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走沂蒙故道,展现临沂新姿系列报道之:山东临沂好人
王庆伦:“临沂好人”凝聚的战“疫”力量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山东临沂10月26日电(记者 李鹏 薛会荣 通讯员 尹连堂)在我们的身边,“中国好人”“山东好人”“临沂好人”等不断涌现,他们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典范。他们以平凡之举诠释着道德、温暖着社会,奏响了一曲曲文明之歌。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

“诚实做人 精心做事”
“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 ”
一个拥有特级厨师证的大厨
却摆起起了地摊
让美酒佳肴进入寻常百姓家
这位大厨就是王庆伦

他的颁奖词是:
一间屋,六张桌子,八样菜。这是2008年你创业的全部家当。“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家常菜”是你的初衷,你从不结算,顾客自主付款,你的经营,凭的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信任。在追逐利润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你10多年来从不涨价,但发展到百人就餐的规模,这就是诚信经营对你最大的褒奖,也是城市走向文明进步最好的见证!商海沉浮凭本色,唯有诚信铸辉煌。谢谢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庆伦的故事

“吃多少,拿多少”
“自己取食,自主付账”
…… .
在双月湖东临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铺里,挤满了来吃早餐的客人,经营早餐 12 年来,这家小店每日营业收入超过三千元,却从未有专人进行清算、收银。“都是顾客吃完后自助付款”店主王庆伦说,从不担心跑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份诚信契约。
王庆伦 1969 年出生于费县薛庄,考大学时因身体原因受限,来到临沂市技工学校学厨,因肯吃苦爱钻研,技校毕业时,王庆伦顺利拿到了特级厨师证。1993 年王庆伦来到罗庄当了一名酒店的主厨,并在罗庄安了家。“大酒店是高档场所,咱们普通老百姓很少去,更别说吃到酒店的饭菜了。”为了让大酒店的高档菜回归到老百姓生活中,让普通老百姓用最实惠的价格,吃到自己做的可口饭菜,2006 年,王庆伦毅然在路边摆起了早餐摊。“做早餐辛苦利润少,很多厨师觉得丢脸都不愿意干”,王庆伦却不觉得,“用劳动养活自己还能服务老百姓有什么丢人的。”摆摊第一天,王庆伦用一碗米兑两碗水做稀饭,很多食客都调侃他,“这样做生意怎么赚钱?”,王庆伦不为所动,靠着诚信经营和物美价廉。慢慢的,小摊的食客越来越多,很多客人吃过王庆伦做的早餐后,天天来吃,“最多的时候,早上能卖一千多碗饭。”王庆伦很自豪,“客人吃得开心做早餐的辛苦也就值了。”。在用炭火做饭的年代,王庆伦每天凌晨一点就要起熬粥、做菜、备主食,做过厨师的王庆伦,对做饭要求严苛。所有的食材都是头一天备好,当天加工,保证了客人,吃得美味、吃得健康。从刚开始干王庆伦就让客人自主付钱,“既节省了人力,又跟客人之间建立了一种信任。”有时王庆伦也会发现不付钱的客人,但他就像没看见一样。招呼人家再来。“我不能喊,这么多人,喊了人家丢了面子。”如何看待跑单,王庆伦有自己的想法“小店也是社会的缩影和窗口。他跑了一次,跑了两次,第三次他就不好意思再跑单。这也是引导客人提升素质的一种方式。”,“诚信经营,以信立本”,是王庆伦的经营之道,在食材上,王庆伦从不含糊。鸡蛋是草鸡蛋,油是花生油,优质的食材,经过王庆伦的一双巧手,变幻出了 18 种,可以当菜吃的咸菜可以当饭吃的 8 种稀饭,五花八门的各种面食、小吃,吸引着一拨一拨的客人,桌子翻了一桌又一桌。2008 年,王庆伦开起了饭店,一间屋,六张桌子,八样菜,简单却让客人吃得津津有味。“诚实做人 精心做事”,“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墙上,一张张王庆伦,自己写的毛笔字红纸引人注目,也彰显着他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王庆伦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招牌豆腐 6 元
清炒绿豆芽 5元
酸辣土豆丝 7 元
……


十年来,王庆伦始终保持这几道菜价格不变。他说“只要菜价不超过这个价格,就一直不涨价,让更多的老百姓吃得起、吃得好,明码标价、文明餐桌、自主付账”。王庆伦用自己的经营之道,赢得了一大群忠实的食客,“在这里吃饭都成一种习惯了”,王向胜从王庆伦第一天在路边摆摊,就在他这里吃早餐了,“味道好,选择多,这么多年都成朋友了。”刘印龙也是他的老顾客了,“一顿早饭三四块钱就解决了,还能吃得很好。”现在,王庆伦的饭店,已经扩展成拥有10 个人,经营面积 120 平方米,容纳 26 张桌子,近百人同时就餐。“店大了,但我们诚实守信的经营方式,会一直延续下去。”王庆伦笑着说。王庆伦我们为你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