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司法总监易卜拉欣·莱希
海外网6月19日电 当地时间19日,伊朗内政部宣布,司法总监易卜拉欣·莱希在伊朗第13届总统选举中获胜。
保守派候选人、司法总监易卜拉欣·莱希,现年60岁。莱希1980年进入伊朗司法体系,2014年担任伊朗总检察长,2016年被任命为伊朗最大慈善基金会主席、2019年担任伊朗司法总监至今。他在2017年曾参选总统,但最终败给鲁哈尼。莱希曾表示,如当选将建立强力政府,维护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
伊朗总统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总统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可连任一届。此次共有4名候选人进入伊朗总统选举最终角逐。在选举首轮投票中,赢得逾半数选票的候选人将直接获胜,否则得票数居前两位的候选人进入第二轮角逐,获得多数选票的候选人将赢得选举。选举结果公布后,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认可,最终获胜者还须得到伊朗最高领袖的任命。(海外网 张霓)
面临三大挑战
据新华社电 伊朗内政部19日宣布,易卜拉欣·莱希赢得伊朗第13届总统选举。
分析人士指出,在缺乏有力竞争者的情况下,莱希赢得伊朗总统选举毫无悬念。但他上台后将面临诸多问题,重振伊朗经济、防控新冠疫情、摆脱美国制裁将是最为急迫的三大挑战。
当选毫无悬念
根据伊朗内政部公布的计票结果,莱希获得近1793万张选票,大幅领先其他总统候选人,轻松赢得总统选举。
事实上,早在5月25日伊朗内政部宣布候选人名单时,舆论就已普遍预测莱希将当选。在592名登记参选的伊朗公民中,仅有包括莱希在内的7人通过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的资格审查。而伊朗第一副总统贾汉吉里、前议长拉里贾尼、前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等其他热门人选未通过资格审查,无缘参加总统角逐。莱希是伊朗政界保守派重量级人物,在入围者中拥有绝对优势,加上此后又有3人退出角逐,因此莱希当选早已悬念不大。
此外,美国2018年5月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导致促成该协议达成的鲁哈尼政府国内威望受到打击,伊朗总统鲁哈尼所属的改革派民意支持率下降,而莱希所属的保守派则因此得势。这也成为他能够最终顺利当选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临三大挑战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目前面临诸多问题,莱希上台后将面临以下三个主要挑战。
首先是重振伊朗经济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重启并新增了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对伊朗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冲击,导致伊朗外汇短缺、货币贬值,国内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伊朗通胀率为36.5%,而今年这一数字将升至39%。
物价不断攀升也使伊朗民众生活愈发艰难。有分析指出,伊朗经济萧条,通胀和失业率高企,导致民众不满情绪不断累积。新政府可能需要及时出台措施解决经济问题。
其次是控制伊朗目前依然严峻的疫情。伊朗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18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0100例,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300万例。在伊朗8000多万人口中,只有约90万人接种了第二剂新冠疫苗,占比仅为约1%。
严峻的新冠疫情导致不少民众失业,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生活的艰辛。伊朗议会研究中心一项研究显示,有多达643万伊朗人可能会因新冠疫情失业,这一数字相当于全国近25%的劳动力人口。
第三是摆脱美国的制裁。这是莱希面临的最核心问题,因为正是美国制裁导致伊朗经济陷入困境,并加剧了医疗资源短缺,使伊朗在疫情面前变得更加脆弱。
德黑兰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哈米德·瓦法埃认为,莱希上台执政在外交方面的重点问题就是解除美国制裁,但这绝非易事。今年4月起,伊核协议相关方代表在维也纳就美伊恢复履约问题开始会谈,至今已持续两个多月仍未达成共识。
有分析人士指出,莱希一贯对美强硬,上台后如保持强硬立场,伊核谈判取得成果的可能性将变小。即便莱希上台后积极推动谈判,美国考虑以色列等中东地区盟友的态度,也不太可能彻底解除对伊制裁。因此无论怎样,双方要达成协议都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