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乒乓球冠军变文物修复能手 还青铜器千年原貌


清理锈蚀、矫形、补缺、塑型、雕刻、做旧……这些是文物保护修复师修复青铜器的工作程序。16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保护修复师宋俊荣就是这样,安静地坐在修复台前,与一件件稀世珍宝“对话”。

  

2424701385_副本.jpg

她用一双巧手还原青铜器千年原貌

4月18日10时,宋俊荣一如往常般坐在修复台前,修复一件前不久出自宜川虫坪塬遗址的铜戈。显微镜下,宋俊荣用手中的三棱刮刀一点点清除铜戈上的锈蚀。工作台上还放着几件造型精美的鎏金青铜器构件,有的已经修好了,有的还正在处理中,这些经宋俊荣修复过的构件和旁边一件蒙尘的青铜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来灰头土脸和金光灿灿的距离,只隔了修复师的一双巧手。


162976298.jpg


修复台上有一件还未修复完成的隋唐时期熏炉脚,大约3指宽,10厘米高的熏炉脚上,还有着兽首造型,已经修复过的地方露出了原本的鎏金表面,其他部分则被钙化的土和铜锈包裹着。宋俊荣说:“别看这么小一个构件,让它完全露出鎏金本色,得一个月才能做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按照青铜器的修复程序,这些出土后裹着厚厚钙化土和铜锈的文物,第一步得完成去土和清理锈蚀的工作,这期间基础工作量特别大。接下来是矫形、补缺和塑型,这三步看着简单,但技术含量最高。宋俊荣说:“我们修补青铜器时会用一种特殊的树脂胶,胶本身是透明的,要根据缺损部分的颜色,自己用矿物质颜料调色,仅调色的功夫,有灵性的修复师也得练上两三年。”

说话间,宋俊荣已经调好了要为一件汉代青铜鼎补缺用的胶。绿色、赭石、白色、黑色……几种色彩在她的调和下,很快就十分接近青铜鼎残缺部分周边的颜色了。她娴熟地用各种工具支撑着缺损处的边沿,迅速将胶补在缺损处。24小时后,待胶完全干透,她还要打磨塑型,遇到缺损处有纹饰时,还得刻上相同的纹饰。做旧是修复的最后一步,需要修复师用精湛的技艺让修补的地方看上去天衣无缝,因此塑型、雕刻和做旧,非常考验修复师的美术功底。

通常情况下,一件小型青铜器的修复周期在半个月左右,遇到锈蚀、残缺严重的修复时间更长。工作中的宋俊荣不怎么说话,回答问题时她会下意识停止手上的工作。“你不能一边聊天一边工作吗?”“绝对不行,修文物必须全情投入,关键地方手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16年的修复工作,她一直专注而“孤独”地与手中的文物对话,复活它们,也修复一段历史。

 

曾经的全国乒乓球冠军变身文物修复能手

宋俊荣的修复技术在业内获得一致认可。在成为文物保护修复师前,她曾是一名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最好成绩是青少年组的全国冠军。

宋俊荣说,自己22岁之前的生活是在运动场上挥拍跑动,22岁之后则是坐在修复台前与文物静静“聊天”。在她看来,成为一位文物保护修复师 ,绝对是阴差阳错的选择。“乒乓球是对判断力和灵活度要求极高的运动,这对我后来的修复工作有一定帮助。”宋俊荣说。

文物修复对知识储备要求很高,文物修复师不仅要懂技术,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绘画、文字功底。动手修复一件文物前,眼前的东西具有什么样的历史价值,该用什么样的方案来实现最佳修复,都需要学习和摸索。文物修复不仅是一个技术活,还考验修复师的眼力、耐性、细心以及判断力。

宋俊荣的脑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文物器形,甚至还有数以万计的文物碎片形状。每当修复一件文物,她总是根据资料和经验,默记器物的形状,对所有的碎片形状进行比较,记住形状,以便修复时准确地拼接。

宋俊荣也修瓷器,修过难度最高的瓷器是一只唐代的花瓶。当时送到修复室里一共有200多块碎片,经过仔细地分拣、辨别和拼接后,她硬是将已经碎成200多片的花瓶修好了。“瓷器修复讲究一气呵成。粘接时需要不断对器物正形,如果胶水干了就没法进行微调,一块残片位置出错,就会造成整体错位。”修复瓷器时,她会停止所有活动,包括吃饭和喝水。她还清楚记得,当初修复那只花瓶时,她从早上8点多开始一直干到了晚上9点多,其间没离开过修复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去德国学习铁器修复 她用技术征服老师

为了更好地从事修复工作,2003年时她曾专程去德国学习铁器修复,因为德国青铜器很少,他们大量的文物都是铁器,所以铁器修复技术很高。

在德国学习的日子,宋俊荣每天跟着德国老师学技术,起初二人之间交流得靠翻译帮助,但严谨的德国老师,很快就发现这个好学的中国学生很有灵性。有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或者示意性的动作,宋俊荣就能精确领会老师的意图了。大概一个月时间,德国老师主动告诉翻译,师徒之间专业上的交流已经不用翻译了。宋俊荣说:“后来我和老师的交流基本靠比画就能完成,技术层面的东西一比画就立刻能明白。”

在德国学习期间,宋俊荣修复了9件德国铁器,主要是兵器和农具。这些年来,宋俊荣修复过的文物遍布全国,很多是外省考古单位因为技术问题无法修好的东西,最后送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来进行修复。宋俊荣已修复完成的文物中,石鼓山遗址出土的多件商周青铜器和兵马俑水禽坑出土的水禽都堪称是青铜器中的国之重器。

采访结束时,宋俊荣展示了多件自己制作的修复工具,这些都是她根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和磨制出来的。她说:“以前大家都把修复师叫匠人,修复工作也确实是件良心活,我希望自己的技艺将来能传授给更多学生,有匠心的修复师多了,我们就能让更多的文物复活。”

 

 

 

 


【责任编辑:张祥光】

科技赋能医疗新纪元!五部门联推“AI+医疗”实施意见

2030年基层诊疗将实现智能辅助全覆盖,八大场景重塑就医体验。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擘画“人工智能+医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该政策以“2027年初步建成、2030年全面普及”为双阶段目标,从基层诊疗到临床专科、从患

银发经济陷阱揭秘:羊奶粉变“神药”、理财稳赚成空、养老分红血本无归

全国养老诈骗案频发,涉案超20亿,近万老人遭殃,全国多地接连曝出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坑老”“骗老”恶性事件,普通羊奶粉被吹嘘成“保健神品”、“理财专家”承诺稳赚不赔却致血本无归、养老机构以高息分红诱骗办卡等骗局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羊奶粉“神化”骗局:虚假宣传成重灾区在湖北武汉,中选亿粮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赠送面条、低价购物”等手段吸引高收入中老年群体,将普通羊奶

打造“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 ,黑龙江克东县整合资源构筑服务基层新阵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克东县委社会工作部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服务阵地融合共建新模式,将原有职工驿站与暖新驿站两类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升级改造,成功打造了7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综合服务点,日前,已投入运行,24小时对外开放。此次整合建设工作中,克东县采取新建与改

11月起新车上牌免去车管所排队,线上半小时搞定

公安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一站式数字化办理,实现群众购车上牌“零跑腿”。这一改革被视为公安交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标杆举措,预计每年惠及超1500万车主,节约交通成本超2亿元。全链条数字化:购车、缴税、上牌“一网通办”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措施通过“交管12123”A

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启动,1400万人将参与“人口小普查”

以202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通过入户登记与互联网自主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居住状况的最新变化,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覆盖全国所有抽中

“三亮”引领亮剑民生难题 黑龙江克山县协同发力化解不动产“办证难”

在克山县“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三亮)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县政务服务中心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动产登记窗口与契税窗口协同联动、主动作为,成功破解困扰群众多年的历史遗留房产“办证难”问题,以实际成效擦亮“三亮”品牌,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严查定点药店“阴阳价格”!国家医保局出手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10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这种“阴阳价格”行为指的是完全相同的药品销售给医保患者的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这类行为

学校食堂食材新规出台:双人验货、校长陪餐,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采购验收工作提出明确规范。通过多人联检、源头可溯、透明公开等方式,为校园食品安全再添一道“防火墙”。《指引》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集体验收,公开透明。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食材,应当场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旨在进一步

银发浪潮下的中国守护:14400万老年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床位更加充裕、社区服务日趋完善、文化课程丰富多彩,中国老年人正在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了我国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快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成果。目前我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已提高到64.6%,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突破570万个。---服务体系升级,养老

首部住房租赁专项法规明日生效!2亿租客迎“权益护城河”

标志着2.1亿城镇租房人口(其中一线城市租房占比超40%)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租房时代,迈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新阶段。三大核心突破直击行业痛点居住安全硬约束:明确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

西山区“退休一件事”专窗上线,实现退休业务一站式高效办结

西山区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数字赋能为支撑,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提升窗口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与人性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获得感更真切、幸福感更温暖。

鞍山市2025秋季房交会将于9月开幕 多项惠民政策助力安居置业

9月4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鞍山2025秋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鞍山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次房交会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问题,正式公布本届以“好房・悦居未来”为主题的房交会核心信息。本次房交会政策优惠期为9月7日至11月10日,集中展示将于9月19日-21日在高新区万达广场举办。

医保支付大变革!复杂重症诊疗获特殊通道

国家医保新政为疑难重症打开一扇门,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可申请特殊结算,新技术应用不再“望费兴叹”。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亮点是建立了“特例单议”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申请特殊结算,为使用创新药械、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开辟特殊

教育部启动“双千”计划,离校就业小程序上线

聚焦产业前沿的微专业、直达微信的岗位推送、12万个增量岗位开发、7.1万困难毕业生帮扶…教育部系列增量政策让就业路越走越宽。8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上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通过微信即可访问。该平台基于教育背景和求职期望,为离校毕业生精准推荐匹配岗位信息,提供“不断线”就业支持。这一举措是教育部近期推出的系列增量就业政策的最新一环。

海城创新"政企研"联动模式 赋能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辽宁海城市人社局立足局属海纳众创空间平台优势,特邀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省农业农村厅倪红涛副处长为40余家入驻企业及创业团队授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实操指导,靶向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加速培育“线上纳统企业”,以众创空间“孵化力”激活农产品销售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人社力量。

学前一年保教费全免!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一纸文件,千万家庭的教育账本正在改写,中国学前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国办发〔2025〕27号),正式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将于新学期开始时落地实施,惠及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大班儿童。政策明确,免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的公办园保教

辅助生殖进医保、公积金突破限缴,多孩家庭直接受益!北京发布15项生育支持新政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推出15项具体措施。政策直面低生育率挑战,在医疗、住房、托育、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及允许多子女

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惠及2000多万家庭、中央财政年支出约720亿元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落地,为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送上“真金白银”的民生大礼包。今日(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49件“事”高效落地

企业迁入从七八趟到跑一趟,“个转企”老执照秒变新公司,赣鄱大地上的营商环境变革正悄然重塑企业办事体验。前两年办业务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填表、交材料,有时还要去外地取材料,跑个七八趟才办好是常有的事。”瑞昌市企业服务公司总经理余哲感慨道,“如今只要提前准备好材料,跑一趟就能办好。”他的体验背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