业及创业团队授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实操指导,靶向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加速培育“线上纳统企业”,以众创空间“孵化力”激活农产品销售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人社力量。

学前一年保教费全免!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一纸文件,千万家庭的教育账本正在改写,中国学前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国办发〔2025〕27号),正式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将于新学期开始时落地实施,惠及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大班儿童。政策明确,免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的公办园保教

辅助生殖进医保、公积金突破限缴,多孩家庭直接受益!北京发布15项生育支持新政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推出15项具体措施。政策直面低生育率挑战,在医疗、住房、托育、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及允许多子女

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惠及2000多万家庭、中央财政年支出约720亿元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落地,为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送上“真金白银”的民生大礼包。今日(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49件“事”高效落地

企业迁入从七八趟到跑一趟,“个转企”老执照秒变新公司,赣鄱大地上的营商环境变革正悄然重塑企业办事体验。前两年办业务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填表、交材料,有时还要去外地取材料,跑个七八趟才办好是常有的事。”瑞昌市企业服务公司总经理余哲感慨道,“如今只要提前准备好材料,跑一趟就能办好。”他的体验背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