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黑龙江绥芬河11月7日讯(李学坤 通讯员李引章 尹金婵)有人说,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黄莲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
在绥芬河市社会福利院里,大家一提起副院长李莉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老人们的贴心人,院里的好管家。”

“贴心服务体现在细微之处”
李莉,这位1997年7护理专毕业,199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先后在绥芬河市中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护理经验。2020年1月服从组织安排,来到了绥芬河市社会福利院工作,当时也正赶上孩子高二,但是,由于受疫情影响,不能回家照顾孩子和爱人。可她想到的是,顾大家舍小家,毅然决然的奋斗在一线岗位上,错过了孩子的高二,高三学习期间照顾,就连孩子高考报道她都没有去送送孩子,为这事,她内疚地不知偷偷流了多少泪。

社会福利院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即纷繁复杂,又十分操心费力。全院有员工27人,老人60个老人失去自理能力的24人,半自理26人,自理老人10人,其中五保户20人,三无人员3人。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李莉每天的每一刻都要把自己的身心放在老人们的身上。小到生活起居,大到生病治病以及每天的查体,还有老人职工的思想工作,解决矛盾等等。她始终把工作照顾好每一位老人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她始终认为,体贴服务,要体现在每个细节之中。

“老人也需要仪式感,满满的关爱,才能让老人心有所依。”近日五保户老人张大叔56岁生日,一大早,李莉就叮嘱食堂为他准备了长寿面、荷包蛋、猪爪,为老人一起庆祝。李莉有个小本子,院里职工的生日和老人的生日她都熟记于心。

不止生日熟记于心,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更是让李莉时时牵挂,陈大爷有脑梗,不能多吃油腻的;任大妈有高血压,需要服降压药;彭大妈有糖尿病,不能吃涉糖过多的水果……谈及老人们的身体,李莉都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由于李莉虽是副院长,但是她负责全面工作。所以,她的休息时间也都放在了工作之中。她除了每天要为老人测血压、血糖、体温,还要处理院里的所有的事务,每天早晚各查一遍房,经常是晚上忙到22点之后才能回到寝室休息,每天在院内要走两万多步。“心中有苦也有累,但是看到这些老人们能够健康、开心快乐地活好每一天,再苦再累也值得。”李莉对记者说。
“舍小家,为的是党的事业和大家”
李莉的爱人在公路客运站工作,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每天工作也十分繁忙。由于疫情反复,福利院两年来前后封闭了五次,李莉为了照顾老人先后在福利院被隔离了一年半时间。家里的一切都靠爱人照顾。由于在防疫期间福利院被封闭,有的职工相继辞职,最难的时候剩18名职工,人员严重不足,李莉和同事们就变成了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她带头给自己加大了工作量,一干就是八个多月,胳膊都累肿了也不吭一声,每天晚上一回到宿舍时,就像一摊泥一样倒在床上,稍做休息,就又要考虑明天的工作……

院里有一位 79岁半自理的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李莉每天定时定点给老人喂饭,老人有时候还会对李莉撒娇:“你叫妈妈我就吃饭”,李莉就一口一个“妈吃饭”,“妈喝水”地悉心伺候老人,由此,这位老人每每都把李莉当做自己的女儿称呼。每到那时,李莉的心里更加难受,因为李莉也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了。

“妈妈,您是我的英雄,是我的榜样。虽然高考您没有在我身边,但您这份伟大的爱、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时刻感染着我。”每一次读女儿写给自己的信,李莉都会热泪盈眶,为有这样能理解自己的女儿而骄傲自豪。女儿在高三和高考的关键时期,她却因隔离在福利院不能陪伴左右,她把福利院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却忘了自己也是一位孩子的妈妈。女儿高考以59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西南政法大学,也让李莉感到欣慰。
“贴心要在行动中去体验”

福利院五保户老人较多,他们缺少亲人的关爱,李莉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谁有一点不舒服,就及时给予诊治。五保户老人陈天成因焦虑导致皮肤病,李莉连线医生为其视频问诊,心理疏导;丛丽华老人阑尾炎手术,李莉忙前忙后,帮忙联系医院,转诊;84岁的费学云阿姨视力日渐下降,细心的李莉第一时间发现老人的眼疾,帮老人预约医院,联系手术,让老人重见光明……,一件件一桩桩,李莉成了老人们的贴心人。夏日里,为了让老人们开心,又有生活情趣,李莉就带领身体健壮的老人在小菜园里种上各种蔬菜,秋收时,带领大家把蔬菜分门别类,储存好,一起腌制酸菜、自制小菜,也丰富了餐桌。每当做完这些事情后,老人们都竖起大拇指称赞李莉一番。

后记:“我是党的人,党叫我干啥就干啥,干了就要干好。再苦再累,我也无怨无悔。”这是李莉的口头禅。听党话,念党恩,跟党走,也是她有生以来矢志不渝的信念。时光不负有心人。李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年轻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共产党员要以人民之快乐为快乐,为民谋利中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乐观向上、淡泊名利,感恩奉献、忠诚担当。李莉心里始终装着社会福利院的事业,奋斗前行。她应该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好榜样。
李莉,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矫揉造作的言语,在朴实无华中,以责任和担当诠释一个年轻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
李莉,记者早就期曾采访过。由于受疫情影响,记者不得不用电话再次采访了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