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大森林的歌者——著名生态诗人王志山先生

发展新闻副本.jpg

作者/魏中国 葛鸿飞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人生漫长,难免薄凉风寒,于是就有人用红枣与青梅煮酒,来暖心檐上飘荡的冰凉雨丝儿。

人生豪迈,难免落寞平庸,于是就有人用白雪与诗歌煮酒,来激发胸怀中弥漫的英雄气概。

以上两种境遇,似乎囊括了整个诗人的世界,也涵盖了芸芸众生。

然而,在艾绿霞红、松青雪白的小兴安岭的怀抱里竟走出一位别样的诗人,也演绎着一个别样的人生。

他用自己毕生的激情与才华,书写河山,赞美祖国,为大时代填词作跋。

他用自己毕生的积蓄与韶华,攒拢乡愁,赞美家乡,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添砖加瓦。

他就是民盟中央委员、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生态文学艺术家协会主席、全国著名生态诗人王志山先生。

21.png

(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在那仲秋露白、枫红柳绿的红松故乡。

在那松萝倒悬、红墙黛瓦的林都宾馆。

在那庄严、肃穆的主席台上,担纲黑龙江生态文学艺术家协会首届主席、伊春市副市长、著名生态诗人王志山正用他这高亢、豪迈,又具有一定磁性的声音做主旨发言,他抑扬顿挫地讲道:仰止高山,让人感觉我们个体的渺小;崇尚碧水,让人感觉我们集体的博大。我们无疑是一群来自全省各地,乃至祖国大江南北文学艺术的爱好者与从业者,但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才走到一起来的。那就是我们彼此将来文学艺术创作的主题就是“以生态做标签,以环保做理念”,用我们的才华与赤诚来歌颂我们的祖国,来赞美我们的家乡。而这个刚刚掀开“红盖头”的黑龙江省文学艺术家协会就是我们栖息身心、蜗居心灵的一棵参天大树,把我们这些“飞鸽”牌的歌手,都变成“永久”牌的百灵。

他这种“绿色改变世界、生态营造未来”的理念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也赢得了在场的社会名流与文坛泰斗们的热烈掌声。

黑龙江省生态文学艺术家协会的建立,由于它不但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我国国有林区“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宣传的需要,它就像一粒饱满的种子,一经落地,便在东北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与结果,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

截止目前,协会正式入会的会员已经破千人,我国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以及各个门派的表演艺术家也加入其中。协会也因此成了维护我们国家绿色生态安全战略中不可忽视的一支有生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协会会员发稿量突破新高,上万篇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风中金菊,在祖国文化艺术的百花园里争奇斗艳,成了全国精神文明灿烂的一景。

众所周知,王志山不但是我国生态诗人的翘楚,也是整合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生态绿”、“环保蓝”做标签的诗人的行家里手。由他在网易博客上组建的“伊春绿色生态文学”曾走红网络。当年,圈子聚集的草根诗人与文学爱好者就有上万人,不但成了许多文人墨迹茶余饭后趋之若鹜的香格里拉,也成了当时网络文学中一股不可小觑的清流。

2009年,王志山积极促成“伊春绿色生态文学”圈子与诗刊的合作,与诗刊联手举办了全国“红松杯”诗歌大奖赛,把许多名不见经传的草根诗人亲手送进了诗刊这个我国诗歌最高的殿堂,对于当时培植我国有潜力的文学新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年轻诗人安澜就是在那次诗歌大奖赛中超尘拔俗,脱颖而出,完成了从一个草根诗人向诗歌王子的蝶变。至今,这段文学佳话依然被全国广大文友们津津乐道,成了一段“毛毛虫变美丽蝴蝶”的传奇。

(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古树香草满山坡,小溪清河渡碧波”。在祖国东北边陲小兴安岭的脚下,有一条湛蓝色的河水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千年沧桑,万年的仓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某一个红叶题诗的金秋,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的王志山还没有来得及褪去青春的羞涩,就独自一人背包摞伞地来到了汤旺河畔伊春市交通局报到,从此便开始了他作为大森林歌者无比荣耀的一生。

王志山刚来伊春那会儿,面对这里松萝倒挂、枫红柳绿与鹿鸣翠谷的大森林景象,他孩子般地手舞足蹈,着实让他高兴了好一阵子,但是他与这块土地的“蜜月期”很快就结束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伊春的冬天能冻掉人的下巴,尤其,刚入冬那昏天地暗的“大烟炮”能把人当成一片微不足道的落叶吹上天去。当时,他单位的住宿条件也不好,吃的就更不用说了,每天三顿“窝头就白菜土豆汤”,汤里的油星儿也少得出奇,从来就没看到过“今夜星光灿烂”的时候,就像乌拉噶金矿地下泥土里的金沙,让人珍贵得不得了。总之,在那个“天当被,地当炕,野菜也能当干粮”的年代里,王志山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学生娃要克服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但他亲眼目睹了林场父老乡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祖国社会主义新林区的干劲,也充分感受到了他们倒屣迎宾、古道热肠的侠义情怀。于是,大森林的绿色交响便成了他歌颂祖国、赞美人民最初的主旋律。

大森林里的鸟叫鹿鸣便成了他最爱听的歌声。

大森林里的风花雪月便成了他最爱看的字画。

从此,他便与小兴安岭上这块郁郁葱葱的碧水丹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与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伊春这块地球村里最大的“祖母绿”也成了他一生起飞梦想、蜗居心灵的栖息之地。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春鞋第一痕”。他曾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跨雪原,穿林海”到山上林场调研林场干部职工刚刚发展起来“半山青翠半山红”的林下经济。

他曾盘腿坐在林区普通家庭的火炕上,与林业工人老大哥进行关于怎么样才能让“林子长起来,产业兴起来,职工富起来”的促膝长谈,完事之后,再与他们一起干豆腐卷大葱“喝二两”,顺便吼上几嗓子“我们工人阶级有力量”。

他曾为这块方兴未艾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们填词作赋,经常子夜秉烛,奋笔疾书,通宵达旦。而后,再眺望窗外晨曦之中那刚正不阿的浩浩青山与那充满希冀的莽莽林海,热泪潸然,感慨万千。

宝剑锋芒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就是在那个期间内,他着意青山,崇尚碧水,先后创作了一系列描绘大森林景致与伊春林区父老乡亲火热生活画面的诗歌作品。他这些“鸟叫风鸣是歌谣,白雪灰狼是童话”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在全国广大读者中也引起了共鸣。

北风呼啸/大雪铺地/孩子趴在窗上/挤扁了鼻子/雪化了/朝阳坡飘着白气/妈妈敞开门/几只小燕子飞了出来(辑自于《生活的牧歌》之一《孩子与春天》)

孩子横着短鞭/像巡逻的士兵/羊儿吻着草坡/山沟里静静/老榆树下/爷爷睡了/小风轻轻/撩着他的甜梦(辑自于《生活的牧歌》之二《牧》)

山泉叮咚叮咚/唱着清脆的歌声/掬起一盆清水/捧来几颗星星/风儿吹走了夜/我捧着一个黎明(辑自于《生活的牧歌》之三《捧》)

也许是对原始的记忆/对自然渴望的揭示/在经历了丰美与凋零/生长与消亡的检视之后/人们将森林收藏起来/浓缩成瞬间的永恒/山林因收藏而永生/动物因凝固而存在/空气因浓缩而清新/生态因制约而平衡/就连山路孕育的故事/也只能喧沸溪流的蜿蜒(辑自于《生活的牧歌》之四《浓缩的森林》)

是谁/昂首傲风雪/疾步奔山巅/肩头的枪刺挑开黛色的帷幕/风刀刻下/山核桃的皱纹/吻下松柏清晰的年轮/霜雪染白/稀疏的鬓发/涂白条条崎岖的山路/他长居深山却不孤独/树木是他的伴侣/他是绿色家族的公仆/他从未离山却游遍天涯/木材溢出的馨香/是他的丹心的流露/冬天的山林里/一位护林人/一棵会行走的树(辑自于《生活的牧歌》之五《会行走的树》)

这些带着松树油子味道的长调短句,在王志山的诗山辞海里,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尤其,一首描述白桦树眼睛的诗作,着实让笔者感动一番,暗暗佩服诗人能把自己敏锐的视角与大森林一花一叶的有榫连接,天衣无缝,手法老道。

与白桦树对视/我的内心/长出无数个瞳孔/在写满深情的/树干上流连/白桦树的眼睛/不规则状的/立体排列开/错落迷惑的/含羞沉思/会意传神的/低眉私语/朦胧钦羡的/秋波荡漾/憧憬妩媚的/热辣情怀/在这白桦树的边缘/凝神/我也站成一棵树/把灵魂至于森林/双手伸向季节/捧起春风的柔情/冬雪的清冷/思索着/素洁与高雅/纯粹与清丽/以及许许多多/森林与空气/环境与人的故事(辑自于《生态的承诺》之一《白桦树的眼睛》)

王志山就像摄影师一样,一边用他的诗句多维度地涉猎森林的发展史,一边用他的睿智深层次地挖掘人性的真善美。

(三)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其实,笔者真正走进诗人的世界里,还要感谢我国著名朗诵家王曼女士对王志山这组《大森林史诗》诗篇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诵。

记得那是去年一个杏黄枣红的秋天傍晚,独居京畿,闲来无事,偶尔掀翻我的朋友圈,发现了这个链接,顺手打开,让我顿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既佩服诗人对我们人类摇篮的大森林力透纸背的描述,也佩服王曼女士“黄钟大吕”的朗诵功力。那来自大森林里的的天籁之音,让笔者顿感醍醐灌顶,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牵引着我们的心灵。

沿着地衣,草类,苔藓的/路经,厘清灌木/杂乱无章的/发散思维/一棵二棵三棵无数棵/主干挺直的乔木/立起来,渐渐的蔓延开/在三亿年前诞生于/大海的山岭上/诞生出向大海一样/波涛汹涌的名字一一大森林/森林植物群落的祖先们/为迎接家族希望的/主心骨,儿子孙子重孙子/亦或重重孙子的/诞生,做足了奉献老我/举贤任能的所有准备/因为,乔木的兴衰成败/决定着森林家族/所有成员的未来命运/由此,同一个梦想/诠释出不争名份的和谐/谦卑,孕育着高尚和伟大(辑自于《大森林史诗》之一《森林的诞生》)

王志山这诗句经由王曼女士的口中跌宕起伏,时而如溪流,潺潺歌唱,轻轻流淌。时而如江河,一泻千里,奔腾不息。让人感到了一股强烈地推动时代前进的绿色生态文化的力量,也让人暗暗佩服诗人那力透纸背的文学功力。不由得让我们回忆起在联合国生态气候峰会上,印尼总理萨诺与其异曲同工的呼唤:“如果不是我们,那应该是谁?如果不是现在,那应该是何时?如果不是这里,那应该是哪里?”

其实,不管萨诺那泪流满面的充满公义的声讨,还是诗人这发自心灵的人文劝导,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相同的信息,这就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这个宇宙中流浪的湛蓝色星球,已经开始缺林少绿,雾霾横行,生态脆弱到了冰点。因此,保护大森林——我们人类的摇篮,已是刻不容缓。

也由此可见,诗人王志山这些彰黄掩朱、纷红骇绿的讴歌森林、赞美家乡诗句的重要性,社会进步意义不言而喻,而这种绿色文化的牵引势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总之,这是笔者一生经历不多的一次文化饕餮的盛宴,这是笔者一生经历仅有的一次最美好的月下时光。也是当今明星劈腿、“网红”泛滥的我们朋友圈里一股难得的清流。

让我们再一次打开他这杜鹃作封面、雪花作封底的诗集,在欣赏他诗作的同时,也品味一下他这别样的诗意人生。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凡是见到过王志山本人的文友,无不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纷纷坦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为自己有生以来能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在文学苦旅上并肩跋涉感到庆幸。

王志山身上始终弥漫着一股书卷气,待人总是彬彬有礼,待物更是不争不贪,他人钱财不取毫厘。用他的话讲就是“一箪食,一豆浆,足矣。”

这些年来,他除了本职工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用在了诗歌创作上。真可谓是辞海之家,著作等身。他创作的诗集《生活的牧歌》、《生命的风景》与《生存的剧本》等几本书早就在全国广大读者中传阅已久,成了他们学习研讨的珍本。尤其,其中还有一首被王曼女士朗诵的,曾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诗歌《远山》,在互联网上一直广为流传,受到广大网友们一致好评,得以青睐。

远山/傍晚的轮廓/忽略了/树木的身材/在低垂的夜幕上/划一条波峰上扬/波谷低垂的/曲线/游弋/不规则的正弦/森林的轨迹/被泛黑的视觉吞噬/寂静孕育骚动/裹进溪流的婉转/野花的馨香/以及/山雀的细语/树木膨胀年轮/涌动向上的思绪/有呼吸的颜色/消失在路灯的星光/霓虹的张扬/相悖悠远的深邃/远山与小镇/在明暗不同的背景里/用自己的方式/进入各自的梦乡(辑自于《生存剧本》之一《远山》)

毋庸置疑,王志山在一砖一瓦、一花一叶地构建自己神圣诗歌殿堂的同时,也开创了全世界华语“绿色生态诗歌”的先河,使其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长河里一朵波澜不惊的浪花儿,滋养人的眼窝,沁怡人的心脾,鸡汤人的心灵!

(四)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众说周知,王志山是当前我国地市级地方领导当中一位最具有文学天赋的的领导干部。在四十多年从政生涯里,他一直热衷于我国生态绿色文学创作,对其从政的地域生态保护工作始终竭尽所能,不遗余力。他不仅工作踏实,作风优良,率先垂范,而且群众口碑极好,为人称道。

阳光荏苒,岁月蹉跎。这些年来,尽管他每天案头上的工作牵萝藤蔓,可谓千头万绪,但在业余时间里,他还是刻苦读书,积极进取,潜心创作。他创作的诗歌作品竟高达数千首,结集出版的诗集有《生活的牧歌》、《生态的承诺》、《生存的剧本》、《生长的印痕》、《生命的风景》与《生辉的历程》六部带“生”字头系列自由体诗集六部;与作家、书法家张华中先生共同创作的《百花诗书》、《百树诗书》、《百山诗书》、《百鸟诗书》、《百水诗书》与《百象诗书》等六部“百”字系列格律诗、书法作品,已经出版二部;主编出版诗集《大森林诗草》、《伊春的颜色》二部;出版经济类专著《中国林区綠色经济概论》、《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展望》与《中国特色经济理论实践》三部;在《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与《诗选刊》等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作品近千篇(首)。

至今,王志山这些粲花之舌的诗作,不但成了广大生态环保志愿者与文艺新青年栖息心灵、晾晒理想的“绿岛”,也成了我国绿色生态文学一个标签式的里程碑。

2011年,又是一年芳草绿。作为伊春市主抓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副市长王志山因工作需要,调离了伊春行政区,去了离伊春并不遥远的双鸭山市工作。在他临行前,他和妻子整理一家人行囊之时,他首先把自己这些年来撰写给大森林与他第二故乡伊春的那一摞诗集挑出来装入行囊。他这一举动,惹得妻子好一阵子不乐意,之后也常常抱怨他说:你王志山心里只有你的工作和你这“宝贝疙瘩”似的破诗歌,从来没有你的老婆孩子与家人。

王志山在伊春工作了整整三十年,屈指可数,总共10950个日日夜夜,除了他雷打不动的工作时间外,他基本把自己的业余时间交给了他钟爱的诗歌,他没有停止过一天为大森林歌唱,没有停止过一天为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填词作赋。

有人说他在诗歌的领域里即是千里马,又是伯乐。

有人说他在诗歌的大学堂里即是老夫子,又是小学生。

总之,他对于诗歌的虔诚,不亚于对他的信仰。

他也常常和聚集在他身边的文友们这样讲:歌颂我们的祖国,赞美我们的家乡,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而诗歌就是抒发我们赤子情怀的一种最直截了当的载体。

春风化雨,从善如流。而今,王志山凭借着他自己独特的人格力量,在这条被他视为自己“第二生命线”的文学苦旅之上感召了与他志同道合的许多人,聚集在他身边大江南北的文人墨客也越来越多。尤其,他担纲的黑龙江生态文学艺术家协会,被他经营得有声有色,已经成了我国倡导“绿色生态环境保护主义”的排头兵与领头羊。

(五)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有人说王志山的诗歌就像青山坳里一株静静的达子香,在当今文坛桃李纷争之中,恪守着一份清清的暗香。

有人说王志山的诗歌就像白桦河上一朵肃穆的雪莲花,在当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之中,恪守着一份洁白的孤傲。

而我却说王志山的诗歌是大时代的引索,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注脚。

无论从他早期咿呀学语般带着乡土气息的诗歌作品,还是如今他这一如铜钟大吕般带着时代主旋律的吟唱,无不烙印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光辉印痕。这即是我们年轻共和国长高拔节的符号,也是他报效祖国的青春不悔的年轮。让我们再一次怀着一种无比敬仰的心情,来品读诗人王志山以下这几首侵染他墨宝与心血的诗作。

他在《大森林诗草》之《家族诗话》里这样写到:

爷爷说/森林是我用斧头/弯把子锯/采集的家具料和窗户扇/是山村灶里的柴火

爸爸说/森林是我用/马套子和小火车/运出的房梁与枕木方/是城市矗立的风景

哥哥说/森林是我用/刨穴镐与清林刀/营造的蓄水池和负离子/是人类生存的依托

孩子说/森林是我用/小蜡笔与调色板/涂鸦的/五色石和七彩梦/是地球原有的本色。

诗人寥寥数笔就把我们与大森林的渊源描述得活灵活现,两者互相帮衬、互相依托的关系简约明了地流淌在作者的笔端,让人在感喟时代沧桑的变迁之时,也加深了彼此头脑里的绿色生态意识。而《大森林诗草》的另一组《小兴安岭的色彩》又给予人一种别样的情怀。让我们广大读者读罢,如沐春风,染色生命,寄予未来,蓦然突兀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1)

紫色/是初春的杜鹃花/点缀小兴安岭山坳的/神话/当掀起雪被的南风/轻轻摇醒了/黑礁岩缝隙的/朦胧/一种复苏的力量/从裸露的灌木的枝条上/长出来/摇曳无际嫣红/开花的倔强/省略了绿叶的点缀/花瓣娇俏/簇拥浪漫的血色

(2)

绿色/是盛夏的红松树/缱绻小兴安岭山峦的/情书/当柔软枝条的细雨/悄悄运泽了/针阔叶律动的/憧憬/一股浓阴的思潮/从松针锋利的指尖上/涌出来/汇成万顷碧波/繁荣的张扬/隐匿了山花的娇羞/葱茏欲滴/彰显醉人的青翠

(3)

彩色/是仲秋的五花山/涂抹小兴安岭山坡的油画/当孕育成熟的骄阳/缕缕描出了/柞椴榆桦松的/风情/一轴诱人的意向/从舒展情怀的梦幻中/荡过来/铺开相思万树/写意的斑斓/收藏了芬芳的情愫/赤橙黄绿/描摹绚烂的缤纷

由于,考虑到文章的篇幅长短,笔者就不一一例举《大森林诗草》里余下的佳句了。总之,王志山以树干为经,以花草为纬,以热血为纲,用自己的青春与韶华一直都在编织着这大森林至高无上的荆冠与我们年轻共和国的红缨金穗。

他早期的长笛、小号似的抒情,到晚期的晨钟暮鼓般的思辨,让人越发感觉到王志山是一个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难得的当代诗人。由于,他把爱国思乡的情结也揉入自己的诗歌作品,使他诗意般的慕雪年华比起当今游走在诗坛上那些“鸳鸯蝴蝶派”、“乌青体”与“夜盲症”的大咖秀们更加别样的鹃红美丽。他的诗歌作品一直被广大读者们视为文苑诗坛上一股难得的清流,加以传颂。

王志山的文学造诣与诗歌成就也得到了我国著名老作家门瑞瑜的首肯与赞誉。

“欣赏王志山的诗歌,感到作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作者抒发的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跟随生活前进的脚步前进。诗人的感情和广大人民的感情是相通的。抒人民大众之情,这样的诗歌与当前那些只写自我宣泄、朦胧闲适、媚俗低级、心理变态的诗歌是截然不同的。这样的诗歌反映生活、读来亲切、生活气息浓厚。”门老是这样评价他的诗歌作品的。

这些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知名作家、评论家与网络写手大咖们对他的溢美之词也一如“鸿雁飞书”而来,对于他怀瑾握瑜、兰花祖国,好评如潮,抬爱不断。

“读王志山的诗给人以启迪和教益,更重要的是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这种视觉与感觉上的盛宴,让人记住了王志山学者型的诗人,学者型的官员。”评论家谢幕在给王志山诗集《生命的风景》作评时这样写到。

“王志山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以怜天悯人的高尚情操,站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高度。以辛辣的笔触鞭挞某些手锤等贪婪、虚伪的阴腐现象以及忽视生态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其涵义深刻,寓意高远,则更令人叹服。”诗人凌云在评论王志山诗歌作品《申猴》时这样有感而发。

“王志山那组发表在《诗刊》上的《大森林诗草》的确为当今诗坛上的一束‘奇花异草’,不但彰黄掩朱,而且殷红骇绿。无论从作者的角度,还是从作品的角度来讲,都是当今我国文苑诗坛上刮起的一阵百年不遇的‘绿旋风’,可谓是‘红花绿叶知时节,春风杨柳第一蕾’。其文学价值观的进步意义不容小觑。”黑龙江本土诗人任之更是给王志山如此这般仰止高山的评价。

尽管“你说鸭子扁扁嘴,我说鹅子鼓鼓头。”,但这些评论都反应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王志山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情怀买单,一生都在为自己的信仰打卡。他钟爱自己诗歌的同时,他更热爱自己的祖国,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父老乡亲。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但愿诗人凭一腔热忱,潜心泼墨,龙吟匣里,写出更好的绝句华章,耀我中华。

(尾声)

22.png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伊春这块“棒打狍子,瓢捞鱼,野鸡落在饭锅里”的土地上,诗人王志山曾经拥有过他当年作为一个编外“老文艺”的青春与事业,曾经拥有过他当年作为一个“大森林歌者”痴心不改的光荣与梦想,而今,他依然挥之不去的还是那沾有第二故乡伊春与他这个赤子之间“脐带血”的千千情结。

在这次采访中,他竟眼含泪花地同笔者讲,他多想再一次回到伊春,回到他梦想起飞的地方,再像年轻那会儿换上解放鞋,爬上小兴安岭料峭的山崖,吼上两嗓子“我们工人阶级有力量”,再闻一闻山坡上次第开放的殷红达子香,然后跑到阳光普照的“木刻楞”里,与林业工人们一起盘腿坐在土炕上喝二两。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秋壶冰月,高山流水。往昔的山里山外,今朝的海角天涯。诗人王志山又开始怀揣红缨,子夜秉烛,挥毫泼墨,续写大森林的绿色交响。


【责任编辑:王海珠】

科技赋能医疗新纪元!五部门联推“AI+医疗”实施意见

2030年基层诊疗将实现智能辅助全覆盖,八大场景重塑就医体验。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擘画“人工智能+医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该政策以“2027年初步建成、2030年全面普及”为双阶段目标,从基层诊疗到临床专科、从患

银发经济陷阱揭秘:羊奶粉变“神药”、理财稳赚成空、养老分红血本无归

全国养老诈骗案频发,涉案超20亿,近万老人遭殃,全国多地接连曝出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坑老”“骗老”恶性事件,普通羊奶粉被吹嘘成“保健神品”、“理财专家”承诺稳赚不赔却致血本无归、养老机构以高息分红诱骗办卡等骗局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羊奶粉“神化”骗局:虚假宣传成重灾区在湖北武汉,中选亿粮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赠送面条、低价购物”等手段吸引高收入中老年群体,将普通羊奶

打造“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 ,黑龙江克东县整合资源构筑服务基层新阵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克东县委社会工作部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服务阵地融合共建新模式,将原有职工驿站与暖新驿站两类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升级改造,成功打造了7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综合服务点,日前,已投入运行,24小时对外开放。此次整合建设工作中,克东县采取新建与改

11月起新车上牌免去车管所排队,线上半小时搞定

公安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一站式数字化办理,实现群众购车上牌“零跑腿”。这一改革被视为公安交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标杆举措,预计每年惠及超1500万车主,节约交通成本超2亿元。全链条数字化:购车、缴税、上牌“一网通办”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措施通过“交管12123”A

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启动,1400万人将参与“人口小普查”

以202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通过入户登记与互联网自主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居住状况的最新变化,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覆盖全国所有抽中

“三亮”引领亮剑民生难题 黑龙江克山县协同发力化解不动产“办证难”

在克山县“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三亮)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县政务服务中心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动产登记窗口与契税窗口协同联动、主动作为,成功破解困扰群众多年的历史遗留房产“办证难”问题,以实际成效擦亮“三亮”品牌,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严查定点药店“阴阳价格”!国家医保局出手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10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这种“阴阳价格”行为指的是完全相同的药品销售给医保患者的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这类行为

学校食堂食材新规出台:双人验货、校长陪餐,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采购验收工作提出明确规范。通过多人联检、源头可溯、透明公开等方式,为校园食品安全再添一道“防火墙”。《指引》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集体验收,公开透明。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食材,应当场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旨在进一步

银发浪潮下的中国守护:14400万老年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床位更加充裕、社区服务日趋完善、文化课程丰富多彩,中国老年人正在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了我国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快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成果。目前我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已提高到64.6%,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突破570万个。---服务体系升级,养老

首部住房租赁专项法规明日生效!2亿租客迎“权益护城河”

标志着2.1亿城镇租房人口(其中一线城市租房占比超40%)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租房时代,迈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新阶段。三大核心突破直击行业痛点居住安全硬约束:明确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

西山区“退休一件事”专窗上线,实现退休业务一站式高效办结

西山区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数字赋能为支撑,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提升窗口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与人性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获得感更真切、幸福感更温暖。

鞍山市2025秋季房交会将于9月开幕 多项惠民政策助力安居置业

9月4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鞍山2025秋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鞍山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次房交会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问题,正式公布本届以“好房・悦居未来”为主题的房交会核心信息。本次房交会政策优惠期为9月7日至11月10日,集中展示将于9月19日-21日在高新区万达广场举办。

医保支付大变革!复杂重症诊疗获特殊通道

国家医保新政为疑难重症打开一扇门,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可申请特殊结算,新技术应用不再“望费兴叹”。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亮点是建立了“特例单议”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申请特殊结算,为使用创新药械、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开辟特殊

教育部启动“双千”计划,离校就业小程序上线

聚焦产业前沿的微专业、直达微信的岗位推送、12万个增量岗位开发、7.1万困难毕业生帮扶…教育部系列增量政策让就业路越走越宽。8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上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通过微信即可访问。该平台基于教育背景和求职期望,为离校毕业生精准推荐匹配岗位信息,提供“不断线”就业支持。这一举措是教育部近期推出的系列增量就业政策的最新一环。

海城创新"政企研"联动模式 赋能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辽宁海城市人社局立足局属海纳众创空间平台优势,特邀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省农业农村厅倪红涛副处长为40余家入驻企业及创业团队授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实操指导,靶向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加速培育“线上纳统企业”,以众创空间“孵化力”激活农产品销售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人社力量。

学前一年保教费全免!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一纸文件,千万家庭的教育账本正在改写,中国学前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国办发〔2025〕27号),正式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将于新学期开始时落地实施,惠及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大班儿童。政策明确,免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的公办园保教

辅助生殖进医保、公积金突破限缴,多孩家庭直接受益!北京发布15项生育支持新政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推出15项具体措施。政策直面低生育率挑战,在医疗、住房、托育、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及允许多子女

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惠及2000多万家庭、中央财政年支出约720亿元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落地,为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送上“真金白银”的民生大礼包。今日(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49件“事”高效落地

企业迁入从七八趟到跑一趟,“个转企”老执照秒变新公司,赣鄱大地上的营商环境变革正悄然重塑企业办事体验。前两年办业务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填表、交材料,有时还要去外地取材料,跑个七八趟才办好是常有的事。”瑞昌市企业服务公司总经理余哲感慨道,“如今只要提前准备好材料,跑一趟就能办好。”他的体验背后,

海南“一件事”改革跑出自贸港加速度

集成办理460万件,31项国家任务落地,特色场景领全国之先。中午12点半,儋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依然忙碌。前来办理护照换发的林女士感慨:“以前请假办事特别麻烦,现在可以预约午休时间,太方便了!”在她身后,税务、企业登记等窗口工作人员正为提前预约的市民办理业务。这是儋州推行“预约办+延时办”服务后的常态场景,也是海南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缩影。自“高效办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