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顾日红 王妍 杨智惠)经济收官之战全面打响,宏观政策多箭齐发,旨在拉动有效投资、激活大宗消费、推进高水平开放。
四季度是全年经济收官的冲刺阶段,更是政策发力的重要窗口期。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宏观政策持续落地,效能不断显现。受访专家认为,全年经济实现平稳运行,预计四季度需要15万亿元左右的投资总量和13万亿元至14万亿元的消费总量。
在稳投资、稳消费、稳外贸等领域,增量政策有望密集推出,财政、货币、行业政策将协同发力,打出组合拳。
经济现状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基本面。
最新数据显示,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降至0.5%,其中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下降至2.0%,已连续四个月环比逐月下降。
房地产市场需求依然偏弱。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同时,价格指数持续低位运行。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
面对这些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从全局全貌看,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但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带动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政策基调
展望四季度,宏观政策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重点在于提升政策效能与市场预期。
财政政策方面,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受高基数等因素影响,不排除四季度政策“适时加力”的可能性。
但年内调整预算、增发国债的概率不高,预计将更多依赖准财政工具和存量债券资金的使用。
货币政策方面,伍超明预计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维持宽松基调和流动性充裕状况不变。
但由于面对银行息差压力、居民存款收益下降等制约,加之经济循环改善、物价回升,四季度降息概率较小,或更多依赖结构性工具发力。
投资发力
扩大有效投资成为四季度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
今年前8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0.5%,其中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均较去年全年出现下行。
时至四季度,加力扩投资、稳增长至关重要。
重大项目建设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正积极推进共5000亿元规模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预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面向将要开工或已开工未完工的项目,用作项目资本金,以尽快实现实物工作量的增长。
据了解,江苏太仓自来水扩建项目、广西白龙核电项目等首批资金已落地。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预计本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撬动投资6万亿元左右,三年内每年可推动基建投资增长3至4个百分点。”
同时,四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预计剩余6800亿元,政策层面将督促已发行的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此外,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文件有望近期出台。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将出台政策拓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完善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机制。
重点鼓励投资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
消费扩容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大宗消费支持政策有望在四季度再加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至此,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四季度将持续推动大宗消费的支持政策,并且可能再加码。
“汽车以旧换新继续扩大补贴范围、简化申请流程。家电和家装消费联动,老旧小区改造等持续推进。”
在创造消费新亮点方面,政策可能会在健康、医疗、文旅、数字等方面给予支持,例如发放消费券。
积极推动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等。
一些创新型服务消费政策有望在四季度落地。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上海等地表示将加紧拿出行动方案。
培育打造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洪涛预测,“育儿补贴发放、股市回暖等因素或将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提供支撑,‘金九银十’也将发挥作用。”
他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万亿元,消费对GDP贡献率将超过50%。
高水平开放
四季度,中国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将继续迈出实质性步伐。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倒计时。按照安排,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封关运作。
《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提出将逐步放宽或者取消外商投资旅游业在准入资格、投资占比、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
为继续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广交会继续推出更大力度惠企举措。
在外资准入持续扩大方面,今年初发布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系列稳外资举措,并要求2025年内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这些举措中包括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据了解,2025年版新目录将重点增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同时也鼓励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建议,强化财政与金融支持,优化退税服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加大对外向型产业受损企业和失业人员的纾困帮扶。
产业创新
为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多项政策举措还将制定出台。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据悉,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部署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
为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未来还将聚焦政策法规、优企培育、公共服务等。
进一步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
政策组合拳正在逐步发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充分释放,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四季度经济收官战已经打响,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确保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