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顾国红 王研 杨惠)中国ETF市场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ETF市场,背后是政策支持、市场情绪改善和投资者对低成本、高流动性资产配置工具的强烈需求。
截至2025年8月26日,国内ETF规模已达5.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逾1.3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规模使中国超越日本(6223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的ETF市场。仅仅在4个月前,中国ETF规模才突破4万亿元,而从4万亿到5万亿的跨越仅用了短短4个月时间。
增长迅猛
中国ETF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从2004年首只ETF推出到2019年达到1000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用了15年时间;而从1000亿美元到6000亿美元(约4.3万亿元人民币),仅用了6年时间。
截至2025年8月22日,国内整体ETF规模为4.97万亿元,相比去年年底的3.73万亿元,年内规模增长超过1.2万亿元。
市场上涨带来的净值增长对规模上涨有显著贡献。今年以来,国内ETF份额增加1375.74亿份,但规模大幅增长12343.28亿元。
多元发展
中国ETF产品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股票型ETF占据主导地位,规模达3.46万亿元,占比70.11%。
债券型ETF规模达5559.03亿元,今年增幅高达218.26%,成为增长最快的ETF品类。
商品型ETF、货币型ETF和跨境ETF规模分别为1532.57亿元、1424.70亿元和7537.23亿元,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产品体系。
喜忧参半
随着股市上涨和赚钱效应累积,资金积极借道ETF入市。上周(8月18日至8月22日),全市场ETF合计吸引资金净流入247.83亿元。
券商相关ETF持续上涨,吸引大量资金涌入。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净流入39.56亿元,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净流入20.83亿元。
部分涨幅较高的ETF产品出现了短线资金获利了结的迹象。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净流出96.71亿元,半导体芯片相关ETF也出现较大规模资金流出。
规模惊人
超百亿级规模ETF数量持续刷新纪录。全市场规模超百亿的ETF数量增至101只,总体规模约达3.84万亿,占比近76%。
市场上有7只千亿级规模的ETF。华泰柏瑞、易方达、嘉实、华夏基金旗下沪深300ETF规模均超1900亿元。
华夏基金旗下上证50ETF、南方基金旗下中证500ETF及易方达旗下创业板ETF规模分别约为1863亿元、1346亿元、1007亿元。
投资者行为转变明显
ETF受到各类投资者的青睐。易方达基金基金经理成曦表示:“ETF可以分散个股风险,且费率低廉、交易灵活,既能满足机构大规模资产配置需求,也适合个人进行长期布局”。
保险资金对ETF的配置需求也在增加。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股票是下半年保险机构首选的投资资产,其次是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
前景可期
产品创新将持续推进。近日,14家基金公司集体上报了第二批科创债ETF,另有约10只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也密集上报。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了三个发展方向:一是强化“长钱长投”属性,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吸引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二是完善产品生态,在主动管理型ETF、跨境ETF、衍生品ETF等领域突破;三是深化投资者教育,引导中小投资者以“买入持有”替代“频繁交易”。
中信建投认为,未来几年,中国有望在亚太地区ETF的资产管理规模(AUM)、资金流、流动性和产品供应方面创下新纪录,进一步吸引外国机构做市商。
---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产品审批加快以及ETF产品供应方面的创新空间,将为市场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未来几年,中国有望在亚太地区ETF的资产管理规模、资金流、流动性和产品供应方面创下新纪录。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与深化,ETF产品的种类与形态将更加多元化,满足不同投资者多元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