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综合(李文闻 刘莎莎)今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作出重大调整,标志着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调整既体现了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也为全球产业链稳定注入关键动能。
核心调整内容直击
根据财政部官网发布的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10号,此次调整聚焦两大核心举措:
暂停24%加征关税:在原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基础上,暂停实施对美进口商品加征的24%关税,涉及商品范围覆盖此前被加征关税的多数品类。
保留10%基准关税:维持现行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不变,形成“10%保留+24%暂停”的梯度调整方案。
与此同时,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9号同步生效,明确停止执行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2号中对美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的条款,实现政策层面的“双调整”。
政策落地背后的战略考量
此次调整源于中美经贸磋商达成的最新共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公告中强调,调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法律法规及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此举既是对“落实成果共识”的承诺兑现,也彰显中国在WTO框架下推动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姿态。
回顾2025年4月,美国单方面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中国随即对美全品类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此次调整在保留10%基准税率的同时暂停24%部分,既回应了美方部分诉求,又通过“保留+暂停”的灵活机制为后续磋商预留空间。
全球影响与行业反应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总额达4897亿美元,此次关税调整预计将直接影响机电产品、农产品、化工品等核心品类。以大豆为例,暂停24%加征后,美产大豆进口成本将显著降低,有望缓解国内饲料行业成本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主任近日表示,中美关税调整将推动全球贸易增速提升0.8个百分点,对东亚供应链稳定性具有“压舱石”作用。国内企业方面,多家上市公司已启动对美采购策略调整,部分企业表示将重启暂停已久的美国设备进口计划。
专家解读与未来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指出,此次调整并非单边让步,而是基于“对等互惠”原则的动态平衡。通过“暂停而非取消”的表述,既释放了合作善意,又保留了政策回旋空间。
展望未来,此次调整或将成为中美经贸关系正常化的重要转折点。随着2025年11月10日政策窗口期临近,全球市场正密切关注美方对等措施是否同步跟进。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今日在例行发布会上所言:“中方始终秉持开放合作态度,愿与美方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从“加征34%”到“保留10%+暂停24%”,此次关税调整不仅是对过去政策的修正,更是中国以制度型开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生动实践。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当下,这一举措向世界传递出清晰信号:只有坚持多边主义、深化互利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发展。













